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孩子」和「過度保護」,其實就是「啃老族」的養成班!

寵孩子,在表面上是非常愛孩子。但愛孩子,其實和寵孩子不同。父母愛孩子,是要教導他們各樣的能力,讓他們能夠獨立。現在寵孩子,孩子將來什麼事情都不會做,那麼,可能連生存能力都薄弱了。「寵孩子」和「過度保護」,其實就是「啃老族」的養成班,不是嗎?
  • 文/ 丘引
  • 2018-08-24 (更新:2021-07-04)
  • 瀏覽數42,116

「我的一位國中同學,已經上國一了,還不會自己綁鞋帶,被同學笑死了。」

一位少年這樣告訴我。不會吧,臺灣有父母連孩子上國中了,還要幫忙綁鞋帶?太不可思議了。

最近,我的一位美國朋友的孩子結婚了,對象是印度裔的美籍癌症醫生的兒子。癌症醫生家裡環境很富裕,新郎告訴我,那個婚禮花了四百萬美金,差不多等於一億兩千萬臺幣。我不敢置信,有人會為了孩子的婚禮花這麼多錢。

新娘子則是在美國很一般的家庭中長大的,她從小就會下廚做菜,什麼事情都得自己做。而她的新婚丈夫在看到妻子做菜時,覺得難以想像。新娘子告訴我,她的丈夫什麼家事都不會做,因為都是家裡僕人做的。

新郎的爸爸錢賺得很多,加上印度社會挺愛和人比較,當然不能和其他人的婚禮一樣,他們的婚禮上就要來點與眾不同的。因此,花那麼多錢,就是為了面子。

其實,新娘子私底下告訴我,她也覺得為一場婚禮而砸下這麼多的錢,是不可思議,也不值得的。

寵孩子,在表面上是非常愛孩子。但愛孩子,其實和寵孩子不同。父母愛孩子,是要教導他們各樣的能力,讓他們能夠獨立。

可是,孩子該有的能力,是從生活小事而來。如果沒有親自去做,怎麼學得會呢?如果沒有常常練習,能做得好嗎?就像孩子剛開始學算數:2+2 =4,你以為孩子算一次就會了嗎?

沒有。2+2 =4,是要學很久的。同樣的,孩子的生活能力,也是一點一點累積起來的。現在寵孩子,孩子將來什麼事情都不會做,那麼,可能連生存能力都薄弱了。何況,家裡實在太舒服了,長大後,搞不好也不願意搬出去。

這樣,是不是父母就要繼續被「啃」下去?「啃老族」不就是這麼而來的嗎?現在我們努力的教孩子獨立,目的就是讓孩子將來具有獨立生存的能力,這樣我們才不會被孩子拖累一生。

「寵孩子」和「過度保護」,其實就是「啃老族」的養成班,不是嗎?

身為青少年的B就告訴我,臺灣現在有許多「啃老族」。他還說:「臺灣的爸爸媽媽就是願意被成年的孩子『啃』啊!」

 

※延伸閱讀:

大人放不了手,孩子何來創意?>>https://goo.gl/ZLJLZ8

教養,需要適度放手,孩子才能學會過自己的人生!>>https://goo.gl/rzxQKH

 

摘自  丘引《叛逆是轉大人的開始:正向教養,教孩子獨立;化解對立,親子關係更緊密》/新手父母 

 

Photo:3907349 ,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陳玉玲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