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篇:陳其正(醜爸)〉親子互動5個新領悟

陳其正自認從不是暖男,耐心總是用完,但隨著和孩子相處,他才發現,「疑難雜症」的起因經常是父母,而非孩子。

陳其正自認從不是暖男,耐心總是用完,但隨著和孩子相處,他才發現,「疑難雜症」的起因經常是父母,而非孩子。

 

以阿德勒個體心理學、教育思想為基礎的正向心理學,是陳其正(醜爸)為人父的重要參考。這一路除了陪伴3個孩子成長(四年級老大+一年級老二+5歲老三),他也成立工作坊,聊孩子、談父母,專注在親子互動歷程中,彼此如何影響。他分享了以下5個新的領悟。

 

領悟1:你就是這樣的孩子!

10年前,陳其正陰錯陽差開始了在家的生活,面對大女兒出生,憑藉所學的心理諮商和教育專業,「研究、執行、檢討、再執行」的SOP,讓育兒生活順利上軌道。

然而,老二出生,陳其正踢到鐵板。光餵副食品,就傷透腦筋,面對不愛吃的兒子,好不容易有讓兒子大口吃的食物,正欣喜終於抓到兒子胃口時,下一餐再端出來,兒子卻嚎啕大哭。

這個戲碼不斷上演,讓陳其正耐性盡失。有次兒子又不願意吃,把食物往地上扔,陳其正撿起來堅持要他吃。來回幾次後,孩子索性不丟了,就是嚎啕大哭。望著眼前的孩子這樣哭了一個小時,陳其正覺得很茫然:「為什麼我們要這樣呢?為什麼我花這麼多力氣,讓氣氛這麼不好,只為了要你多吃一、兩口?那一、兩口真的這麼重要嗎?」其實,有時候兒子一天只吃上幾口麵,但生長曲線很正常,陳其正不得不承認:「世界上就是有這種不愛吃東西也能長得很好的小孩啊!」

那次「對峙」的結局是,陳其正把孩子從餐椅上放下來,自己生悶氣回房間平復情緒,但孩子卻像完全沒發生什麼事,開心的去玩耍了。「這讓我強烈感受到,孩子就是活在當下,痛苦就哭、痛苦解除就沒事,沒有故意或針對父母。」

陳其正不再把焦點放在孩子吃不吃,而把注意力轉移到觀察孩子、了解孩子。「其實就是不同個性,面對不喜歡的食物或事情,姊姊可能不會馬上拒絕,但老二是回應很直接的孩子,馬上就哭。」

再上餐桌,老二還是經常大哭,但陳其正會問:「你是想要下去玩嗎?還是肚子不餓?或是不喜歡吃這食物?」了解孩子不吃的原因。

 

領悟2:喔,也許我錯了,這規定不太好!

老二總是飯吃到一半就吵著要下餐桌,老大也會跟著想下去。「你們每個人都想要下去嗎?嗯,也許我錯了,這規定不太好!」,於是陳其正更改規則,吃飯時無條件讓孩子下去,一餐孩子也上上下下五、六次,但不回來就是不吃了。

那餐桌禮儀和規矩怎麼辦?陳其正認為,如果希望孩子吃得多、又想要同時建立餐桌禮儀,一次想達成太多目標會讓衝突增加且劇烈,因此要取捨。「現在我最希望的是他們吃飯,餐桌禮儀就先擱著。」

孩子陸續進到幼稚園後,也會跟著大家一起吃飯。陳其正說:「孩子知道在哪個情境裡需要好好吃飯,那我就知道他們已經有自己吃飯的能力,不需要非得在我面前也要這樣吃。」

陳其正認為,生活習慣和孩子的品格不應該混為一談。「有許多父母在家嚴格要求,是擔心孩子以後出去會做不好,其實孩子和我們一樣,在家常會覺得自在放鬆,不代表他們沒能力或做不到。」

 

領悟3:為什麼在學校就願意好好吃飯?

與其要求孩子在家要和外面表現一樣,陳其正更想知道,為什麼兒子在學校就願意好好吃飯?兒子回答「因為吃完就能去玩」,但陳其正還是好奇追問:「在家裡吃完也可以下去玩啊!」兒子解釋「家裡不一樣,學校有溜滑梯」。賓果,找到答案!原來,溜滑梯這項誘因太大了。

透過與孩子對話,知道兒子有了分辨環境和衡量誘因的能力,「了解孩子做決定的動機後,經常會發現,做這個選擇很正常,」陳其正笑說,「不正常的反而常常是爸媽。」

老二直到5歲,才可以算是好好吃飯。「每個小孩學會規矩的年齡不同,必須基於孩子的現實,不是父母自己覺得這時候孩子應該要會了,」陳其正認為,「如果父母愈了解自己孩子,就會知道孩子準備好了沒,而不會一直焦慮為什麼他還不會!」

 

領悟4:這麼要求到底是希望教你什麼?

老二第一次在家洗碗時,只把碗用水沖一沖。陳其正忍不住指導他,碗應該要怎麼洗才乾淨,講完一長串後,不但自己覺得有點累,孩子更是一臉不開心。

陳其正突然意識到:「我這麼要求到底是要教他什麼?其實他才5歲,可以做到什麼?」用水沖感覺不夠乾淨,但不代表沒洗;於是他決定,一次只要孩子注意一個環節,其他都放手不管,「水開得太大會浪費,當你水太大時,我會提醒你。」

接著每一餐,孩子都洗碗洗得開心。陳其正說:「孩子出發點是想幫忙,如果被父母嫌做不好,會讓孩子覺得幫忙不是一件美好的事,就沒動力再做了。」

包括學才藝或很多時候,陳其正認為,父母經常只看孩子沒做到好,卻忽略孩子已經做了多少。父母應該鼓勵、幫助孩子往目標邁進,而不是數落怎麼還做不到。

 

領悟5:我現在快要氣死了!

陳其正和每個爸媽一樣,都有脾氣爆發的時候。

「天啊!我現在真的快氣死了!我從剛剛就一直告訴你們,7點的時候一次、接著又第二次,你們都沒做,那我應該要怎樣?」陳其正會先陳述自己的情緒,也清楚說明自己做過哪些努力、為什麼這麼生氣。

其實,大多時候講完這些氣就消了一半,如果還是很生氣,才會到下一步警告:「要嘛你們現在做,不然我就要罵人了!」陳其正說,通常這樣的步驟,有助於不讓自己氣到失控。

「早些年曾經有幾次用手打過老大手心,但回頭想會發現,打只是為了求快,沒什麼太大價值,」陳其正說。

「更重要的是,我不想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好。假使是個壞習慣,等到他有需求時,就自然會調整了,而不是靠我打他制止。」且用打的雖然馬上就能看到成效,也會讓自己忽略孩子有哪些需求沒有被滿足。

當陳其正沒心力了解孩子行為背後動機時,會選擇先放著不處理,「在了解之前就懲罰,我認為對孩子是不公平的。」

同樣的,陳其正也尊重孩子生氣、難過等各種情緒,但要學習的是如何表達。

因為家裡三個孩子,年齡不同,出遊時想去的地方都不一樣,有時候孩子會不高興。這時陳其正會告訴孩子:「你們想的是自己,但我得考慮5個人,以後你們能自己搭捷運或公車,就可以自己決定去哪裡。你現在可以生氣、抱怨,但不要讓我聽到,因為我要開車,這樣會讓我覺得不舒服。」透過對話,讓孩子更具備社會性,懂得拿捏自己和尊重其他人的感受。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