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被父親溫柔對待過的男孩,長大後也不知道該如何對孩子溫柔

我曾經對動不動就生氣大吼的先生感到厭煩,也感到自己的憤怒被喚醒,但是當我擁抱著自己的孩子,想像著當先生在他這麼小的時候,受到的可能是截然不同的待遇,因為身為男孩,想哭時不會被擁抱,反而會被斥責甚至打一頓再關進房間裡,我突然也就理解了問題的癥結。
  • 文/ 羽茜
  • 2018-06-07 (更新:2022-03-10)
  • 瀏覽數17,828

和同是新手爸媽的我比較起來,先生似乎就是不知道怎麼贏得孩子的心。雖然在我看來他已經十足努力,他買玩具、陪孩子玩、用誇張的表情想逗孩子笑,但孩子就是不那麼買帳,跟爸爸獨處時雖然表現得比較乖巧,卻也很明顯是在「等媽媽回來」。

爸爸變成一個替代方案,如果可以,還是跟比較不容易生氣, 生氣時也不那麼令人害怕的媽媽在一起比較安心。我幾乎可以聽見孩子的心聲,對於感嘆自己不被孩子偏愛的另一半,也有種無從責怪起的無奈。

爸爸和孩子在一起時時常被惹到生氣,我覺得有一種可能,就是他無法表現生氣以外的情感。我曾經看過一種說法,在強調男子氣概的性別教育下,對男人來說,從小到大被允許流露出的情感只有一種,就是憤怒。

其餘的像是挫折、哀傷、不安、焦慮、恐懼等等,都會被要求掩飾或壓抑,只能轉而用憤怒的方式呈現。比較起來女人被允許表達出更多樣的情緒,於是無論從成人或孩子的眼光來看,很明顯地, 男人的情緒往往就只有生氣 / 沒在生氣。

但那不過只是表象,人天生就有各種情緒,男人只被允許表達怒氣是因為憤怒讓他們顯得強悍,而其它情感則會讓他們顯得脆弱。於是他也用同樣的方式和孩子相處,在孩子讓他感到挫折時不會表達挫折,而是大吼或者用力關門,孩子不知道自己引發的是受傷的感受而只覺得爸爸在生氣,久而久之,在面對爸爸的時候,他克制自己不要有脫序行為不是因為同理心,而是因為恐懼

而另一種可能是因為我的溫柔教養,讓先生覺得孩子需要受到更多的鍛鍊,應該要像他一樣「男兒有淚不輕彈」,不能總是跟媽媽撒嬌或哭哭啼啼。

總之,父親的嚴厲有可能是他只知道這種方式表現自己,也只知道用這種方式教養孩子,儘管現在性別角色的界線已經有些許鬆動,人因為受到自己從小接受的教養所形塑,行為上不會有明顯的改變。

但我在他身上也看見一種矛盾,一方面他羨慕我,和孩子之間可以那樣親密,但是當孩子對他撒嬌時,他又不自覺板起臉孔,覺得自己必須扮演更牢不可破的規範,必須對孩子嚴格。

身為母親而且是渴望自己和孩子親密依附的母親,我是不是在助長先生扮演一種他心裡認為應然的強悍角色,就像溫柔是一種需要耐力和堅忍才能做到的選擇,不溫柔,是不是也是先生壓抑了心裡對親密的渴望,為了和我達成平衡所做出的選擇?

在更具體的細節上,如果我不在場,他是不是就會收斂脾氣, 因為知道孩子除了他,沒有其他能夠獲取安全和溫暖的對象?

 

我記得在我工作的那段時間,晚上讓孩子和爸爸獨處,打開家門後父子倆氣氛一片平和,確實,他比我在場時更能忍住不發火, 就好像大吼大叫也需要觀眾,當現場只有兩個演員而台下一片空蕩, 爸爸生氣、吼叫、孩子大哭的悲劇循環也就演不下去了。

但那平和的氣氛卻隱隱然有些壓抑,我的登場就像有人掀開壓力鍋的蓋子,在門外我還聽見先生耐著性子回答孩子的問題,我一進門,他的表情頓時就垮了下來。

那不是因為他故意想要氣我或者抱怨我工作太晚,而是因為他一直在忍耐孩子造成的壓力和煩悶,等我一回來,他的情感鬆懈,無論有意識或無意識,他需要也想要讓我知道,和孩子獨處讓他相當辛苦。

這好像又不是教養觀念的問題了,而是夫妻之間,用什麼方式表達煩悶的問題。但也證明了他確實可以對孩子更溫柔一點,只要他覺得有必要,所以即使受到「必須有人扮黑臉」的觀念束縛,他也有包容孩子的潛能。

從我知道他其實做得到之後,就一直鼓勵他這麼做,提醒他我們可以不同於自己的原生家庭,身為伴侶的我也接納他坦承自己的脆弱或挫折,反而是什麼情緒都用憤怒來包裝,才會讓我感到難以忍受。

我們都受到自己從小接受的教養方式,以及父母展現出來的性別角色所強力的束縛,而和女孩相比,只有極端少數的男孩,成長過程中有被父親溫柔對待的記憶。

我曾經對動不動就生氣大吼的先生感到厭煩,也感到自己的憤怒被喚醒,但是當我擁抱著自己的孩子,想像著當先生在他這麼小的時候,受到的可能是截然不同的待遇,因為身為男孩,想哭時不會被擁抱,反而會被斥責甚至打一頓再關進房間裡,我突然也就理解了問題的癥結。

這讓我比較能克制住斥責先生的衝動,在和他討論這件事情的時候,也不只是單純地告訴他,現代教育的精神是「不對孩子那麼兇」以及男女平等。而是把焦點放在我們童年時所受到的教養,提醒他「我們其實可以和過去不同。」

比起被單方面的斥責,人可能更願意被鼓勵或引導,總之雖然改變並不像說起來那麼快速簡單,但是在我不斷地描述,我們的親子關係可以有哪些不同時,嚮往成為和過去不一樣的父子,先生對孩子的教養方式,似乎也逐漸地改變了。

 

摘自 羽茜《在婚姻裡孤獨》/時報出版

 

Photo:Olichel ,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陳玉玲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