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與效益:戶外教育4大效益、10項學習成果

戶外教育是人類自然而生的學習行為,歷史悠久,相關的研究與論述也不少,最廣為人知的理論基礎,就是杜威的經驗學習跟盧梭的感官學習。而如果說體驗教育是種方法或過程,那麼戶外教育的目標就是全人教育。

戶外教育是人類自然而生的學習行為,歷史悠久,相關的研究與論述也不少,最廣為人知的理論基礎,就是杜威的經驗學習跟盧梭的感官學習。而如果說體驗教育是種方法或過程,那麼戶外教育的目標就是全人教育。

 

戶外教育的發展久遠且形式多變,很難探究確切起源。比方說,當年孔子帶著弟子周遊列國,其實也是種戶外教育。而在英語系國家,與戶外環境學習相關的名詞更是多元,據國家教育研究院整理,包括戶外教育(outdoor education)、戶外學習(outdoor learning)、戶外教學(outdoor pedagogy)、課室外學習(out of classroom learning)、田野調查(field trip)、場館參訪(visit)、遠遊(expedition)等,都有類似的意涵。

國教院分析,這些戶外學習名稱,各有不同的教學重點和操作方式,最大的共同特點是「在校外學習與學科有關的知識與能力」。此外,國外也有教育文獻,將這些在戶外或課室外環境進行的教學方式,統稱為「校外方案」(out-of-school program)。

 

教育哲學裡的戶外教育意涵

從教育哲學來看,杜威所主張的「教育即生活」、「做中學」與盧梭強調的「兒童為本」、「感官學習」,最能說明戶外教育意涵。杜威強調,人類如果是從經驗中學習、從實作中學習,就不僅僅是學到知識,還能形成能力、養成品格。盧梭則主張返回自然,倡導兒童本位的教育思想,甚至認為兒童應該鍛鍊身體、適應自然。

落到學習理論,「體驗學習」是戶外教育最主要的理論根據。國教院說明,體驗的教育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當時的哲學家蘇格拉底認為,知識不直接移植和傳遞給學生,必須從學生自己的內心去認識和探求,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己發現真理、獲得知識概念。這個探尋的過程,也有助於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古希臘另一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在教學方法上也特別重視讓學生在實踐和活動中體驗。

 

大衛.克柏的體驗學習四階段

體驗學習的具體內涵,則是大衛.克柏(David Kolb)提出的。國教院表示,克柏是當代著名的體驗學習專家,他一方面有系統的梳理了杜威、勒溫、皮亞傑等人的教育思想,另一方面納入哲學、心理學、生理學等觀點,在此基礎上形成一套完整的體驗學習理論。

克柏提出,體驗學習的四個階段時期為:具體經驗、觀察及反思、形成抽象概念與類化,以及在新情境中檢驗概念內涵。克柏將「體驗」視為學習與發展的泉源,他的名言是:「對我講述,我會忘記;示範給我看,我可能會記得;讓我身歷其境的融入,我將會理解。」

至於全人教育,一直是教育追求的理想與目標。全人教育強調教育的目的在人、重點在人,教育學者朗.米勒(Ron Miller)認為,人的情感、創造力、想像力、體恤心、好奇心、尊重感等等,都很重要,也有助於與社會和諧互動。全人教育是以學生為主體,將學生視為完整的個體,以充分發展學生潛能為目標。

戶外教育4大效益:在戶外學,成績增加27%

優質的戶外教育,確實有其效益,甚至可以讓學科成績增27%。歸納之後,可以分成四大效益來談。

效益1:可以有效提升孩子的學習動機、增加學習自信。新北市深坑國小校長郭雄軍指出,每個人適合的學習方式都不同,若只是在課室內講述、紙筆測驗,很難讓所有孩子都投入、都有成就感;但走出教室,教學有更多可能,可以是觀察探索、可以是實際操作,每種學習型態的孩子都有機會出頭。

更重要的是,親身體驗能引發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願意學、主動學。例如苗栗縣頭屋國中的自力造筏課程,一開始先不教孩子怎麼做,而是讓孩子自己嘗試,孩子失敗後,老師再解說造筏基本要領,教孩子浮力原理、使用刀鋸與繩結等,每個人都高度投入。

效益2:戶外教育設計得當,還可深化學科學習。這已經有實證,美國曾針對參加戶外課程的學生進行研究,發現成績真的有提升。例如科學成績平均成長27%,而且在戶外課程中學到的科學概念,在6~10週後依然未被學生遺忘。台灣目前雖沒有大規模調查,但有愈來愈多現場老師觀察到這點。

比方說,台中市立惠文高中帶孩子去騎單車,看似玩樂,但老師巧妙設計,讓學生從過程中完成任務。包括透過雲的種類推斷天氣、找出符合美術構圖原理「透視、平行、曲線」的風景拍照、辨認沿途遇到的植物、沿著騎乘的路線周邊地理環境繪製等高線等等,這都應用且進一步深化學科學習。「戶外真的是個沒有邊界的教室,」惠文高中活動教育組組長張榮升強調。

效益3:能教出非認知能力,特別能讓孩子學習解決問題。「大人都期待孩子勇敢、能面對挑戰、會互助會溝通、有同理心……但這些常常是教室裡教不出來的,講半天,還不如帶孩子走出教室,」台灣師大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教授謝智謀以登山課程為例,孩子除了學會規劃、打包、搭帳、炊煮、風險控管等登山專業之外,還能學到與這座山相關的史地、生態等知識,更能學獨立、學合作、學做決定等等。

效益4: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找到定位,這也是戶外教育最深遠的效益。例如,深坑國小讓孩子以深坑老街為題材,訪談耆老、認識當地的史地文化、經濟產業等等。過程中,每個人發現自己的學習特質,也看到自己跟他人、自己跟環境如何互動,若有孩子從中找到人生典範或獲得啟發,就很受用。

同時是亞洲體驗教育學會創會理事長的謝智謀強調,具體經驗就是最好的教學,孩子是忘不了的,「體驗教育強調真實經驗,你真的做了一件事,看到了真實樣貌,思考事件的價值與成果,這是很重要的學習歷程。」

 

英國研究戶外教育有10項學習效果

《英國高品質戶外教育指南》指出,有品質的戶外教育能促成以下10項學習效果:

1.享受學習:學生將學會主動參與戶外活動,且對在戶外環境中遇到的挑戰及探索充滿正面的態度。

2.培養自信:透過面對挑戰與獲得成功,培養個人自信與自尊。

3.增強活動技巧:在戶外環境及活動中,習得並發展適應各種情境的基本生活技能。

4.提升人格特質:增強學生的自主性、獨立、責任感和勇於承諾的能力。

5.良好的健康與體能:透過規律的運動及戶外活動,獲得身體健康並培養正向的身體形象。

6.提升學習動機:使學生在學習中願意嘗試,展現最好的表現,引發後續的自主學習意願,從而改善或提升其他學科學習的成效。

7.發展社會覺知:培養個人覺察自我的能力和社會互動技巧,學會欣賞自己與其他人的成就,感謝自己與他人對此的貢獻。

8.習得適應社會的關鍵能力:發展和擴展溝通能力、問題解決能力、領導和團隊合作的關鍵能力。

9.擴展社會視野:豐富多元的真實生活情境,能讓學生對不同的環境與文化更有覺察能力,包容對待社會文化的多樣性,減少偏見,也讓學生對個人職涯與生活規劃保持開放的態度。

10.促進環境覺知:了解自身活動與社會發展對環境的影響,願意為保育及永續發展付諸行動。

 

戶外教育,需有課程觀點

12年國教新課綱直接點出「戶外教育」,校訂課程、跨領域課程等設計,也實質打開了學校實施戶外教育的空間。而戶外教育要產生效益,關鍵在於「課程觀點」,正如同杜威所言:活動設計在於創造深刻的學習經驗,而課程設計是串起每個活動彼此的關聯,創造學習經驗的連續性。

戶外教育課程,以場域指涉的題材取代教科書內容,課程從原本的標準化、結構化,轉變為多元的、彈性的,更需精心設計。新北市深坑國小校長郭雄軍說,戶外學習的目的是在建構孩子的「實作經驗系統」,並且接軌到學科領域教學的「抽象思考系統」,讓孩子透過親身探索引發的驚奇、趣味等等,更有學習動機,也更能深刻的學習。

而要達到這個目的,需要師資、課程與教學三要素到位。特別是課程方面,要有主題設計,然後再規劃學習活動跟教學方案。也就是說,先思考大主軸,再規劃活動與細節,是有中心思想的在推展、鋪陳戶外教育,而不是為了活動而活動、為了戶外而戶外。

深坑國小也用三種學習層次,涵蓋了課程內容: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