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毛孩子的善意與愛:馬術治療及伴讀犬帶給孩子的事

打開心房、不再封閉自己,收斂脾氣、對人有禮貌,輕聲細語、不影響他人……。孩子在毛孩子們的陪伴下,一點一點改變了;一堂尊重生命的課程,也在人與小動物相處的學習生活中自然展開。

馬術治療:讓喪失治療意願的孩子重拾希望

腦麻兒,在生產過程中腦部受損而導致運動障礙,常常長大後需靠拐杖或乘坐輪椅才能行動,嚴重的話,可能得臥床一輩子。

雖然現代的醫療的發達,腦麻兒可以接受到的治療也越來越完善,但卻也常碰到孩子在治療中承受的身心壓力太大,拒絕治療的情形。

「以前帶安安去復健的時候,她沒有哭,可是在同一個房間,好多人在哭,她就會覺得壓力好大,會說我寧願不學走路,也不要治療。」馬術治療師Uta表示。「但後來讓安安到馬場接受馬術治療時,她就不覺得這是治療,她會覺得這是騎馬。」

隨著馬術治療的引進,越來越多的腦麻兒不僅可以自行行動外,透過跟馬的互動,除了增加了治療的意願外,還多了自信和笑容,除此之外,還減少了他們成年後的憂鬱傾向。

 

資源珍貴但值得長期投入

馬術治療的歷史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希臘時期,當時就會用馬匹位傷兵復健。目前,美國也已有超過350家的馬術治療中心,台灣也在近二十年成立相關協會。

醫界已有文獻證明馬術治療,可以幫助腦麻兒強化肌內和平衡。雖然在馬背上的「被動治療」,讓治療不這麼疼痛,馬術治療雖然無法取代醫院系統性的復健療程,卻給了治療者一個喘息的空間。

「馬通常也蠻敏感的,可以了解小孩的情緒和個性。像有些小朋友在發脾氣的時候,馬通常都可以感覺到,有的時候會低下頭來去安慰小朋友。」馬術治療師詹淑雅說明。

雖然一匹馬要成為馬術治療用馬,除了在特性上就必須先通過挑選,需要比較溫和、懂得敬老尊賢和照顧他人外,需經過三年訓練的時間後,仍需要教練和物理治療師的隨行,因此投入馬術治療的資源相當珍貴。

但馬術治療讓腦馬兒從不會走路變成會走路,從原本不愛講話變成願意講話,正面幫助了很多的腦麻兒家庭來看,是一個很值得長期投入的社會服務。

 

 

伴讀犬:學著與吉娃娃互動,多一分體貼的心

「老師,可以幫我把小V抱出來嗎?我想摸摸牠,」板橋文聖國小三年級的學生小士羞怯的開口問。這麼一句平常的話語,卻讓輔導主任許達群老師十分驚喜。因為這孩子原本比較封閉自己,對於與人溝通感到畏縮,現在竟能主動與老師交談、請求幫助,而這一切都是因為長毛吉娃娃「小V」。

小V是文聖國小透過新北動保處認養而來的伴讀犬,體型嬌小,再加上個性乖巧,馬上擄獲全校師生的心。牠的出現,讓小士幾乎天天來輔導室報到,就為了能多多接觸這隻可愛的小狗。極度內向的小士不善與人親近,卻因為想要老師幫忙抱出籠子裡的小狗而開了口。在與狗狗的互動中,小士感受到溫暖與善意,從發自內心的付出與無償的回報中,領悟出與對方相處的方式。而這些也潛移默化到與人的互動,小士漸漸打開心房,改善了與老師及同學的人際關係。

「這就是伴讀犬的魔力!」許達群老師說,曾經有個孩子因為脾氣暴躁,連小狗都不想理他,最後他不得不改變自己,變得愈來愈有禮貌,才贏得小V以及同學的友誼。「有時候孩子的內心有大人無論如何也打不開的心結,小動物卻很容易就解開了,」因為小動物單純又可愛,相處起來沒有負擔,孩子很自然就對牠們敞開心胸。

小V還會到各個班上陪孩子上課,看牠乖乖坐著聽課,平常調皮好動的學生也跟著靜了下來,「總不能比不上一隻小狗。」而且老師特別交代,吉娃娃聽到較大的聲響會害怕,教孩子用同理心對待,輕聲細語呵護小狗,由此學到如何體貼別人。

 

當模特兒、安撫情緒,柴犬發揮獨特魅力

中和秀山國小的柴犬「好客」,也是備受寵愛的校園犬。安定乖巧的牠不但曾是學校舉辦兒童寫生比賽的稱職「模特兒」,還肩負安撫孩子情緒的重責。衛生組長姚志憲老師就說,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曾經有個一年級的新生,每天來學校都哭哭啼啼、吵著要回家,班導師於是申請「好客」到班上伴讀,讓狗狗安撫他。神奇的是,這個小朋友自從有了狗狗陪在身邊,真的就不哭鬧了,情緒漸漸安定下來,不再抗拒,終於能夠開心上學。

有趣的是,學校認養小動物,表面上看來是學校給了牠一個家,但其實牠反饋給學校很多。就像「好客」,牠不僅是伴讀犬、模特兒犬,很多校園活動也都能看到牠挑大梁的身影。如全校運動會,牠就是帶領運動員進場的「第一犬」,不僅為活動增添色彩,也在學生間製造話題,無形中凝聚了全校師生的向心力。

 

給流浪動物一個家,學習尊重生命

諸如此類的例子,讓不少學校開始認養流浪動物,把浪浪當做校園犬、貓。新北市動保處處長陳淵泉說,目前光是新北市就有52所學校、認養了69隻流浪犬貓。這些小動物進駐校園之後,學校的氣氛都不同了,「孩子從中學到尊重生命、愛護小動物,更從牠們身上得到善意與愛。」這樣的觀念需要從小落實,而一隻校園犬、貓可以影響上千個孩子,每個孩子背後還有更多的家庭成員也能間接被影響,是很正向的良性循環。

數位編輯:王信惠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