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怕錯,只怕犯錯了不敢問,錯一輩子才是最嚴重的事

有一次,女兒問我:「媽媽,我一直問妳會不會覺得很煩?」我笑笑的說:「哪有學習不犯錯呢,邊學邊犯錯,犯錯了才知道哪裡要改進,改進了就學到了,不是嗎? 重點是學到了!」學中錯,錯中學,原來不是一句口號。那是陪孩子熬出來的態度。

有一次暑假,我和孩子開車接送老公去一個比較遠的地方工作,等他忙完的時間,我們打算去附近商場的室內遊戲場地玩。在不熟悉的街道開車,我聽從導航的指示,沒想到卻下錯地下停車場的坡道,正當我覺得困惑時,一個工作人員朝我走了過來。

我打開車窗問她:「請問這一棟樓是不是有一個給孩子玩的攀岩遊樂場?」她想了一下說:「妳走錯了喔,隔壁商場才有遊樂場,他們的停車場入口在我們前面。」我聽了頻頻道謝,又問:「請問我現在要怎麼開出去呢?」

工作人員很有耐心的告訴我:「我幫妳把三角錐拿開,妳先按鈕拿停車代幣,開進去後直接到出口就可以出去了。十五分鐘內免費,所以妳不用擔心要付錢。」

我道謝後,一邊依照工作人員的指示,把車子開出停車場,一邊對後座的孩子們說:「還好有遇到那位阿姨,跟我說我錯了,不然媽媽不知道要開到地下幾樓去停車,再搭電梯一樓樓找,找不到再回去把車子開出來,再開到正確的商場,搞不好遊樂場都休息了。」女兒聽了說:「真好,還好有人跟我們說我們做錯了,不然不知道我們要走多少冤枉路。」

晚上老公工作結束後,我們聊到這件事情,女兒興沖沖的跟她爸爸說:「爸爸,就算做錯事情,還是可以學到東西耶。」

聽到孩子這麼說,我非常開心。從小,我所受的教育,都是做錯了就要挨罵跟挨打,所以我很討厭別人說我錯,考試也是一樣,考卷發回來就趕快藏起來,完全不想去面對我到底哪裡不會,也因為這樣,錯的永遠不會,累積越多越難往上走,我一直在走冤枉路。

 

以身作則,虛心求教

在台灣,這樣長大的大人很多,這幾年,為了孩子的問題,我常常到處請教別人,或許是職業性格的關係,我通常不會說:「ㄟ,問你一下噢!」一定會規規矩矩的「請問,我可以請教您一個問題嗎?」「可以請教一下嗎?」通常用這樣的態度跟語氣,都可以得到讓我困惑許久的答案,以及更多原本預期不到的善意回應。

然而,我也發現,有很多被尊稱為「老師」,或是被請教過的人,卻怕問問題有失身份。即使發現孩子的狀況棘手,也彎不下腰去跟別人說:「請問我可以請教妳一下嗎?」常有父母在我面前,用抱怨的方式表示「我的孩子不喜歡讀英文,怎麼逼都不行。」「我的孩子讀書拖拖拉拉的,都不會自己做讀書計劃跟時間管理,我很煩!」以前我心疼孩子,有時候就會直接幫孩子破關,慢慢的我聽到這樣的話,會聽聽就算了。

我知道這些父母來我面前抱怨的心態,他們彎不下腰向人請教,也不見得是真的想要陪孩子破關,對他們來說,自己的面子比孩子的學習重要。但是後來我發現,要是父母遇到問題時,從不低下頭請教別人,孩子永遠學不會「在錯誤中學習」,做錯了是面子問題,而不是學習問題。

當了媽媽之後,我常常在孩子指正我時說:「哇! 謝謝妳告訴我,不然媽媽會一直錯下去,讓妳不舒服。」「謝謝你告訴我,讓我知道我錯了,這樣我就會學到正確的方法了。」面對孩子的問題時,我常常趁機跟他們說:「我當媽媽的時間,跟你的年紀一樣,所以也不太清楚,我們一起去請教專家好不好?」

孩子學習上要是遇到問題,我一定是一遍遍的虛心求教;在跟老師討論孩子狀況時,一定會讓孩子知道,不會讓她覺得媽媽是在跟老師打小報告,我親自示範就只是遇到問題,要請教別人找答案、解決而已。我表現得越灑脫,孩子越能理解,問問題一點也不丟臉。

而老師也常常跟女兒說:「妳可以告訴老師,老師這樣教妳有沒有聽懂?」女兒若答有,老師會繼續問:「那為什麼妳覺得難? 妳告訴老師,我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我們才能一起想辦法解決。」

對我跟孩子來說,沒有什麼面子問題,遇到困難,就是要去面對、解決,身為一個徒有虛名的親子作家,沒有什麼面子比孩子還要重要。

後來,我發現我的帶頭示範真的發揮了作用。女兒只要遇到不懂的事,會一直想辦法找答案,也很願意請教別人,有時候笛子練習到一半,會跟我說:「媽媽,可以請妳幫我發個訊息問老師嗎? 我有一個節拍一直搞不懂。」

 

不對孩子的疑問不耐煩

有一次,我在學校等孩子下課,旁邊有個低年級的孩子,手上捧著書在閱讀,他轉頭問媽媽:「媽媽,這個字怎麼唸?」他媽媽不耐煩的滑著手機,瞥了書一眼,說:「你不是會注音嗎? 還問!自己唸。」孩子一臉委屈,低頭不語。

我回想起,女兒要入學前,我在研究學科時,看著那些注音符號,每一個國字都被肢解成兩、三個音再組合起來,一個短短的句子就被肢解更多的注音,對整體句子與文章的理解其實是很大的干擾。我也聽說,有些孩子過度依賴注音,到了高年級課本上沒有標注音時,成績就一落千丈,父母還以為孩子不用功,事實上卻是孩子認字有障礙。

於是,學齡前我就刻意不教女兒注音,小學的第一年也讓她在家自學,先習慣閱讀中文字之後,再來學注音,而不是用注音去認字。女兒二年級入學後,看到許多書上的字都有注音,她不一定會拼,就會來問我:「媽媽,這是什麼字?」

我很清楚「她就是不會注音」,因此會很有耐心的回答她。在這一來一往的過程中,我又會發現新的問題,例如:「媽媽這個字怎麼唸?」我看了看,回答她:「民間機關,這個字是『關』。」女兒就會接著問:「那『民間機關』是什麼意思?」一次又一次,從問單字怎麼唸開始,發現孩子不理解文意,問單字的同時,也學到一個新的名詞或觀念。

我想,那個因為孩子會注音,就叫他自己唸的媽媽,或許是希望給孩子多拼幾個音的機會。雖然注音真的能讓很多孩子很快的學會自己閱讀,是一個很棒的優點,但是我知道,會認字不代表真的有理解,更不代表能分析整理與歸納。

而我因為知道女兒就是不會注音,所以我不會對她的問題不耐煩,更不會對她說「妳應該自己唸!」同樣的情況,也在學校發生。班上每個同學和老師都知道女兒不會注音,有些孩子會主動教她,在她每次發問的時候,老師也都非常有耐心的回答。

我常常覺得,還好我願意遇到問題就一直請教別人;還好我一得到答案,就會反覆感謝對方協助解惑;還好我願意謝謝孩子指正我;還好當初做了先認字再學注音的決定,讓我可以用更開放的心態,去回答女兒的所有問題;還好我從來沒有罵她為什麼寫錯,而是問她哪裡不會,我們一起破關……。我的態度影響了孩子,孩子遇到問題也會用比較好的態度去請教別人。

有一次,女兒問我:「媽媽,我一直問妳會不會覺得很煩?」我笑笑的說:「哪有學習不犯錯呢,邊學邊犯錯,犯錯了才知道哪裡要改進,改進了就學到了,不是嗎? 重點是學到了!」

學中錯,錯中學,原來不是一句口號。那是陪孩子熬出來的態度。

 

※延伸閱讀:

好習慣影響孩子的一生,「整理收納」是父母該教給孩子最重要的生活常規>>https://goo.gl/nCx9Pw

難題、問題何其多?教孩子用一種積極的心態,迎接人生中的風風雨雨!>>https://goo.gl/nytW19

 

摘自  王麗芳 Antonia Wang《看懂孩子的學習卡在哪 : 從此不必再當碎念媽、怒吼爸》/天下文化

 

Photo:lonznt ,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陳玉玲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