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有耳無嘴」?別讓毒性教條害孩子失去自我!

毒性教條養出來的孩子,在無法擁有自我的情形下,就無法肯定自己,對事情容易感到自卑又自責,既然無法肯定自己,就不會肯定身上的情緒,也無法感受到自己的界限,成為一個界限模糊,容易受他人影響或擺佈的人。
  • 文/ 書摘
  • 2018-07-03 (更新:2018-07-03)
  • 瀏覽數11,541

文化與教養如何影響心理界限?

很多缺乏心理界限的人往往在早期成長的經驗裡,就飽受情緒上的折騰,即使覺得辛苦,他們還是認為是自己的責任。即使覺得壓力很大卻無可奈何,沒有其他選擇。

親愛的,接下來,我要來跟大家談談,什麼是從小就充滿情緒壓力的情境,還有其影響是什麼。其實,這現象在文化中很常見,父母在成長過程承襲了歷代祖先的教養觀點,也自然會將教條沿用在他們的教養經驗裡。而我們經常誤以為,所謂的「孝順」,就需要孝養、順從與承擔父母的一切,這是一種愛的表現,也是身為「家」的一分子該有的行為,卻讓孩子在成長中、在關係裡長期受苦。

 

教養當中常見的毒性教條

愛麗絲・米勒(Alice Miller)在著作《全是為你好》(For Your Own Good),提出陳腐的家庭規則,稱為「毒性教條」,希望孩子成為有耳無嘴的好孩子,共是以下七點:

1. 對需要大人照顧的孩子而言, 成人就是他們的主人。

2. 成人像上帝,可以決定是非對錯。

3. 孩子要為成人的憤怒負責。

4. 父母犯錯可以免受懲罰。

5. 孩子在生活中獨立,對權威的父母來說是一項威脅。

6. 孩子太好強的個性要及早「化解」才好。

7. 對孩子的管理要早在他們不知道的時候就開始。

 

在這毒性教條中,可以看見幾點:

1. 父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

2. 孩子不允許擁有自我。

3. 孩子該為父母的情緒負責。

 

這些毒性教條養出來的孩子,在無法擁有自我的情形下,就無法肯定自己,對事情容易感到自卑又自責,既然無法肯定自己,就不會肯定身上的情緒,也無法感受到自己的界限,成為一個界限模糊,容易受他人影響或擺佈的人。

很多大人會習慣在孩子有自我意識的時候,施壓也企圖扭轉孩子的性情,希望孩子變得溫順與乖巧,沒有自己的聲音。孩子的界限被一點一滴地打碎,對自己的想法、觀點、價值也產生劇烈的質疑和否定。剛開始,他會感覺憤怒而拼命反抗,當大人要他往東,他偏要往西,卻得到更強烈的皮肉疼痛,或更難堪的言語責罵,直到倔強的孩子屈服為止。

孩子在缺乏界限時,會變得焦慮、脆弱。焦慮是,常不清楚自己的想法和感覺是否正確,需要不停尋找正確答案,也依賴別人才能拿定主意,很難自己作主,這種狀態讓他很焦慮、無助,也容易讓周遭的大人對他更沒有耐心,讓他備受指責,陷入自我厭惡的惡性循環裡。

 

摘自  吳姵瑩《關係界限:解決人際、愛情、父母的情感糾結症》/遠流出版

 

Photo:Krewr Studio ,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陳玉玲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