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愈玩愈聰明!肯.羅賓森:主動、新鮮的玩法能刺激大腦

遊戲是人的本能,孩子天生就有找樂子的本事,玩的型態也會隨著年紀增長而改變。「真正的遊戲」是沒有大人監督、而且是孩子自動自發想玩的,「自主性」與「樂在其中」是遊戲的兩個要件。

怕輸在起跑點,孩子的生活早被學習塞滿滿。想「玩」,都成了奢求。但肯.羅賓森認為:「對兒童來說,幾乎沒有什麼事比遊戲更重要。」

他指出,孩子若能主動、用新鮮的方式玩,便能刺激大腦的活動和發展,進而增強創造性思惟和分析思考的能力,也有加強合作能力等好處。而且兒童遊戲常涉及肢體運動,戶外運動對孩子的健康發展也非常重要。

諮商心理師陳儀安,專長領域為兒童行為團體治療、兒童遊戲治療、親子教養諮詢等。她說明,一群孩子一起玩,常會為了遊戲規則怎麼訂、誰輸誰贏等事爭吵不休,其實就是在學習溝通表達、人際互動、問題解決、挫折忍耐等社會能力的過程。

陳儀安說,家長常怕孩子在學校沒朋友、被霸凌,其實只要讓孩子玩得夠多,就不用擔心。因為玩得夠的孩子,點子多、又善於溝通協調,與其相處既無壓力又有樂趣,到哪都會受歡迎。

 

自主的玩 才叫真正的遊戲

肯.羅賓森說,有大人幫忙規劃、在一旁盯著的遊戲,或是在數位螢幕上玩的遊戲,雖然是很常見的遊戲形式,然而前者並非孩子主動想玩,後者偏向靜態、缺乏想像力、也少與他人互動,對孩子的社交、情感、認知和身體發展都無太大助益。

肯.羅賓森指出,「真正的遊戲」是沒有大人監督、而且是孩子自動自發想玩的。這種遊戲需要孩子親自動手,涉及多種感官(嗅覺、觸動、聽覺)和身體活動,使孩子的心靈與想像得以與周遭的世界連結,如玩沙、畫畫、爬樹、你追我跑、角色扮演、丟球、捉迷藏等。

陳儀安也指出,「自主性」與「樂在其中」是遊戲的兩個要件。也就是說,必須是孩子自發的想玩,且玩的過程快樂、愉悅,才叫真正的遊戲。

 

玩是本能 爸媽不用教

「孩子天生就有找樂子的本事,」陳儀安說,遊戲是人的本能,且玩的型態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而改變。家長以為孩子不會玩,急著下指導棋,其實往往只是孩子年紀未到,尚未發展出相對應的遊戲能力而已。她強調,所謂的不會玩,是年紀到了還不知如何與別人玩,通常問題是出在「欠缺與他人互動的經驗」。尤其是獨生子女,在家中沒有和手足同玩的機會,到了上學才開始與同儕互動,人際技巧相對生疏,較難融入同學的遊戲中。

因此,家長得多給孩子玩的時間與機會。陳儀安建議,每天在繁忙的學校、補習生活之餘,應留給孩子至少30分鐘的放鬆喘息時間。這段時間可以全家一同玩桌遊,或是帶孩子到戶外放風。她強調,成人的顧忌與成見較多,短時間內要與陌生人混熟不容易。但孩子不然,一到公園、親子館等孩子多的場域,很輕鬆就能玩在一塊。此時就是孩子向同儕學習、模仿的好時機,不僅能快速增進玩的能力,無形中也促進人際互動技巧,在外追趕跑跳更能獲得充足的運動量。

陳儀安也提醒,在戶外玩,家長只要設定一個可掌控的安全範圍,剩下的就交給孩子自在探索。毋須跟前跟後,更別一看到發生衝突就介入,「一群孩子玩到吵架,為了繼續玩下去,就會試著讓步與協調。家長可在旁觀察確認安全,但給予孩子溝通空間,才能在玩中學習成長。」

 

陪孩子玩的「四要三不」原則

孩子想玩,身邊卻沒有同齡玩伴,爸媽就得充當玩伴。陳儀安建議,此時家長應掌握「四要三不」原則,才能讓孩子樂在遊戲、快樂成長。

要投入:孩子玩、大人在旁邊看或做自己的事不叫「陪玩」。家長得先投入,理解孩子的思考脈絡,遊戲才好玩。

要穩定:遊戲時情緒穩定,不輕易動氣。若認為孩子遊戲中的行為不妥,可先行配合,了解孩子這麼做的背後原因,遊戲結束後再溝通與討論。謹記「管教不發生在遊戲當下」,以免孩子抗拒和父母互動。

要包容:包容孩子在遊戲中的情緒,例如玩輸了就生氣丟玩具。此時家長可讓孩子生完氣,再引導他正確表達情緒。

要同理:孩子因遊戲中的挫敗而生氣、沮喪時,可試著幫他們把憤怒的感受說出來,例如「我知道你很難過」等。孩子要先被同理,才能慢慢發展出同理心。

不批評:不批評孩子的玩法與遊戲的成果,批評會讓孩子怕犯錯,失去嘗試與發揮創意的動力。

不命令:遊戲自主權在孩子手上,不要命令他們玩什麼。孩子自己想玩,才能樂在其中。

不決定:遊戲中不幫忙做決定,讓孩子自己作主,學到更多。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