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當說故事的人,大人只要好好的做個聆聽者

家長們經常在下班回到家後就累癱在沙發上,哪裡還有心思關心孩子閱不閱讀?│教育教養好文就在未來親子

閱讀習慣需要從小培養,但這件事情說來容易,做來卻異常困難。家長們經常在下班回到家後就累癱在沙發上,哪裡還有心思關心孩子閱不閱讀?

此時,或許可以開始思考,為甚麼要讓孩子閱讀?答案很簡單,其實就是要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孩子更快地適應幼兒園的團體生活。

在他們進入學校正式學習閱讀前,對於閱讀活動粗略的認識,我們稱為「閱讀萌發」,其中包含了對書本、印刷品,甚至是對文字功能的瞭解,例如孩童知道書是拿來看的、可根據書本的圖畫唸出故事、認知到文字其實是口語的體現(錡寶香,2011)。


親子共讀好處多

由於故事繪本富含精美的圖片容易吸引孩子的目光,再加上家長與孩子閱讀時豐富的語調與肢體語言,親子共讀便成為了塑造孩子端正行為的最佳活動。從各項研究結果而言,親子共讀對於孩童的語言發展、社交情緒發展、生活自理與自我倡議方面都有很大的助益。

 

讓孩子當說故事的人

了解到親子共讀的好處,但應該怎麼做才能有效幫助孩子呢?其實,家長只要做個聆聽者,依據孩子所述的故事內容,適時給予必要的引導與協助,幫孩子培養閱讀興趣與習慣,同時也能提升孩子的語文能力。

為了在進行親子共讀時更順利,這邊提供幾個常用的互動技巧與策略(Zevenbergen & Whitehurst, 2003),分別以英文字母PEER來代替:

Prompt  :誘發孩子說一些與故事有關的內容。
Evaluate:對孩子的回應做評論。
Expand :改述句子或加入相關訊息來擴展孩子的回應。
Repeat :鼓勵孩子重述之前的句子。

 

除了PEER四種互動技巧外,以下五種誘發孩子說話的互動策略也很實用,分別以英文字母CROWD來代替:

Completion :將一句話最後的部分挖空,讓孩子填空。
Recall          :引導孩子回想剛聽過的故事內容。
Open-ended:提出開放式的問題,讓孩子主動思考和回應與故事內容有關的答案。

Wh-question:詢問什麼(what)、哪裡(where)、何時(when)、為甚麼(why)、誰(who)與怎樣(how)的問題。
Distancing   :協助孩子將生活經驗與故事內容做連結。

 

孩子在進入幼兒園就讀前,家長難免會有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不知道他們在校是否能夠適應良好。若家長能夠在孩子閱讀萌發時期,善加利用親子共讀活動,讓孩子初步瞭解幼兒園的生活作息與備齊相關的能力,即可幫助他們更順利地融入新的教育環境中。
 

*參考資料

錡寶香(2011)。聽力損失幼童的早期讀寫萌發與支持。國小特殊教育,(52),1-14.

Zevenbergen, A. A., & Whitehurst, G. J. (2003). Dialogic reading: A shared picture book reading intervention for preschoolers. On reading books to children: Parents and teachers, 177-200.

 

圖片提供: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

數位編輯:黃小羽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