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漢文校長:培養孩子有走出部落的能力,更要有走回部落的情懷

本身不是原住民的鄭漢文校長守護著部落文化的傳承與學習,將做陷阱、射箭、祭典儀式,打耳祭等部落文化,列入課程學習。並更積極連結教育和部落家庭。

課本中的「多元文化」呈現的是廟宇,廟宇的建築、結構、象徵等等,但對原住民而言,那是異文化。在鄭漢文校長的努力下,將做陷阱、射箭、祭典儀式,打耳祭等部落文化,列入課程學習。

 

開啟部落小學的教育契機

從蘭嶼東海國小、台東新興國小,到現在是台東桃源國小的鄭漢文校長,已服務超過35年,本身不是原住民的他卻仍持續守護著部落文化的傳承與學習,以及教育和部落家庭間的連結。

鄭漢文校長說:「我們的小朋友不知道Jean是在講誰?Mary是誰?但是,如果講到的是Abus (阿布斯),他就知道,我的名字來自我的阿嬤 ,我的阿嬤的名字來自她的阿嬤,我的名字也會變成我的孫女的名字。生命意義就在這個名字裡面,一直不停的堆疊,我阿嬤的好被我回憶,我未來的好我孫女記得,生命的循環在不停的堆疊當中。」

 

多元文化,是從己身文化認識起

原住民族的文化裡藏有高度的智慧,但這些智慧不是在主流社會裡面考試用得到的,原住民從小就是由父母、祖父母帶著去山上種樹、田裡種地瓜樹芋、下海抓魚。而這些勞力的辛苦,新一代若沒有從小去鍛鍊,等到高中以後,或是到都市上了大學,這些生活技能會完全喪失,要再參與山林或海上活動,就很難回去了。

而在鄭漢文校長的努力下台東延平鄉桃源國小,2017年8月正式成為全縣第一所公辦民營的實驗小學。用美國的KIPP的辦學理念,並參與「線上均一教育平台」逐步強化了孩子的學習面向、希望培養孩子的品格,更在教育課程中,將做陷阱、射箭、祭典儀式,打耳祭、嬰兒祭等部落文化,也列入學習項目,成為學生們最期待的課程。



◥ 「平地的教育人才濟濟,我想去需要我的地方」鄭漢文校長說。

 

從願景引伸出具體策略,推動原民教育

原住民偏鄉國小並不像大多數都市小學擁有相對多的師資資源與社會教育資源,桃源國小的願景是「健康、傳承、超越」。起先是興辦的午餐計畫,學校和地方買菜也鼓勵大家種菜,再請當地的媽媽到校烹煮。不但能讓孩子吃當季、當地、當令的食物,且食物就是文化。這樣循環推動,讓學校成為一個擁有公共財的所在,也與當地人加深情感連結。

接著透過原住民族有許多具有從口傳下來的廣闊知識的長者、社區耆老用口傳文化核心傳承給種子老師,再由老師傳遞給孩子們,不過過程中種子老師如何把這部份教給學生,在語言的翻譯中要很小心,要小心不要放棄文化核心的部分。並且需先讓老師了解這邊的孩子多半因家庭背景(經濟、家暴問題)有一些心理創傷,可能需要多花點時間去陪孩子、需花點時間陪伴跟不上的孩子。

 

長老的寓言故事有道理

例如:有一個布農族的故事,以二月松、檜木、玉山圓柏相關的部落故事,這三種植物真得長很像,但是分布區域不同,用法也不同。老人家就喜歡用寓言故事來說明,說這三種植物在賽跑跑上山,說二月松最先放棄,跑不動了,就在河邊停下來,說布農族人可以來砍我的腳,生火;檜木就說那個矮冬瓜跑這麼慢(指二月松),但自己後來也跑不動了,說好吧,以後布農族人可以用我的身體蓋房子;玉山圓柏堅持到最後,是那個跑上山稜線的,說如果山羌、山鹿要是沒有食物時,可以來吃我的樹皮,布農族人上山就有食物了。

這些故事這麼生動,其實就是說植物學中的認識,談二月松樹皮有油脂,分布在河谷,檜木在海拔八百多公尺的半山腰,玉山圓柏可分布上稜線,從老人家口中說起故事來這麼生動,同時帶到樹種和部落生活的關係。



◥ 參加座談會,大多數家長都希望孩子好,只是不知道方法、或是遇到困難。

 

之所以感覺我富有,並不是因為我們擁有多少

我們常見到部落男人們聚集在村口,喝酒、聊天、不做事,但其實了解原因,才知道他們聚在一起是在等待打工的工作機會,但偏鄉地區工作機會太少了。所以過去鄭漢文校長曾在新興國小時,辦了布工坊、漂流木工坊等團隊。

校長說:「在我經營布工坊的時候,有一個媽媽終於賣出了一個包包,當那個包包賣出去的時候,雖然只有拿到320塊錢,但是,她拿到320塊錢的時候,哭了。她知道自己真的有用『還有人喜歡我做的東西。』然後,她第一句話就是:『等一下,我要帶我的孩子去理頭髮。』所以,如果這320塊錢可以感動一個人,它不是只有感動自身,它在找回家居生活最溫暖的那一刻,也許不過是三塊石頭堆成的爐灶,當火能繼續燃燒的時候,就是它的美。」

 

用陪伴,教養的力量才會出現

還有一個拿著十字繡帶回家做的媽媽,她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賺得了480塊錢。校長說:「看著載著孩子還得趕著回去照顧家中臥床老人的她,卻感受到她的神采奕奕、滿足感充滿在她周邊的模樣。她因為用了六條繡線,一個月賺了480塊錢,我問她『你這樣可以過活嗎?』,她說『校長,夠了,夠了。我獲得的是可以跟家人在一起,可以跟周邊的人共處的這個愉悅時光』。」

推廣「布工坊」、「木工坊」、「書工坊」,甚至是到現在的「師工坊」、「藝工坊」,改善一些爸爸媽媽的失業問題,但其實並非增加多少收入,而是使原本沒有工作的媽媽,因為能夠自己縫紉、編織、進而販售、有收入,而增加自信,贏得有尊嚴的生活,能更愉悅去與家人相處、陪伴孩子,這種改變無法量化,但能因此轉化許多孩子的品格與人生觀,教養的力量才會出現。


在這裡有些孩子因為有「經濟、家暴」等家庭問題導致孩子學習狀況不佳、精神不集中、或者產生心理抗拒等,想改善孩子的學習問題,就必須「尋找根源」,才能讓部落文化與教育之間的連結更加深遠。



看完整《培養孩子走出部落的能力,走回部落的情懷》創新教育專案

 


【 全臺100個創新教育專案 │ 延伸閱讀 】

偏鄉希望工程

全方位耕耘原民三合一教育

扎根泰雅文化土壤,結出介中全人果實

 

責任編輯:楊逸慧、吳佩珊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