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對孩子溫柔就好?別讓夫妻間輕易失去了溫柔!

有了孩子之後,我們都很容易犯一個錯,就是把夫妻之間的警訊和問題擱置一旁,只對孩子溫柔就好、只注意孩子的問題、只在跟孩子相處時小心。

有了孩子之後,我們都很容易犯一個錯,就是把夫妻之間的警訊和問題擱置一旁,只對孩子溫柔就好、只注意孩子的問題、只在跟孩子相處時小心。

因為我們實在無暇注意彼此之間有些什麼,沒有時間解讀對方的訊息,各自的工作太過忙碌,教養也不能疏忽,跟其他家人的關係也不能不謹慎處理,有些家庭還有老人要照顧,這一切日常事務加在一起,夫妻是什麼?不就是期盼互相幫忙嗎?

這指的是「自己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並且把它做好,不要再來增加任何其他任務。」

但這種想法對於親密關係的維繫來說也是錯了,儘管是不得已的但還是錯了,因為親密關係的品質需要雙方的投入,但生活讓我們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只能眼睜睜看錯誤發生,不能去直視而且承認。

最常發生的情況,是在溝通中反覆出現「體諒」兩個字,反覆的說著「為什麼你不能體諒我?」或「為什麼我一定要體諒你?」選擇性地忽略這兩個不同立場的發言時常出於同一個人,因為說話者無論是自己或對方,都是一樣的自相矛盾。

已經好累好累了所以想要被體諒,想要對方默默地把他 / 她該做的事情做好就好,不要再對不夠溫柔的自己有更多指責,但自己其實也沒有辦法體諒對方,對對方還是有溫柔的需求,總是壓抑不住心裡的渴望,你 / 妳可不可以除了做好該做的事情,感情上還給我多一點,再多一點?

我們其實是做不到公平的,除非彼此是不相干的人,渴望對方體諒自己,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是自己不想或不能體諒做不到那些事情的對方,而事實是在生活當中彼此都已經力有未逮,沒有人有罪,所以不可能成功的究責。

最理想的情況是我不說你也懂我,你不說我也懂你,我們對彼此的體諒彷彿輕鬆又自然而然,但現實是我們都只懂了自己對對方的不滿,在心懷不滿的時候體諒對方變得更加困難,而那些不滿反過來,也和對方對我們的不滿並無二致。

退而求其次、其次、再其次,「只要能對孩子溫柔就好。」在被生活和工作剝削得體無完膚的時候,婚姻中的親密關係就這樣逐漸風化,剩下堅硬的骨架而其餘千瘡百孔。

剛強易折,但我們都輕易失去了溫柔。

 

摘自 羽茜《在婚姻裡孤獨》/時報出版

 

Photo:smpratt90 ,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陳玉玲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