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恩慈校長:用「歷史」學「思考」,啟發未來處世智慧

讓學生認識一件件史事、歷史人物,進一步引導孩子學習思索、設身處地體會這些歷史人物如何應對他的人生課題,進而培養自己處世的智慧。

小孩為什麼要學歷史?記憶大量歷史事實、學會歷史學的思考,對於沒有要成為歷史學者的我們而言,有什麼用處呢?

 

透過一件件史事思辯 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

小孩為什麼要學歷史?在西方的觀點中,透過歷史教育,可培養「共同記憶」,進而形成國家的認同感,所以著重在「歷史事實」的認識。此外,學歷史也可以幫助孩童透過歷史事件發展深度思考。

因此,楊恩慈校長透過台大歷史系呂世浩教授提出:「讓每個人透過一件件史事的了解、一個個人物的分析,來鍛鍊自己的思辨。」的主軸下,藉由讓學生認識歷史人物,進一步引導孩子學習思索、體會這些歷史人物如何應對他的人生課題,進而培養自己處世的智慧。

 

教會孩子「換位思考

當讀到史書中,古人面對人生重要抉擇時,應該把書蓋起來,把自己放在古人的位置,想想,如果是我,該怎麼辦?這個方法不只適用於讀歷史,面對所有人、事,都可以試著這麼做。我們可以試想,如果我是我的對手、我是我的上司,我這麼做對方會怎麼想?他為什麼要這麼決定,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換位思考」,古人叫「設身處地」。

國小階段,如果孩子就能夠學會「設身處地」,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看透人心」的能力,更是「同理心」的基礎。而為了讓孩子能夠將自己想像成歷史人物,在遇到「你是XXX,你會怎麼做?你的心裡有什麼感覺?」這樣的問題時,將自己「置入」問題中的「XXX」來進行思考,體會他「為什麼這麼做」

楊恩慈校長說:「設計好問題,再運用提問策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學生細讀編製資訊詳細的講義,藉以明辨真理。等到學生熟悉了如何「設身處地」,就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的想法、做法和「古人」做比較,藉以磨鍊學生的智慧。」

 

讓孩子明白世上沒有「一蹴可及」的事

讀書要下工夫,沒有一遍就能成的。而所謂的工夫,就是多讀書、反復揣摩。揣摩的結果有時雖通而未透,就得再下工夫。「通」和「透」只隔一層窗戶紙,但就是兩個境界。

很多孩子都會問:「怎麼知道自己「透」了沒有?」,楊恩慈校長總是這樣回答孩子:「很簡單,當你不斷揣摩後,有一天忽然拍案大叫:「原來如此」的那一刻,你就「透」了。」

 

情理並重 讓孩子擁有一顆體貼入微的心

「揣摩通透」是就「理」字上談,可是人不只有「理」,還有「情」。中國史學是研究「人」的學問,要真正瞭解人,就必須明白他的「情」。

中國文化認為,萬事萬物皆有兩端,陰陽、虛實、正反、表裡,全部涵蓋,才是完整的整體。教孩子讀歷史,也必要注意在表面的言行之下,每個人隱而不顯的那一面又是什麼?只有學會換位思考、能同理、體貼他人的時候,才能兩面都理解,更明白真相究竟為何。



◥ 用各式各樣的歷史資料ヽ沒有單一正確的答案,讓學生去辨識且通盤的去研究一個歷史問題。



◥ 討論、對話就會有各種思維被激發,有時甚至衝擊老師的預設答案呢!

 

引導學生擁有「見微知著的瞬間應變能力」

未來,人類可以勝過人工智慧的,就是身處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見微知著的瞬間應變能力」。但是,在考試領導教學的台灣,中小學的歷史課堂,還是停留在講述、背誦的限制中。

楊恩慈校長希望在升學壓力比較輕的國小階段,在「彈性時間」規劃適合國小高年級學生學習的「文史思辨課程」,為孩子埋下用「思辨」學歷史的種子,透過講義建構歷史事件發生時的各種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歷史人物做決策的前因後果,並進行「換位思考」。

 

最後,恩慈校長說:「在『文史思辨課程』中,表現越突出的,反而是學科成績較不佳的學生,或許如同日本佐藤學教授所言『低學力學生在困難課題上常常展現直覺式的出色思考往往令人驚歎!』在我的文史思辯課堂上,利用歷史這把磨刀石,磨利學生腦中那把叫做「智慧」的刀,提升學生思考的層次。不管是哪種學力的學生都能因此而受惠!

 

看完整《文史思辯課程》創新教育專案

 


【 全臺100個創新教育專案 │ 延伸閱讀 】

AMA教學訊息設計專案

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是問題的解方

華南國小的幸福方程式:領域知識活化+自主生命課程

 

數位編輯:楊逸慧、吳佩珊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