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屬感對孩子等同愛和幸福

家裡的歸屬感強,朋友對孩子的影響就會變小。這種情況下,父母引導他結交一些朋友或者遠離一些朋友,他都不會特別抗拒。但是如果家給孩子的歸屬感很弱,外面朋友的影響就會變強。

每個人都需要歸屬感,一旦我們擁有歸屬感,就會感覺輕鬆愉快,會有安全感。而一旦缺乏歸屬感,我們就會感覺沮喪、孤單、寂寞、壓抑,會想找機會離開,重新尋找一個有歸屬感的環境。

每個孩子一生下來,他賴以生存的就是家庭,讓他得以存活的人就是父母。所以,他對家庭歸屬感的追求,熱烈的同時也是盲目的。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孩子非常希望和爸爸媽媽穿同樣的衣服、吃同樣的食物,他會不經意間就學到了爸爸媽媽說話的方式,有時甚至會刻意模仿爸爸媽媽的行為舉止。其實,他們是在用這些外在的表現來表達希望與父母緊密聯繫的心願。他們以為,與父母的外在形象保持一致、重複父母的語言和動作,就可以保持和父母的連結,保持和父母是「一個戰壕裡」的歸屬感。即使已經長大成人的子女,在父母前面,他依然是孩子,依然會從父母那裡追求歸屬感。正如海寧格老師說的「歸屬對於孩子而言,等同於愛和幸福」

每個孩子都想與家、父母有好的互動關係,畢竟這關係是切不斷也分不開的。但是沒有人不會犯錯,即使是爸爸媽媽也一樣。為什麼?因為他們也受到自己原生家庭的影響,也受他們父母的生活經驗的影響。這時候,孩子會因為對歸屬感的渴望,而盲目追隨父母,甚至犧牲自己的健康和幸福。這一點會經常在孩子的情緒上表現出來,並且會更直觀地表現在孩子的人際關係上。比如,孩子情緒不穩定,這意謂著很難交到朋友,在人多的場合也會表現得特別孤僻。還有一種情況,當孩子在家裡面,也就是在父母那裡找不到歸屬感,感受不到被需要、被看見的時候,他們就會往外找尋。找到正向的他們就朝好的方向發展,找到壞的他們就朝壞的方向發展。

印象中有個孩子,名叫小胖,他來工作坊時才小學四年級。他來上課是因為他不愛跟同學玩,而且專門結交壞的朋友,跟著那些壞朋友到處闖禍。我去瞭解他為什麼這麼做。結果是,他的父母早已離異,他從小跟著爸爸,但是爸爸又很忙,沒空陪他。後來,他就跑出去偷車──在那些壞朋友的陪伴下!

碰到這樣的情況,很多父母會說,孩子是被朋友帶壞了。但這就是真相嗎?我排列了小胖與父母的關係狀態,排列中呈現的是三顆分開的心靈,父母和孩子三個人各站一方,父母不看兒子,兒子不看父母,父母之間也不看對方。直到加入朋友,小胖立刻向朋友靠近。

很明顯,小胖對朋友有一種依賴。這是因為朋友的出現讓他心裡有了歸屬感,從而有安全感,也讓小胖有了被人關心的感覺。

透過排列,我們清楚地看到,小胖偷東西是因為他需要朋友的陪伴,需要從朋友那裡獲得歸屬感。如果我們沒有去瞭解小胖的心理層面,只是一昧地教育他、約束他,而他心裡真正的需要沒有被看見、沒有被滿足,那麼他的行為不會好轉。只有當父母重新給小胖一份歸屬的感受,幫助他解開心結,他才能有新的開始,走上正確的道路。

進入青春期,要特別注意孩子的交友情況。如果孩子在家裡沒有歸屬感,就會透過拓展人際關係的方式去尋找,如此一來可能交到好朋友也可能交到壞朋友。如果運氣好的話,孩子會遇到好的朋友,一起讀書、運動,從事積極活動,反之可能遇到一群打線上遊戲、偷竊的朋友。在孩子價值觀還不健全的階段,他重視的是一群人在一起的歸屬感,而那一群人做什麼就變得不重要了。

比如青少年的霸凌事件中,那些打人的少年,他們甚至不把被欺負的對象當作是人來看待,身處其中的每一個孩子,只要跟群體裡的其他人做相同的事情,就不會覺得羞恥。他們的道德觀還沒有完全成熟,這也是為什麼會有「孟母三遷」的典故。

家裡的歸屬感強,朋友對孩子的影響就會變小。這種情況下,父母引導他結交一些朋友或者遠離一些朋友,他都不會特別抗拒。但是如果家給孩子的歸屬感很弱,外面朋友的影響就會變強。

一旦孩子結交不恰當的朋友,父母第一步就是要建立家的歸屬感,然後引導他結交更多積極上進有良好教育的朋友,讓不恰當的朋友對他的影響力變弱。

因此,孩子的人際問題是在說:「我想要有歸屬感,我想要有個伴。」

 

摘自   周鼎文《讀懂孩子:掌握愛與教育的祕訣》/心靈工坊

Photo:satyatiwari ,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陳玉玲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