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政治的紛擾,14 歲的孩子質疑:大人們真的有足夠的能力,去選擇你們和我們的未來嗎?

資訊爆炸的現代,相信絕不是跟他們說一句「好好讀書,別想太多」就能夠草草了事。反之,我們或許可以嘗試打造一個健康的環境和氛圍,帶孩子觀察、思考、探索、理解,試著脫離末端的立場紛爭,上升到議題的根本,然後找到能夠立足的制高點。

作者:彭瑜亮(阿亮老師) / 黃伊晨(14歲)

這些年,台灣出現了許多讓社會動盪,甚至分裂的議題。

產業利益、黨派衝突、信仰分歧、認同落差……議題的風暴掃到哪,哪裡就會出現巨大的抗爭。而有一個族群,無論議題如何延伸、眾人如何參與,似乎都把他們排除在外──

孩子。


 

我們的孩子,沒有決定權的孩子們,其實也都眼睜睜看著這一切,很多的議題落幕後,真正影響的也都是孩子的未來。資訊爆炸的現代,相信絕不是跟他們說一句「好好讀書,別想太多」就能夠草草了事。反之,我們或許可以嘗試打造一個健康的環境和氛圍,帶孩子觀察、思考、探索、理解,試著脫離末端的立場紛爭,上升到議題的根本,然後找到能夠立足的制高點。

面對這次公投大選,這位女孩的文字不但站在思考頂峰,更回到內心最善良單純的一面。詢問過孩子,她很勇敢地說願意分享,於是放上專欄和大家分享我閱讀時的感動和反省。

願我們都能透過教育教養的力量,在滿城風雨中,帶孩子和自己找到一派寧靜,以及思考和面對問題的勇氣。
 

以下,是孩子的文字:

十一月二十四日,投票日。
我,今年十四歲,不能投票。不住六都,非同志但不反同,害怕核爆但擔心空汙,沒有黨派,非統非獨。只是覺得身為孩子,我們應該以我們的角度說點什麼。

【關於多數決和公民投票】
我覺得太多太多的大人不夠了解自己在投些什麼。

身為不能投票的孩子,仍努力一點一滴的看著、了解著,不論同婚、同志教育、核能、火力發電。真的唯有一直往問題的深處挖,才能發現這些問題,似乎真的不是我們想像的如此簡單。一個問題背後永遠都還會有下一個問題,每個問題都複雜到我們難以想像。我知道你們或許會說我們還小,還不能理解,還不懂事。但,又有多少投了票的大人了解了,又或著「嘗試」去了解了。還是只是盲目的聽著網路上、朋友們的想法,跟著大家的建議,懶得自己探討思考,負責蓋章支持。

是否想過,你們真的有足夠的權利去選擇你們和──我們的未來嗎?多數決和公民投票真的適合嗎?這些身為「多數」的大人們,又有多少是真的自己理解、探討、思考過後,秉持著「自己」的理念及想法,秉持著希望你們、我們和我們的孩子的未來能更好的心態,堅定的投下這一票。有多少?

【關於言論自由】
民主,絕對的言論自由。

網路上、街上拭過耳邊的閒話家常、電視上、新聞中,太多太多人用這各式各樣的管道、平台表達著自己的想法。很多人理性的表達、傳達自己的理念,但也有一些人,激動的、只是一味的反駁、批評著與自己不同的立場。或是──更多的攻擊、謾罵。

「在說服人的同時,保留被說服的空間」表達與溝通固然是好事,這能激盪出更多想法,甚至是互相理解包容。但若只是一次又一次硬碰硬的相撞,這永遠都只能擦出稍縱即逝的火花,到最後也只是撞的雙方粉身碎骨。言論自由、表達溝通的意義,是為了使大家更無拘無束的說出自己的想法,達成共識,而不是一再的切割、分裂大家。不是嗎?

【結語】
身為一個沒有投票權的孩子,這是我想說的。或許,有些話說起來顯得有些自以為,但這些就是真真實實,我所看到的、我所認爲的,如此而已。

大家都是在努力讓這個我們稱之為家的地方變得更好。至少我是這麽想的,你呢?

 

※延伸閱讀

如何與孩子談性別平權議題?家長不妨自問:如果我的小孩是同性戀,我將如何面對?!


丹尼老師的公民教室:刻不容緩!在這個資訊稱霸的時代,讓孩子成為「有媒體識讀能力」的閱聽人
 

 

Photo By:pixabay
數位編輯:黃小羽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