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相信網路謠言 〉解開ADHD的八大迷思

過動、專注力不足、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網路搜尋的熱門關鍵字。但網路上充斥著許多似是而非的資訊,《未來Family》特別採訪多位專家,破除常見的ADHD迷思。

過動、專注力不足、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網路搜尋的熱門關鍵字,但網路上充斥許多似是而非的資訊,《未來Family》特別採訪了林口長庚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梁歆宜、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高淑芬、嘉義長庚精神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陳錦宏三位醫師,破除常見的ADHD迷思。

 

迷思1 根本沒有過動症,孩子只是好動而已?

正解:ADHD是疾病,長期會形成憂鬱、焦慮、藥酒癮、反社會行為。

有些人說ADHD不存在、是虛構的疾病,是老師和社會不夠包容和理解孩子。

事實上,醫學已證實ADHD是一種生理發展的疾病。透過腦部影像可以發現,ADHD腦內分泌多巴胺及正腎上腺素比一般人少,大腦前額葉皮質部分發展得比一般人慢3年,造成注意力不足、衝動或過動的症狀。

陳錦宏指出,是不是疾病看的是「預後」(根據當前狀況判斷治療後的結果);如果是疾病,會造成不良的預後,研究已顯示ADHD長期會形成憂鬱、焦慮、藥酒癮、反社會行為及意外傷害的預後。而經過治療會不會降低這些預後?從國內外研究來看,ADHD愈早協助,未來風險愈低、預後愈好。例如:ADHD發生意外傷害,為一般人的2至4倍,治療後可降低此危險30~50%。從這個定義,可以很清楚ADHD是一個疾病,應該予以早期協助。

 

迷思2 ADHD根本是過度診斷?

正解:台灣ADHD診斷率約2.3%,遠低於世界平均。

ADHD全球平均盛行率5.2~7.2%,台灣盛行率約7.5%,與國際相差不遠。陳錦宏表示,很多人拿美國的數據來批評ADHD過度診斷,美國有些州的診斷率及用藥率達10%,的確有高估的疑慮;然而在台灣,以健保就醫資料來看,ADHD診斷率約2.3%,規律治療率只有1%。「在台灣,ADHD整體狀態並非過度診斷,反而是被低估的問題。」

梁歆宜指出,醫界對於ADHD被指很多是誤診,之所以反彈大,並非為自己發聲,而是為家長發聲。「國際間都清楚ADHD是生理疾病,在台灣卻被污名化,認為根本沒那麼嚴重、是家長的錯,令家長承受很大的壓力。」

 

迷思3 小孩打電動超專心的,怎麼會是ADHD?

正解:短暫刺激與長期目標有差別。

陳錦宏指出,ADHD孩子大腦有50%區域發展得較慢,包括調控動機的「動機中樞」發展得也比較慢,因此對事情的動機比一般人低很多,看似懶散、不積極、拖拖拉拉,態度有問題,但其實問題出在動機。

一般小孩會因為別人的提醒、鼓勵或每天進步一點的成就感、對長期目標的期盼,鼓勵自己去做一些需要努力但不見得有趣的事,例如念書、練習寫字、彈琴。這個能力是學習很重要的基礎,但ADHD孩子幾乎沒辦法。

他們因為動機中樞較鈍化,無法等待持續累積才有的成果,對於像手機、平板、電腦等強而有力、立即回饋的刺激性活動,才提得起興趣。因此,不是孩子玩手機或打電動很專心,就表示不是ADHD。

 

迷思4 ADHD憑評量表就 可以診斷?

正解:還要考慮家人經驗、比對師長問卷。

ADHD臨床診斷有4個指標,包括:①長期化:持續存在注意力不足,和(或)過動/衝動症狀,造成功能和發展障礙,症狀至少持續6個月以上。②某些症狀須在12歲以前出現。③在兩種以上的情境(如學校、家裡、安親班等)中出現症狀。④ADHD症狀已經干擾或降低社交、學業或工作的品質。

ADHD的診斷並非如家長的想像,單靠一次的門診或是問卷勾選症狀這麼簡單。高淑芬表示,診斷的過程非常嚴謹,透過臨床觀察和問診,觀察孩子、直接互動,了解父母和孩子的相處經驗、孩子在家中的行為,以及交叉比對小孩、父母和老師三方所填的問卷,絕非單憑診斷準則或量表就能輕易診斷。

 

迷思5 長大自然就會好,不需要治療?

正解:ADHD長大後憂鬱、焦慮比例偏高。

很多人認為ADHD孩子隨年紀增長,問題自然會漸漸改善,長大就好了。梁歆宜指出,ADHD是從小到大的生理疾病,有些症狀可能隨年紀變大,變得穩定些,例如不那麼衝動/過動、比較可以等一等;但有些症狀不處理,擺著不會自動變好,例如注意力不足,年紀愈大、學習對注意力的需求也愈高,國中以後還是會很辛苦。

研究顯示,ADHD長大後會出現很多共病、合併其他困難和障礙,如焦慮、憂鬱、學習障礙。由於長期達不到大人的要求,「我做不到」造成低自尊,因此,憂鬱、焦慮的比例比一般人高很多。

陳錦宏指出,ADHD孩子7至11歲階段可能面臨低自尊、破壞性行為、人際障礙、學習延遲等問題,11歲以後則面臨對立性反抗、品性障礙、缺乏動機、拒學、物質濫用、挑戰行為等問題。「ADHD孩子需要專業團隊長期協助,依嚴重度及資源做介入,父母一定要求助好的專業團隊,」陳錦宏說。

兒童心智科醫師的養成時間至少10年以上,高淑芬說:「醫療專業的問題,你不找醫師,誰會更懂?」「真正盡責的父母,就應該讓孩子治療,而不是去做一些沒有證據顯示有用的事,如背心經。」

 

迷思6 ADHD的治療就是吃藥?

正解:還要加上行為治療和社會支持。

很多父母以為治療ADHD就是讓孩子吃藥,爬文做了許多功課之後,卻對要不要讓孩子吃藥更迷惘了。有人說ADHD吃的藥等於安非他命,會有上癮的問題;事實是,化學結構相似並不代表為相同物質(就像雙氧水和水結構相近,但作用機轉不同),在醫療規定使用下,並沒有上癮的問題。

還有一種聲音是,讓孩子吃藥治療,是媽媽沒耐心、只想讓孩子吃藥變乖。梁歆宜表示,這些污名化已經讓家長和孩子接受治療的權利受損。「醫學講求證據,過動症藥物已經有50年臨床使用經驗。爸媽擔心藥物有副作用如食欲差,藥物的副作用可以處理,但不治療的副作用是什麼?不面對、不處理,擺著的結果會是什麼?」

陳錦宏強調,「不是每個ADHD的人都需要用藥,但用藥對嚴重的ADHD很重要。」若ADHD症狀已明顯影響學習與人際關係,即建議藥物治療,影響程度不大的,則先採行為治療一段時間,再評估是否需要加上藥物。6歲以前的ADHD,主要是行為治療介入,並不建議使用藥物治療。

ADHD的治療為整合性模式、多管齊下,包括:生理(藥物)治療、心理(行為治療、認知行為治療)及社會支持(學校特教資源)等。藥物治療一般認為可促進多巴胺及正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的抑制回收,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穩定度及認知功能,治療效果達80%以上。

陳錦宏表示,這幾年長期追蹤研究顯示,藥物治療大幅降低ADHD孩子頭部撞傷、車禍等意外傷害。除了改善症狀、增加功能外,藥物治療更保護了孩子的安全,這是近幾年醫界呼籲認真治療ADHD的重要原因。

陳錦宏指出,認知行為治療(提供解決方法)對青少年比較有用,例如教他在衝動行為之前,試著深呼吸、多想一下。小一點的孩子採行為治療介入,不是治療小孩而是讓爸媽及老師接受訓練,讓親師有能力提供行為介入協助,加強孩子正向的表現、降低負面行為,支持和陪伴孩子。

 

迷思7 都是媽媽不會教,小孩才有ADHD?

正解:ADHD是生理疾病。

ADHD父母承受的壓力非常大,幾乎都會被檢討是不是沒有教好小孩,或被指責沒有做好什麼、或給小孩吃什麼,孩子才會有這麼多的問題行為。事實上,各項研究顯示,ADHD是生理疾病,不是爸媽不會教、太寵或疏忽孩子,也不是孩子壞、講不聽。

高淑芬指出,致病原因目前科學研究尚無定論,許多研究顯示和遺傳基因有關。ADHD患者的父母、兒女及兄弟姊妹,罹患相同症狀的機率是一般家庭的2至8倍。
雖然致病原因無關教養及教育環境,但孩子問題行為的嚴重度及後續表現,會受教養及教育環境的影響。梁歆宜說,孩子治療的過程中,父母要投入的心力很多,必須學會如何和孩子相處、鼓勵孩子正向的行為表現。

 

迷思8 爸媽不要在意成績就好?

正解:孩子需要整體環境的支持。

有些人認為,是外界環境、學校和老師不了解孩子,對孩子限制太多,父母只要不在乎成績,或是轉到體制外學校就好。

陳錦宏指出,人是群體的動物,每個人都有被接納和支持的需求,要孩子不管外界的眼光,但孩子有這些症狀行為,在群體生活就是很辛苦,和同學相處遇到負面回應就開始懷疑自己。就像一個人開車上路,「當他看到別的車子怎麼都閃他遠遠的,又因為無法自我控制、常闖紅燈或撞路燈,就會失去自信。」

環境的支持,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力量。梁歆宜指出,ADHD在學校特教的身分為情緒障礙,有一些教育資源可以提供協助,包括個別輔導、團體介入。像是有小四的孩子每天作業寫到晚上1點,被罰寫的作業永遠補不完,依特教法規定,ADHD孩子可以有個別化教育計畫、作業減量等,老師的教學在公平性之外,可以有一些彈性。梁歆宜說:「這些友善的環境,對孩子來說很重要。」

根據教育部106學年度特殊教育統計顯示,全國國中、小情緒行為障礙學生約4200人,高中、職近1500人,其中估計ADHD占多數。

啟動教育體系的資源,需要專業的醫療診斷。梁歆宜說,很多家長在這關會卡住,擔心孩子被貼標籤、污名化,「可是孩子因行為症狀被『亂貼標籤』才是更痛苦的,」像是老師或同學批評ADHD「你就是故意的、你就是懶惰、你就是這麼糟糕,你父母為什麼沒有教」,這些話語對父母和孩子來說,才是真正沉重的傷害和壓力。

 

※你可能還會有興趣的文章有...

親子一起來 〉3大方法,鍛練專注力

分齡適讀好書推薦 〉愈閱讀,愈專注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