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ck or treat—給愛就不搗蛋,孩子都需要名為"愛"的糖

小孩比較率真,不給糖就搗蛋,不舒服鬧舒服了就笑,他們不需要很多的說理,而是需要更多的同理。世上沒有壞小孩,只有不會覺察和沒被支持的小孩,他們需要兩種「愛之糖」,一個是自我覺察的得到的自我疼愛,另一個是大人同理支持的愛,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覺察,希望萬聖節的口號,可以讓我們重新找回小孩純真的笑容。

「trick or treat」不給糖就搗蛋,是萬聖節的口號,小鬼們順便可以用這個口號作怪一下,而大人也開心的給糖,讓彼此開心一下,這看似很調皮的行為,但卻是親職教育要成功中很重要的一個理念,會搗蛋是因為沒有足夠的愛,給了足夠的愛就不搗蛋。

 

給糖會不會寵壞小孩

我想很多人不同意「給糖就不搗蛋」的想法,如果小孩鬧一下就給他糖,那不就增強了他們鬧你的行為,以後不順他的心他就鬧,所以要曉以大義或是嚴格管教,才不會寵壞小孩,這個想法是對的。確實要好好檢視會不會給小孩太多,如果小孩已經變得貪得不厭,就要減少給他們的各種福利。但是如果大人一直這樣理性的教養小孩,但是卻發現小孩仍然持續作怪搗蛋,而大人已經焦頭爛額時,這時就要想一想,說理的教養真的是最好的方法嗎?是不是該在「夠嚴」和「夠愛」中取得一個平衡?

 

搗蛋和杏仁核與前額頁

我們可以從大腦的結構來瞭解小孩的作怪行為,大腦主宰理性的部位是「前額頁」,如果這裡的電流多,那麼人會比較理性穩定與專注,小孩就會比較乖。另一個部分是「杏仁核」,如果這裡的電流強, 代表人的感性強情緒大,杏仁核會變大,啟動「戰或逃」的機制,以避免自己處在不安全的險境中,小孩的表現就會比較皮。

杏仁核較大的小孩,顯示他們的內在有不安穩的情緒,所以常會用逃(畏縮逃避)或是戰(吵鬧作怪)來平衡。小孩不像大人大腦發育完成能壓抑真實情緒,他們有什麼情緒就直接表現出來,其目的是要讓自己去除可怕的感覺,但是因為表現出來的哭鬧行為逾越大人行為的規範,所以常被訓誡,他們原本是要討愛卻討罵,其實他們不是討罵,而是比較真實的呈現情緒,想要讓自己安全,就像大人坐雲霄飛車時會用尖叫來緩和恐怖一樣。如果這討愛的過程被滿足,心中就會得到安全感,此時杏仁核就會縮小,前額頁電流增加,於是他就自動安靜下來了,不安全就吵,安全就靜,小孩比較真實的表達情緒,其實不像大人的頭腦比較複雜。

 

讓小孩回到平靜的方法

大人的情緒雖然比較理性平穩,是因為大人的前額頁已發展好,也學會偽假情緒戴假面具,所以心機城府較深,難從外在行為看穿,但小孩比較坦率與真實,因大腦尚未完全發育完成,理性控制的能力較弱,所以比較容易察覺。只要用對方法,他們也很容易就安定下來,有兩個方法讓小孩能安定下來:

第一個是「自助」的方法,就是教他「自我覺察」,因為科學實證研究發現,人在做覺察呼吸或是身體掃瞄覺察的時候,杏仁核自動縮小,前額頁的電流增加,所以小孩如果每天可以做三五分鐘的覺察練習,有助於情緒調適能力,一旦情緒能調好,學業、人際、健康、抗壓性也會變好。但不是每一個小都有辦法自我靜心。

第二個是「他助」的方法,透過發問讓小孩練習自我覺察,比如問他你的肩膀覺得怎麼樣?你的臉有什麼感覺?你的心情如何?這些問話會讓他們去覺察自己的身心狀況。

如果還是沒有明顯的成效,那麼透過「同理聆聽」,也可以讓杏仁核變小,前額頁電流變大,也就是切入他們的感受,例如:原來是這樣怪不得你會…...、我可以體會你的感覺、如果是我也可能和你一樣、你一定很生氣對不對?好令人難過啊、我怎麼沒有想到…...這些同理的話不代表同意對方的脫序行為,但是因為有同理到他們的情緒中,這個同理會讓他們覺得「被瞭解了」,當人覺得被瞭解時,就自動覺得有人支持他,他也會覺得有安全感,所以情緒也慢慢安定下來,這就是萬聖節的「給他糖就不搗蛋」原理。

我做過實驗,還記得以前我的班上有一個比較調皮的小孩,我常常會主動說「××,愛你哦」,然後他就笑出來暫時不搗蛋了,還有一次和我兒子爭吵,後來我自我覺察了,我的杏仁核縮小了,我突然跟他說,先抱一下吧,等我們抱完,就自動不吵了。

小孩比較率真,不給糖就搗蛋,不舒服鬧舒服了就笑,他們不需要很多的說理,而是需要更多的同理。世上沒有壞小孩,只有不會覺察和沒被支持的小孩,他們需要兩種「愛之糖」,一個是自我覺察的得到的自我疼愛,另一個是大人同理支持的愛,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覺察,希望萬聖節的口號,可以讓我們重新找回小孩純真的笑容。

 


如果您想知道更多的心靈親子教育的訊息,11月和12月在台中和台南各有一場心靈翻轉教育工作坊,您可以免費參加

台中報名表單:https://reurl.cc/j5KLM

台南報名表單:https://reurl.cc/Ez5ER

更多心靈翻教育的訊息請加入覺醒父母的頻道,觀看親子教養的文章和影片

心靈教育的line@生活圈:https://line.me/R/ti/p/%40qsc1852z

爵茶叔叔心靈教育影片:https://reurl.cc/14NyD

 

Photo By:pixabay
數位編輯:黃小羽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