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創新主題:重新認識土地, 體會文化差異

同樣在台灣,各地的環境、文化也各不相同。戶外教育可近可遠,以外縣市為學習場域,可以提供生活差異較大的學習經驗,體驗不同的在地活動,欣賞、接納不同的文化差異;在地學習則能與土地產生連結,培養在地情感與使命感。

同樣在台灣,各地的環境、文化也各不相同。戶外教育可近可遠,以外縣市為學習場域,可以提供生活差異較大的學習經驗,體驗不同的在地活動,欣賞、接納不同的文化差異;在地學習則能與土地產生連結,培養在地情感與使命感。

 

「在地」兩字,是這幾年相當熱門的學習、體驗主題。除了愈來愈多學校將極具在地特色的「地方」學課程融入教學,許多共學、自學團體,也以所在社區、縣市、甚至台灣各地為教室,進行各種生活體驗。孩子的學習不僅變得有趣,也更加認識自己生長土地上的種種樣貌。

 

看見更多元的城市風情,啟發創意思考

例如,雅德賽思理想教育發展協會的課後共學共遊,除了一同寫作業、討論功課,也會到戶外運動、外出參觀體驗(多半不會距離學習基地太遠)。位在高雄的Only親師生共學趣(紅毛港國小課後共學團),是以在地社區為學習基地,會帶孩子參訪當地各行各業做學習。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針對國小學齡孩子設計的「暖暖蛇」共學團,則是將上課場域拉大到全台灣,每週根據主題,在台灣各地「暖暖蛇」(閩南語「四處走動」之意)。

不只是在地共學團體,各地民間組織也發展出極具創新特色的單次性在地導覽或在地特色行程。像是「台北城市散步」導覽團隊,就推出了專為兒童、親子家庭設計的台北導覽活動與營隊,營隊主題有研究台北水文化、台灣妖怪傳說,還有從走訪萬華舊聚落中構築未來城市的願景等,討論面向新穎有趣,讓孩子看見更多元的城市風情,也啟發創意思考。

或是彰化芳苑的「牛車採蚵活動」,結合潮間帶生態與全台獨有的「海牛拉車採蚵文化」,讓參加者透過有獎徵答與實際體驗,深度認識芳苑在地生活文化。另外像是各鄉鎮的社區發展協會,也推出不少結合當地生態、歷史文化、美食、特色產業、節慶祭典等多樣內涵的在地深度小旅行,都能讓學員體會更多樣化的台灣之美。

 

重新認識自己生活的土地

在地學習,學什麼呢?張教煌負責「台北城市散步」兒童營隊與親子導覽活動的設計執行,他觀察,很多來參加活動的小朋友與家長,雖然都是台北在地人,但跟著導覽人員的腳步,才發現自己對於腳下的這片土地竟是如此陌生,不只感覺重新認識了自己的居住地,也引發了再探訪的好奇。有些孩子就陸續參加了他們團隊不同的導覽活動與營隊,希望能更多方且深入的熟悉生長環境。

也有不少家長喜歡利用假日,帶著孩子在台灣趴趴走、參加在地特色活動,這種認識其他在地文化的學習,也能有不同的收穫。

根據「中華民國戶外教育宣言」指出「實施戶外教育可由近而遠」,以外縣市為學習場域,可「提供生活差異較大的學習經驗」。同樣在台灣,各地的環境、文化也各有別,體驗台灣不同的在地活動,也能學著欣賞、接納不同的文化差異。

 

親子同玩「實境遊戲」闖關中探索在地

想嘗試不一樣的在地學習體驗,戶外實境闖關遊戲是不錯的選擇。它是把密室逃脫遊戲或線上遊戲搬到戶外進行,除了原有的推理解謎,還會結合在地特色文化,讓學員可邊玩邊來場在地小旅行。

目前戶外實境闖關遊戲多區分為兩種型態:一種是闖關遊戲結合主題導覽,必須配合主辦單位設定的活動時間,或是揪團向主辦單位約時間玩;另一種則是購買遊戲包,自行找時間到遊戲設定的地點便能開始闖關。

但要注意的是,此類實境闖關遊戲的謎題多有一定難度,且需要使用手機上網查詢線索與答案,較適合國、高中以上學生揪伴玩、或是親子家庭共同挑戰。可上網查詢關鍵字:「實境闖關遊戲」、「實境解謎遊戲」;孩子年紀較小的家長,可搜尋「村庄玩很大」,有專為幼兒園到小學六年級生設計的實境解謎遊戲。

 

打破學科疆界的綜合式學習

而這類具有在地特色的戶外教育,提供的多半是跨學科領域的綜合式學習。像是暖暖蛇共學團,推動的就是跨學科的主題性學習;Only親師生共學趣的共學內容,也是跨領域的主題式課程學習。例如,要上海洋主題課程,就從帶著孩子參訪鄰近的前鎮漁港,到高雄漁業文化館學習海洋、魚類知識開始,也聽聽共學團創辦人蕭典義分析產業人力需求;接著實際參觀漁港,聽聽以海為生的人們工作故事,了解相關工作內涵,學習面向十分多元。

芳苑在地文史工作者魏清水觀察,芳苑鄉雖有特殊的潮間帶生態與濱海蚵田文化,更有長達百年以上歷史、在全台甚至全世界都找不到的海牛採蚵文化,在台灣的能見度卻甚低,他因此一手規劃了牛車採蚵活動。雖然僅是短短2.5~3小時的體驗式活動,但涵蓋的知識領域相當廣泛。

活動一開始,他會先做有獎徵答,讓學員認識芳苑與獨有的海牛文化。接著再到蚵田與海牛親密接觸,並在潮間帶進行搖竹蚵柱、抓文蛤蝦蟹、剝洗烤蚵、海沙城堡推高等多樣化的體驗。

學員可在活動中認識芳苑鄉歷史、海牛採蚵文化、體會蚵農生活辛苦、分辨彰化與南部地區養蚵文化的差異、增進潮間帶生態知識等,最後還能品嘗自己親手採、剝、洗、烤的美味蚵料理,活動娛樂性十足,更具豐富教育意涵,讓孩子的學習很扎實。

 

思考土地未來,培養問題解決能力

在地學習,能讓孩子與土地產生連結,有助於培養在地情感,並慢慢衍生責任與使命感。若在課程或活動中,有親師與專業導覽人員的適時引導,更能啟發孩子思考生長土地的問題與未來,並嘗試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

像張教煌以台北為主題設計出的兒童營隊,會探討地方文化保存、都市更新等城市發展議題,並讓孩子透過小組討論,共同思考出問題的解方。以「小小策展人」營隊為例,5天的營隊,會帶孩子走訪台北萬華的剝皮寮、南機場等地點,認識這些老聚落如何在後人巧手下展現新風貌,也讓孩子化身都市計畫工作者,動手使用不同媒材,打造自己夢想的未來城市。

張教煌說,營隊涉及的都更議題,在台灣仍是棘手的都市難題,但他認為,營隊設定對象是國小中、高年級生,這年紀的孩子已具一定思考能力,但仍保有孩童的單純與想像力,時常能激盪出創意十足的點子與火花,說不定真的能在未來,帶給台灣些許的改變與革新。

Only親師生共學趣創辦人蕭典義家在「不山不市」的高雄前鎮草衙,這裡因為產業嚴重外移,大部分學校近2/3家庭都是中低收入戶。經濟條件不錯的他,沒有讓孩子到資源較豐富的北高雄讀書,而是留在家鄉共學,正是期望引導孩子與其他共學團成員,做社區學習也能發現、思考當地產業發展問題,有朝一日運用自己的力量,讓家鄉更好。

Only親師生共學趣
以在地社區為教室 向民間高手學習

Only親師生共學趣∕Only實驗教育創辦人暨CEO蕭典義,過去曾是公司副總,也當過兼任大學講師、高雄市商店經營發展協會理事長等。他關心教改多年,自創出一套分齡階段的組合式實驗教育。

以國小為例,由幾個住家相距不遠的家庭組成課後共學團,並由家長以兼職方式擔任「助理爸爸∕媽媽」,善用所在地區資源進行課後學習。他讀小五的小兒子,就正在經歷這樣的共學生活。

蕭典義指出,Only共學團是以「生涯規劃、社會創業、國際教育」三大核心主軸下,進行跨領域的綜合式學習。也就是對照大學的18學群,讓孩子進行各學群領域的生涯試探。過程中,孩子要學習商業行銷等創業相關知識技能,不時也得關心國際社會脈動,保持與全球趨勢的連結。

會教孩子創業,與蕭典義的成長經驗有關。他年幼時,因父親生病,家計全靠媽媽一肩扛。他從國小開始陪著媽媽在菜市場做生意直到高中,家中之後也開過漫畫、雜貨店等。這些經歷養成他的生意頭腦,也主張孩子從小培養商業觀念。

私立實驗教育學費高昂,但他創的實驗教育卻很平價,除了讓孩子白天上公立學校省學費,每個家庭要負擔的共學費用也只有幾千元。便宜的關鍵在於不外聘老師,而是拜自家社區各行各業工作者為師,了解他們的工作內涵,也向他們學習生意經。

「我常帶著孩子在自家附近逛街,到每家店找老闆串門子,看看商家推出哪些行銷活動。」他舉例,孩子曾到手機行找老闆聊天,了解最近在促銷什麼、有哪些熱門手機遊戲等;也曾到附近的麵店聽老闆分享創業經,以及如何做Line@行銷;看到便利商店正在主打鮮萃茶飲,也會與孩子討論商家行銷策略。

他還說,過去帶孩子參觀離家不遠的前鎮漁港時,途中正巧碰上一位船長。船長特地開車回家拿船鑰匙,邀請孩子們上船參觀,並詳細介紹自己平時的工作,讓孩子對海上生活印象格外深刻。

「高手就在民間,」他強調,店家可以在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代表有其經營之道,很值得孩子去了解、學習,在聊天中一窺該行業的工作面貌與甘苦,也是很好的生涯試探。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