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三角教養原則〉教孩子規矩好簡單,負責、尊重,好品格的最佳教養基礎

許多父母經常煩惱不知怎麼教孩子規矩,一方面擔心過度的教導限制了孩子身心發展,又擔憂未能適當引導規矩建立而影響孩子日常、學校以及公共場所中的生活適應,父母看著孩子的行為,內心的天平在設限規矩或開放嘗試中兩端擺盪,不知道該依循什麼樣的標準來引導孩子,建立規矩之餘又不妨礙孩子發展。│教育教養好文就在未來親子

許多父母經常煩惱不知怎麼教孩子規矩,一方面擔心過度的教導限制了孩子身心發展,又擔憂未能適當引導規矩建立而影響孩子日常、學校以及公共場所中的生活適應,父母看著孩子的行為,內心的天平在設限規矩或開放嘗試中兩端擺盪,不知道該依循什麼樣的標準來引導孩子,建立規矩之餘又不妨礙孩子發展。

建議家長遵循以下規則,就能輕易地判定孩子出現的行為是被允許鼓勵,還是需要被提醒限制。

教養的第一步,除了教孩子懂得負責外,他們更小的時候,我們就需要教孩子懂得尊重。

尊重的含意是能關注或體貼考量到別人或結果,或是避免產生干涉、傷害、貶抑、侵犯、或中斷他人言行的行為;或用體貼的態度對待。而尊重的對象包括自己、他人與環境,尊重的面向即構成下圖黃金三角。在建築學裡三角鼎立是最為穩固平衡的狀態。


因此當孩子的行為出現了任一不尊重的行為,即破壞了三角的穩固性,此行為就應該被限制,反之孩子的行為並未違犯黃金三角,那麼此行為是可被允許和被大人尊重的。

就此家長可就黃金三角原則去思考,我的孩子行為是能被接受的嗎?
舉例來說,雖然孩子很熱不喜歡穿衣服,家長為了讓孩子自由發展而讓孩子在公共場所裸身遊走,雖然在當下尊重了孩子,但卻沒有關注、體貼他人與環境面對這樣場面時可能尷尬或不適,讓黃金三角失衡,因此孩子在公共場所裸身的行為就需要修正。

或許家長會說我的孩子過於尊重他人而被欺負,這時孩子吞忍的行為導致自己受傷,這時需認識到欺負孩子的人尚未學會尊重,我們除肯定孩子尊重他人與環境行為,但同時也要鼓勵孩子尊重自己,學習怎麼拒絕以及保護自己的方法,而非以牙還牙的對應。

尊重他人等於尊重自己,已是社會的通則,當孩子可以學會善待自己與周遭的人時,他人也會善意回應,減少衝突與紛爭,創造更好的人際關係。


※延伸閱讀

洪蘭─不要求完美,孩子會學得更好
https://gfamily.cwgv.com.tw/content/index/806
向阿德勒學教養 爸媽不暴走
https://gfamily.cwgv.com.tw/content/index/12137

 

作者簡介|陳筱琳臨床心理師,以早期療育工作為主,幫助慢飛的孩子可以飛得更好,協助家長與孩子能過更好的生活;偶爾也會幫助成人探索與整合內在的經驗感受。擅長兒童遊戲治療、促進自閉症社會溝通,成人內在成長、情緒調適。
 

Photo By:pixabay
數位編輯:黃小羽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