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老師的第一任務:要讓學生感受到美好

文學是這麼美好,但為什麼,考試卻讓文學這麼不美好?│教育教養好文就在未來親子

身為老師的第一任務該是什麼呢?許多老師都會在教學生涯中行經歧路,發生理念與現實的衝突與掙扎。但「喜閱樹」教學機構的梁虹瑩老師現在非常清楚:「我的第一任務,是讓學生「感覺到美好」-- 文學的美好、世界的美好、自己的美好。」

因為,追本溯源,讓她成為老師的起因,其實就是在求學階段,一連串「美好」與「不美好」的經驗。
 

教學,竟讓文學不美好

雖然梁虹瑩老師也很擅長數理科,大考之中數理科都得到高分,但她特別能從文學之中得到「美好」的感覺。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國中三年級時讀到《與宋元思書》其中的文句:「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她說:「意境真的是太美了,我可以不斷地閱讀這段話,咀嚼品味作者當時的感受。」

但文學帶給她的美好感覺,卻總在國文課的時候被打碎一地。她國中三年是同一個國文老師,梁虹瑩老師回憶:「他上課的主要方式,就是打開參考書,從頭讀到尾。我們學生只要打開參考書,就可以準確地知道他接下來要講什麼話。當那位老師講到參考書外的東西,十之八九是他自己過往的豐功偉業,例如他哪些學生曾經考得很好,後來很有成就。」

梁虹瑩老師不禁疑問:文學是這麼美好,但為什麼,教學卻讓文學這麼不美好?
 

考試,竟讓文學不美好

梁老師到高中繼續熱愛文學,各種文學,而且許多是學校體系看不上的,例如言情小說:「我最喜歡席絹、于晴,他們書中的主角都不是高富帥,而是真實的人在挫折中互相陪伴;我也喜歡張曼娟把古典文本轉化為現代的愛情故事,例如《鴛鴦紋身》。」

她高中的國文老師比國中老師好上千萬倍,老師看出她喜愛文學,特意留了一段時間讓她上台和同學分析一首新詩。當她能自由地思考、理解、詮釋、體會一首詩的時候,會覺得是在和作者深入內心地對話,極為美好。

但文學帶給她的美好感覺,卻總在考試的時候被打碎一地。「學校中大大小小的考試,總是反覆測驗我們有沒有讀熟課本中的那幾篇詩文;課本之外的詩文難道不好嗎?不見得,但總是不重要。」她回憶:「考題的正確答案,只能以課本、參考書、出題老師的意見為標準,我就不能另有合理的解讀嗎?不見得,但總之不給分。」

文學是這麼美好,但為什麼,考試卻讓文學這麼不美好?


教育,竟然成為折磨傷害

「我喜愛學習,我喜歡成長的感覺。在我心裡,教育一直是幫助人學習與成長的美好事業。」但當梁虹瑩老師逐漸長大,卻愈來愈發現它的另一面。

國中的時候,梁虹瑩老師在補習班認識一個同校女生同學,梁老師在全校最好班級,她在最差班級:「她是個心地好善良的女孩,總是為別人著想,但就是在考試上沒辦法表現亮眼。我覺得她很好,想和她多聊天,但總覺得彼此之間有隔閡,似乎她不想和我太接近。」梁老師回憶。

一直到國中畢業,我們日後難以再相見,她送了梁虹瑩老師一本書和一張卡片。卡片中說:「我這樣的低等生,竟然能和你交朋友,實在是高攀了,讓我常常覺得不知所措。」梁老師看呆了,她不明白:「是什麼樣的教育歷程,讓她這樣的一個好女孩,卻認為自己很沒有價值,配不上當我朋友?」

以前梁虹瑩老師自己是個考生的時候,擅長駕馭考試技巧,覺得考試沒有多困難。在上大學之後,她到國中升學補習班打工,看到幾百上千國中生的生活與學習,如何被考試影響,她才知道考試制度在許多學生身上,造成的傷害和荼毒有多大 -- 只要沒考好,就不配有自尊、不配被愛。

她也同時看到,許多體制內、補教界的老師,其實也都是制度下的囚犯,教著他們不覺得重要的課文,要同學記下他們不認為正確的答案,用他們不認同的標準來獎懲學生。連老師們都和我說過他們的痛苦和身不由己。


老師,為最弱的學生而存在

梁虹瑩老師從國中就開始,在心中暗暗決定要當老師,而且是國文老師。她也遵循這個目標,一路就讀國文系、修教育學程、進入學校教學。

在某些人眼中,會把老師加以畫分:好學校的老師/爛學校的老師、前段班的老師/放棄班的老師、體制內的老師/補教業的老師。我不這麼看。在我看來,老師應該是這樣分:帶給學生美好的老師/剝奪學生美好的老師。

多年以來,只要有人採訪,或是問起梁虹瑩老師「喜閱樹」教學機構的教育理念,她總是這樣回答:

孩子才是學習的主體,孩子能吸收與內化才是最重要的,老師不必求自己的閃耀。在教學上,我願意關注全部的學生,尤其其中最弱的。最優秀的老師不該用來教本來就優秀的學生,優等生的成就其實無關老師,無論老師好或不好,優等生都會走出一條路。

優秀老師的使命應該是扶助最差的學生 -- 怎讓自信心已經低落的學生,重新肯定自己的潛力與價值。我不這麼在意學生的成績好不好,我更在意的是他們的人格,是否對世界好奇,是否忠於本心,是否樂在求知。當我看到本來失去學習動力的孩子,再次喜歡學習,恢復活潑笑容,那就是身為教師最大的成就。

「身為老師,我的第一任務是讓學生『感覺到美好』-- 文學的美好、世界的美好、自己的美好,無論我在哪裡教,教什麼樣的學生 -- 這是我心中的教育使命。」「喜閱樹」教學機構的梁虹瑩老師這樣說。
 


作者簡介|謝宇程 (喜閱樹教育機構策略長)

臉書專頁:喜閱樹教育機構
執著「人生現場」的研究者;從自然科學轉到社會領域,從公共政策到個人生涯,無法忽略的是教育對我們的人生,以及社會整體的影響。
科技、經濟、世界現實正在快速變化,如何學習、閱讀、思考、理解?我深信學習的方式,將決定我們的命運。

 


Photo:Mysticsartdesign,CC Licensed.

數位編輯:黃小羽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