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表現不佳時 請不要像敵人一樣打壓他 應像隊友般支持他

親子既是戰友,父母和孩子要共同找出困難背後所欠缺的能力,以及適切方法來補足欠缺的能力,或增加新的能力。

當孩子行為似乎有些狀況時,一些父母馬上劃出深深的界線,父母在這邊,孩子在那端,父母責怪孩子,孩子頂起嘴來。雙方敵我分明,可戰好幾回合,以分出勝負。如此一來,孩子缺乏支持和一起共同討論的夥伴,還多了只會斥責的敵人,這樣非但無助於解決孩子的困境還可能造成親子衝突。

上述的情形讓我想起一位頂尖且成功的網球選手,我想談的不是他如何的頂尖和成功,相對的,我想談的是他在網球賽事中陷入低潮之際,他所帶給我的啟示。

在他低潮的時候,你會看到以前是球王的他,現在可能在前幾輪比賽就被打敗;比賽的時候,他注意力難以集中,好像在神遊,等到回神,比賽已經快輸了;以前神乎其技的反手拍,現在老是飛出線外;以前看他比賽是種享受,現在則是慘不忍睹。深為粉絲的我,這時候覺得他應該宣布退休,別再打了。

他退休了嗎?沒有!那他做甚麼?他實際怎麼做,我並不清楚,不過,從他再度崛起,我得到的一些啟示,這些啟示是我自己衍生的,而非依據他的敘述而來:

1.神遊、注意力不集中、反手拍老是飛出線外等等,其實這些問題反映他正面臨困難,也可被視為他缺少一些能力,因此,要解決問題就是要學習所缺少的能力或新的能力。
2.他的團隊和他站在同一陣線,在情感上和行動上支持他。
3.他們一起找出他究竟缺少什麼能力(例如,注意不集中)、或可增加什麼新能力(例如,上網的能力)。4.他們一起找出適切方法,來補足他缺少的能力(例如,訓練維持注意力的方法),或增加新的能力(例如,學習上網的技能)。
5.他努力練習和嚐試這些策略。
 

這樣的啟示讓我想到當孩子行為似乎有些狀況時,父母可以做甚麼呢?

1.當孩子的一些行為令父母傷腦筋,例如,一直滑手機,或表現不如父母的期望時,例如成績不好。這樣的問題是否也反映孩子其實是遇到困難,缺少一些能力。例如,一直滑手機可能是缺少管理自己和時間的能力;成績不好可能是缺少如何讀書的策略。

2.孩子沒有團隊,父母就是他的團隊,父母要和他站在同一陣線,成為他的戰友,在情感上和行動上支持他。父母不要成為他的敵對一方,只會一昧指責他。

3.除此之外,親子既是戰友,父母和孩子要共同找出困難背後所欠缺的能力,以及適切方法來補足欠缺的能力,或增加新的能力。


4.最後,問題的解決或行為學習是需要時間的,此時,父母的陪伴和增強就很重要,孩子需要被鼓勵努力練習或嘗試方法來補足缺少的能力,或增加新的能力,以解決問題。

行為問題可能是能力缺少的表現,和孩子成為戰友,一起為解決問題而努力吧!
 


想更多關於惠雅老師的教養小叮嚀,歡迎加入惠雅老師的臉書社團喔!

 


Photo:moerschy,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黃小羽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