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之間 拿掉威權掌控的面具 不要到都輸了才學會愛

「你處罰我就算了,錯不錯還有能討論,但你羞辱我是怎麼回事?我是你兒子嗎?」腦袋裡一片混亂的我,最終只能咬牙流淚撐到自己倒下為止。

新聞中的一篇「父親開直播,棒打兒子訓朋友」,引起了廣泛的討論,當然每個人的家庭背景並不相同,沒有一體適用的方法,但看到網路上迅速引起討論,撻伐聲不間斷,這能量之所以累積迅速,我想是因為這父親的作法,仗著是大人的勢來壓孩子的心態,肯定激起不少人心中的痛與回憶。

身為一個從小經歷嚴重家庭暴力的孩子,這影片很快讓我回憶起自己父親對待孩子們的方式,在某個周末的早上,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頑皮事,國小的我被父親處罰,責打後我還不懂看情勢趕緊認錯,於是父親叫我舉板凳半蹲,中飯也不用吃了,就這樣一路半蹲到下午,舉到我一整個筋疲力盡。

在當年那個年代,這樣的處罰對我來說是輕微的,沒有父親的口令我不敢放板凳,他只問我認不認錯,但我認為自己並沒有錯,於是緊閉雙唇沉默抗議,知道父親脾氣的哥哥,在旁邊不斷地要我低頭認錯就好,四個小時後我又餓又累,雙手雙腳已經抖個不停,血糖過低的我已經嘴唇泛白,幾乎快要投降。

我想父親也知道孩子體力的能耐已到達極限,他轉身上樓拿了他最貴的相機下樓,然後對著我哥說:「你看他一直抖的樣子好好笑,拍下來留念吧!」,原本氣力放盡的我,聽到這句話整個人怒火中燒,不知道哪裡來的念頭,只想拿板凳朝著父親砸過去。

「你處罰我就算了,錯不錯還有能討論,但你羞辱我是怎麼回事?我是你兒子嗎?」腦袋裡一片混亂的我,最終只能咬牙流淚撐到自己倒下為止。

最終喀嚓一聲,我父親拍下了那張照片,幾天後還真的洗出來,並且又再次嘲笑我一番,這在我心中又埋下一個鮮明的恨,那個種子當時靜靜地躺在我的心田裡,不曉得哪一天會發芽,而且讓我對父親施展出報復的怒火。

快三十年過去了,那張照片也在我父親的抽屜裡,靜靜地躺到泛黃,在那個小空間裡,時間彷彿塵封在那個當下,我還是那個汗流浹背、勉力支撐的孩子,我還在等待著一個道歉,但我知道這道歉永遠不會到來。

歲月流逝,抽屜外的世界早已不同,哥哥在二十幾歲時因病過世,我也成為了兩個孩子的父親,當年那個舉著板凳無力被羞辱的人,如今成為了那個在家中,權傾天下的人。

我會責罵孩子嗎?會!
我會責打孩子嗎?會!

我承認,我跟大家一樣,根本不懂怎麼當父親,從來沒人教我,尤其我的人生的唯一範本,他並不是個好範本。

我也曾失控,也曾耐心磨盡後大吼過他們,孩子有時候的狀態與反應,真的叫爸媽惱火,他們挑戰你的底線,試圖凌駕在原則之上,於是會讓我們腦充血的拿起愛的小手抽打、追罵,認真找孩子算帳,而燃起這戰火後,敗陣的一定是小孩,但輸的人一定是爸媽,這場戰爭沒有人是贏家,更糟糕的孩子一向是爸媽最厲害的模仿者。


拿掉「面子、期望、威嚴、控制」的面具

那你會問,該怎麼做呢?!打了都打了,罵了都罵了?

其實並不難,就是一個字叫做【真】

請先卸下你的面具,那個擦了「面子、期望、威嚴、控制.」胭脂的面具,面對孩子時,請先把它放下,因為跟世界上對待你最真的一顆心對談,你不需要假。

當你用最真實的面貌與孩子對談,你才能讓孩子心服口服的你分享,你說話才會帶著公平與耐心,而孩子才能放心與你交談,一起切入問題去討論不要訓話,並建立兩人共同認可的原則,找出折衷的辦法,告訴孩子一個目標,下次一起努力看看!

唯有這樣才能讓帶孩子一起在情緒風暴後,在親子關係中療傷,跟孩子認錯,尤其當我們情緒失控之後,告訴孩子這次你沒做好,但你願意變得更好,你的道歉會是一記又一記的有力捶打,讓原本親子間築起的高牆鬆懈倒塌,讓雙方真實而溫暖的面孔,期待關心的神情與愛,溫暖原本應該相愛的兩方。

拆掉親子間的柏林圍牆,不要到最後都輸了才學會順其自然

 

Photo By:粘迪舜

數位編輯:黃小羽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