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拖拉拉的小孩」其實只是小腦袋卡住了!教養專家6招破解小孩的各種拖延症

這時候她就會「卡」在她所做的事情上,彷彿受到了阻礙,然後不肯一起走。從表面上看起來,別人會以為她在鬧彆扭,但她並不是在鬧彆扭,只是大人要求她做的事超出了她的能力。我們應該要時時記得:能夠隨機應變是認知發展上的一種成就,孩子得要慢慢地才能學會。

當一個活動結束,應該要展開下一個活動時,有些小孩不太應付得來。例如,在早晨他們非常不願意穿衣服,因為這表示他們得要先脫下暖呼呼的睡衣。他們也不喜歡出門,因為他們得要擱下玩具,以便穿上鞋子和外套。一旦他們穿好衣服去到外面,就不再有問題,而他們也很開心,但是在爸媽把他們哄出門之前,他們都一直在抗拒。不管做什麼事,他們都需要很長的時間,感覺上像是一輩子,由於他們看似毫無動力、磨磨蹭蹭,簡直會使大人發瘋。而一旦適應了新的情況,他們就能玩得很起勁,他們開心、有創意而且願意盡力。只是在從一個情況過渡到另一個情況時會有困難。


 

為什麼會這樣?

拿我女兒海倫來說,在她尚未拉上外套的拉鍊之前如果就要她下樓,她就應付不來。對她來說,在我們出發之前,她必須在樓上就把衣服完全穿好,這是整個程序不可更改的一部分。如果我們在早上趕時間,而我希望她先把外套披上,等我們在路上碰到紅燈時再替她把拉鍊拉好,以便節省一點時間,她每一次都會不知所措。這時候她就會「卡」在她所做的事情上,彷彿受到了阻礙,然後不肯一起走。從表面上看起來,別人會以為她在鬧彆扭,但她並不是在鬧彆扭,只是大人要求她做的事超出了她的能力。我們應該要時時記得:能夠隨機應變是認知發展上的一種成就,孩子得要慢慢地才能學會。

孩子會拖拖拉拉的另一個原因則是被稱為「門檻焦慮」的一種現象,尤其是在稍微大一點的孩子身上(大約從四歲起)。有門檻焦慮的孩子對於新事物、新情況或新任務往往會先加以拒絕,哪怕這些新事物或新情況是美好的他們不想跨越通往這些新任務的「門檻」,久久拖延,或是尋找能讓他們避開這些新任務的策略,例如拖拖拉拉。有些成年人也還患有門檻焦慮,不過在成年人身上這通常被稱為拖延(這並不完全正確,因為他們之所以延後去做某件事是由於焦慮)。要協助孩子克服門檻焦慮需要高度的體貼,但這是辦得到的。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得到的正面經驗愈多,事情就會愈簡單。

 

什麼做法會有幫助?

1.在轉換活動的過渡期間,定期通知孩子

活動轉換在日常生活中出現的頻率非常高。就以從幼稚園裡接走小孩之後那段時間為例:第一個活動轉換是把孩子接走,孩子在庭院裡正玩得開心,然後爸爸來了,要把孩子接走。在不少情況下,孩子對於此事並不怎麼興奮,甚至會跑開,因為他們還不想跟著大人走。如果爸爸成功說服了孩子一起走,也許他們還會到遊戲場去一下。通常孩子在遊戲場上會先嘟囔一下,才能進入遊戲狀態,這就已經是第二次活動轉換了:從被接走到遊戲場上。

如果過了一會兒爸爸想要回家,孩子就又會發牢騷,因為他們還想繼續玩,於是就拖拖拉拉。因為這也是一種活動轉換──從遊戲場到回家。這種活動轉換就這樣一直繼續下去,直到孩子最終上床睡覺。也就是說,生活就是由一連串的情境轉換所構成。如果家裡有個小孩處理不了情境轉換,對全家人來說就可能很麻煩,尤其是當家中其他成員的個性完全不同。如果爸媽本身行事俐落、能同時處理千百件事,這樣一個看似遲鈍的孩子會令他們不知如何是好。

那麼,該如何協助您的小孩呢?您可以定時通知孩子活動即將轉換,並且讓孩子知道接下來要發生的事。大多數的家長很可能早就已經這麼做了。「5-3-1規則」是個被證明有效的做法。家長通知孩子:「再過五分鐘我們就要去托兒所」,「再過三分鐘我們就要去托兒所」,「再過一分鐘我們就要去托兒所」。在大多數情況下,這就足以讓孩子較容易接受這個過渡期。但切記要確實遵守所宣告的時間,對於幼兒,我們也可以使用「再做一次(兩次/三次)就好了」的規則,這對幼兒來說要比還有幾分鐘更容易理解。

把過渡階段用言語加以說明也會有所幫助。亦即當我們說:「我們三分鐘後出發」,那麼接下來就應該要簡短說明我們期望孩子做些什麼:「到時候你應該要把鞋子和外套穿好。」這樣一來,孩子不僅知道情境的轉換何時會發生,也知道屆時他究竟應該要做些什麼。」

 

2.設定鬧鐘

有些孩子需要一個具有權威的聲音信號來提醒,他們才會加快動作。對於這種孩子,定時鐘錶就很適用。用一個普通鬧鐘當然也行,只不過得要一再重新設定。用手機當然也可以──例如我的手機會在上午七點、七點十五、七點半和八點響起,提醒孩子起床、穿衣刷牙、吃早餐和出發。

 

3.針對例行活動剪貼一本相簿

這是我們能提供的最佳點子。自己製作的「相片書」最適用於一再重複的例行活動,例如睡前儀式。替孩子在他每天晚上都必須經歷的各種情境中拍照。在我們家這包括:吃晚餐、洗手漱口、玩耍、脫衣服、洗澡上床、聽故事、入睡。針對每種活動都有一頁貼著相應的照片。因此我的雙胞胎女兒從大約十一個月大起,就能明白下一步會是什麼,而晚間的這一整套例行公事忽然進行得輕鬆許多。

孩子事先就知道接下來我會要他們做什麼,這讓孩子在行為上有了很大的安全感,因此他們真的很喜歡這本書。

一段時間以後,孩子甚至開始得意地宣告在下一頁會看見什麼,這表示他們已經牢牢記住了那些步驟的順序,其實不再需要這本書了。

對於年紀稍微大一點(三歲起)而喜歡拖拖拉拉的孩子,如果他們在時間結構上需要協助,您可以把步驟圖掛在牆上,把晚間或晨間例行公事的個別步驟畫在上面,讓孩子可以每做完一個步驟就打個叉。不過,不要因為孩子把那些步驟做完而給予獎賞。此處的重點只在於用圖像來替年紀稍微大一點的孩子解說例行公事,藉此讓他在行為上有安全感,並且協助他度過各個步驟之間的轉換:就像有些成年人喜歡列出清單,當他們能夠在清單上劃掉一項,他們就感到開心。

 

4.說掰掰

幼兒(頂多到三歲半)在情境轉換時,尤其很難接受要把特定的人事物留下。除了多給他們一點時間以外,讓孩子跟那件物品說聲「掰掰」也會對孩子有所幫助,例如:「掰,大垃圾車,我們明天再見!」「掰,幼稚園,我們明天就會再來!」「掰,三輪車!你待在車棚這裡等我們!」隨著這聲明確的道別,孩子大腦裡的程式也就結束了,這時要孩子離開就會比較容易。

 

5.從此刻的情境中帶走一點東西

如果我兒子約書亞覺得跟玩具垃圾車說「掰掰」還不夠,通常我會提議讓他把那兩個小垃圾桶帶著走,免得他得徹底跟他的玩具分開。這個伎倆我在雙胞胎女兒還小的時候就已經用過。當時她們在早上常常不想去幼稚園,因為她們正跟玩具玩得起勁。於是我准許她們帶一件玩具去,在路上讓她們抱在懷裡。到了幼稚園,通常又會有其他更重要的事物,於是我可以再把玩具帶走,偶爾也會把玩具留在衣帽間裡等她們。

一件來自熟悉環境的物品有點像是一條小小的臍帶,能幫助孩子度過那一天。

 

6.對於懷有門檻焦慮的孩子:把大型任務拆解成幾個小步驟

在學校裡,若要幫助懷有門檻焦慮的孩子,老師會把他們的作業盡量以一個個小步驟呈現出來。一整張數學作業會被這些孩子馬上推開,他們絕對不會去做。但是如果把那張紙折一下,讓孩子只看得見第一題,並且稍微推他一把,例如問孩子:「這裡寫著要你計算2+3,你知道該怎麼算嗎?」(亦即帶著孩子一起越過那個門檻),他們就還是會開始寫作業,而且通常也能一題一題地把作業寫完。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這樣安排。即使孩子已經五歲大了,在早上要求他「把睡衣脫掉,放在床上,再去找出乾淨的衣服穿上,我在廚房裡等你」也對親子雙方都沒有好處。這樣做絕對不會成功,而且只會導致雙方都受到挫折。由於這件任務顯得太大,孩子根本就不會開始去做,而寧可磨磨蹭蹭或是玩耍。雖然這些事都是孩子已經能夠自己做的,考慮到孩子的年紀,家長可能也會堅持要孩子自己去做,但是父母將得要施加很大的壓力,孩子才會真的開始去做。因為爸媽施加的壓力(抱怨、發牢騷、提醒)必須要大過門檻焦慮的內心壓力。這雖然行得通,卻會使親子的相處非常不愉快,也會給所有的當事人帶來壓力和壞情緒,而且長期來看,對於克服門檻焦慮也沒有幫助。

因此,請把大型任務(即便在您眼中那只是小任務)劃分成幾個小步驟,然後每次只要求孩子做一個步驟:

1.「把你的睡衣脫掉」

2.「把睡衣放在床上」

3.「從衣櫥裡找出乾淨衣服」

4.「穿上衣服」(碰到比較困難的情況,可以把穿衣這個步驟再分成更小的步驟……)

5.「到廚房來吃早餐」

基本上這和把數學作業折成一小題一小題沒什麼不同。接著還有下一步,幫助孩子越過門檻。在這五個步驟的開端,您都得要在場,不是為了監督孩子,而是為了在必要時給孩子協助。例如,您可以幫忙孩子把睡衣的上衣拉到頭上,或是把睡衣塞進孩子手上,讓他把睡衣擺在床上。您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走到衣櫥去把衣櫥打開。這時孩子應該已經跨越了每一個門檻,您就可以退出,讓孩子自己往下做。

 

摘自  卡提雅‧塞德, 丹妮耶拉‧葛拉夫《可以把他塞回肚子裡嗎?》/平安文化 

 

Photo by shutterstock
數位編輯:黃小羽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