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出健康—從現在的餐食,想像孩子的未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模仿的對象。在家就開始啟動食育教養,從小扎根,當父母重視「吃健康的食物」的重要性,就會在孩子的心中種下正確飲食觀念的種子。

文/李宜芳(資深營養師、國泰健康管理顧問公司營養技術長)


Are you what you eat? 從現在的餐食,想像孩子的未來

進食是與生俱來的基本生活技能,看似簡單,但並非人人都知道如何吃的健康。根據衛生福利部「2012年臺灣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國小學童」調查結果顯示,國小學童的過重、肥胖、腰圍過大及慢性病(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與代謝症候群)有增長的趨勢,這和飲食內容中的營養失衡、以及零食、飲料與點心攝取增加息息相關。Are you what you eat?是的!人如其食。

 

食育,從父母開始

很多父母常會問小孩「你想吃什麼?」,然後依據孩子的喜好決定他的餐食,只求吃飽,卻沒有思考:這些食物健康嗎?對孩子的成長發育與身體健康是否有影響?只追求食物的美味,卻忽略了「吃對」遠比「想吃」更重要!

飲食教育(簡稱「食育」)已成全球趨勢,包含:英、美、瑞典、日、韓等國紛紛推動。食育說的是「正確的飲食觀念」,而且應該從家長自身做起,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模仿的對象。在家就開始啟動食育教養,從小扎根,當父母重視「吃健康的食物」的重要性,就會在孩子的心中種下正確飲食觀念的種子。

 

從身體的架構開始,進而認識食物如何影響身體

古諺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是說與其給他魚吃,不如教他怎麼釣魚;但與其教他釣魚,是否更應該讓他知道為什麼要釣魚?本書從很值得家長和小朋友一同閱讀與探討的部份,就是書本從身體的架構介紹起,到人體如何消化、吸收利用食物,然後介紹每一種身體需要的營養素,讓孩子更能去理解不同食物功能為何?然後如何在每日攝取適合的食物種類及份量。
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思考為什麼同一個班級裡,每位同學會高矮胖瘦的發展差異,還有學習力及體力大不相同?因為在學齡期的學童,是生理器官成熟與心智學習發展的關鍵期,特別是將要進入青春期的快速生長階段,若此時營養不良的學童,生長發育會較為遲緩,且容易生病、也影響情緒穩定和課業表現。所以認識食物與營養素對身體的關係與重要性,並確實執行均衡飲食,才能吸收各種營養素為成長加分!

 

3-6年級學童一日飲食建議量

身體每日所需的熱量及營養素來自各種類的食物,特別在成長發育期,熱量及營養素的需求更是遠勝過其他階段。衛生福利部針對3-6年級的臺灣孩童有提出每日飲食的建議量。

◢ 扇形圖代表每日飲食中應包含六大類食物,以及各類食物建議食用量


◢ 9~12歲男女個別建議量

 

透過食物的力量,讓孩子健康加分

根據董氏基金會2017年兒童食育力調查,發現有五成家長會讓孩子吃保健食品,原因大多都是擔心孩子挑食、吃太少、發育慢。與其透過保健食品,不如讓孩子吃天然的食物、挑選適合自己的食物、養成健康飲食習慣。就從邀請孩子一起採買食物、一起烹調三餐開始、增加陪伴孩子用餐的時間,培養孩子正確的飲食觀念與習慣,讓孩子從小學習判斷選擇食物的能力,為自己的健康負責。對孩子來說,好的飲食習慣將是一輩子最大的寶藏,更是家長或師長送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讓孩子透過「食物的力量」促進身心的健康,以提升孩子的健康競爭力,未來才有希望!, 

 

除了飲食,還要注意的事

1. 刷牙333
三餐飯後,記得在30分鐘內刷牙,而且每次刷牙3分鐘以上,以維持口腔健康。

2. 天天運動
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每天累計至少60分鐘中等費力至費力的身體活動,如:打球、跑步、游泳等,以增加體能、促進發育。

 

摘自 DK出版社編輯群《DK全彩圖解 健康飲食小百科 Are you what you eat? 吃什麼,像什麼》/字畝文化

 

內文圖片版權:Image © Dorling Kindersley

Photo:9lnw ,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吳佩珊、陳玉玲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