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孩子:以你的方式難過,但別獨自承受

即使是孩子,也會有屬於自己的悲傷方式,例如有些孩子天生就是比別人淡定,對此,你也需要尊重。有些孩子則會有機會學習探索悲傷,以及表達悲傷是如何影響他們。

有時你可能在沒有家人支持之下獨自悲傷,但我們通常會尋求家人的支持。又或是你的悲傷不是個人的事件,會有一些人與你共同經歷這段傷痛,比如寵物的過世、家族中的親人往生等。然而你經歷、表達和應付失落的方式,可能與你周遭人們的方式不同。

一家人有不同的悲傷方式是很常見的,但這也可能會讓人困惑,甚至造成衝突。感性悲傷者擔心理性悲傷者會壓抑感受,或是誤以為對方不愛逝者。理性悲傷者則會覺得,和感性悲傷者在一起會不知所措,也擔心對方缺乏應付失落的能力。

只是擁有與別人類似的悲傷方式,並不表示你一定會獲得安慰與支持。有時候你太過悲傷,以至於你無法安慰他人,別人也撫慰不了你的傷痛。因為大家都太難過了,所以每個人都沈浸在傷悲的情緒中,無法顧及到別人。

例如凱倫和泰瑞這對夫妻都是感性悲傷者。當他們的孩子過世後,每當他們覺得難過時,就會躲開對方。正如泰瑞所說的:「每次我看到她哭,我也會開始哭。又或是我一哭,她就跟著哭。所以我們多半會說些不著邊際的話,或做些無傷大雅的活動,以免我們無法逃離悲傷的魔爪。」

但有時候,你可以將自己與別人的差異性視為力量的來源。另外,即便你表達悲傷的方式與別人不同,並不代表你對對方的愛與懷念比不上他人對逝者的想念。

表達和探索情緒是個漫長的過程。你需要時間與你所愛之人發展關係,而檢查那種關係的層次和等級同樣也需要時間。在某些方面,這就像把洋蔥一層層剝開,當你探索你們如何隨著時間改變發展每一層關係時,就會湧現出不同的情緒。此外,這個探索的過程也可能會像剝洋蔥一樣,讓你淚流不止。

這類的探索最好在不具威脅性、不做任何批判的環境中,也就是在你覺得安全的地方進行。它可能是在有諮商師的支持性團體裡,或與知己好友討論,又或者是在你書寫的文章中。

接受你的感覺,不要躲避它們,即使你可能會產生憎恨、憤怒或內疚等負面情緒,這會令人不安或不舒服,但是當你知道你所有的感受都是因為悲傷所產生自然而正常的反應時,你就可以坦然面對。當你檢視它們時,有些情緒甚至也會逐漸消失。

 

尊重孩子的悲傷方式

即使是孩子,也會有屬於自己的悲傷方式,例如有些孩子天生就是比別人淡定,對此,你也需要尊重。有些孩子則會有機會學習探索悲傷,以及表達悲傷是如何影響他們。

喬治有兩個兒子,分別是十一歲和十二歲。當他妻子過世時,大兒子艾凡覺得參加當地一個專為兒童成立的悲傷支持性團體很有幫助,但小兒子布倫南參加過一次後便不想再參加了。

喬治因此擔心布倫南無法走出喪母之痛。他跟他小舅子、同時也是布倫南最親的舅舅馬克聊到這件事。馬克說,每次他帶這兩個小姪子外出時,布倫南都會談到他媽媽,說他很喜歡以前媽媽為他說故事的事情。

事實上,只要孩子的行為舉止沒有異常的變化,或成績明顯退步,或出現尿床等退化行為,抑或採取行動來發洩情緒、甚至有自殘之類的跡象,你就應該尊重孩子的悲傷方式。

 

摘自  肯尼斯J.多卡《面對失去,好好悲傷:傷痛不會永遠在,練習療癒自己,找到成長的力量》/時報出版

 

Photo:Pixabay ,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陳玉玲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