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樂文創:從小草到青草 給弱勢孩子一份歸屬感

弱勢孩童的家庭功能失衡,容易自我放棄衍生偏差行為,於是同樣身為三峽孩子的林峻丞開始投入時間與資源,對孩子們伸出援手,試圖翻轉他們的未來。

生活在社會邊緣的孩子,就像牆角不起眼的小草,容易被忽略,但小草的生命堅韌頑強,只要有夢想的灌溉,總會開出繽紛的花朵,成為城市的美景。

 

社區力量扭轉偏鄉教育

10年前,甘樂文創創辦人林峻丞返鄉回到三峽,原本是為了搶救長輩留下的肥皂工廠,卻注意到了家鄉弱勢孩子面臨的困境,弱勢孩童的家庭功能失衡,常常需要獨自解決基本生活需求,在渴望與無助的情況下,容易衍生偷竊等偏差行為;在課業方面,也因學習動能不足,容易自我放棄。於是他開始投入時間與資源,召集年輕人、店家、老師與志工出錢出力,對孩子們伸出援手,試圖翻轉他們的未來。

甘樂文創以「社區設計」發展的核心理念,改造三峽老舊工廠,成立藝文展演空間、發行刊物、創辦「小草書屋」及「青草職能學苑」,從國小學童的課後陪伴到國中青少年的職業能力訓練,為7~15歲的弱勢孩子建構一個完整的社區支持系統,引導孩子學習向上,翻轉弱勢。

 

中小學童的小草書屋:陪伴關懷全年無休

2015年暑假,甘樂文創正式成立「台灣城鄉永續關懷協會」,開始跟三峽地區9所中小學輔導室合作,創立「小草書屋」,做為長期陪伴孩子的基地。甘樂文創10年來,累積陪伴了80位弱勢孩子渡過人生最懵懂困難的時刻。小草書屋從週一到週六,學期間到寒暑假,從早餐到晚餐、課業到家庭,全年無休成為孩子身心安頓的基地。

在這裡甘樂文創帶著孩子「夢想實踐」傳遞只要敢作夢就有可能成真的信念,透過每週一次的夢想實作課,引導孩子發想構思、設定目標與方法、撰寫企劃,逐夢踏實;「自助行動」結合孩子們在課程所學之專長技能,推出募資計劃,不同於一般募款計畫,孩子們透過實際付出,自己幫助自己實踐夢想;且為了提升孩子學習動力與滿足物質需求,我們設計「幸福存摺」代幣制度,學童以良好表現獲得幸福存摺點數,透過點數的累積換取相對應的物資獎勵,傳遞「努力才能收穫」的正向價值。



◥ 林峻丞說:「書屋不是補習班,而是家。」

 

青少年的青草職能學苑:不設限的多元學習

國中青少年時期的孩子較容易受外力影響而偏離軌道,學業成就低落,又缺乏專業技能,衍生出中輟、偷竊、涉毒、幫派等是常見的問題。2017年,甘樂文創決定延伸原有的社區關懷系統,籌建「青草職能學苑」,為青春期的孩子提供職能學習,為折翼少年鍛鍊強壯的翅膀,迎風而上。

然而,陪伴的成效不是短時間能顯現,課後陪伴並不足以改變孩子的生命,「青草職能學苑」便開始以三峽在地的工藝職人為師,開設培訓工坊及實習商店,努力結合三峽的社區資源,讓孩子在主流升學體制之外,培養未來獨立生存的專業能力,例如:

✤ 公益店鋪:在青草職能學苑內規劃場域,利用位於三峽觀光老街的地緣優勢,由專業人員經營複合式手工烘焙坊與皮革創作商品的實體「公益店鋪」,提供弱勢青少年商品開發、製作與店鋪營運的職場實作學習。

✤ 培訓工坊:公益店舖下並設立烘焙與皮革培訓工作坊,在青少年知識和技術尚未成熟時,工作坊協助青少年進行職能探索。未來將視學員與市場需求增設餐飲、木工、妝髮、水電……等多元培訓主題。

✤ 青年旅館:三峽雖屬觀光熱點,多年來卻尚未發展特色民宿或青年旅館。青草職能學苑計劃與鄰近大型飯店洽談房務訓練,經營12~16床的小型青年旅館,提供旅客住宿選擇並提供弱勢青少年實習與家長就業機會。



◥ 邀請大廚來教他們做菜,學成後發起「幸福辦桌」募集單車環島經費。

 

在地工藝家不只教技藝 更要傳承職人精神

三峽當地藝文和文化漸漸流失,同樣身為三峽孩子的林峻丞期望將傳統技藝透過實際手作,讓孩子能進一步了解珍貴的技藝文化與職人精神,讓孩子看見不一樣的人生選擇,進而開創了跳脫讀書考試的「職人小學堂」。

合作職人有:樂山陶藝工作室、吳盧篆刻店、三藝金工、雅賓西服店、萬發打鐵舖、天芳茶行、三福神佛像工作室、三峽百年手工木桶、劉順興正油行、藍染職人廖寶桂、銘川糊紙店…等,透過串聯在地工藝職人,發現自己生活的社區聚落裡蘊藏珍貴傳統工藝文化,以師徒模式培養學童傳統工藝技術,也讓弱勢青少年學習手藝技術,培養獨立生存的能力。

並也連結外部資源,與「幸福果食」及「Replace行動餐車」合作,進行幸福辦桌活動,傳授孩子們私房拿手菜,學成後由孩子們掌廚,親手完成幸福辦桌上的10道料理。辦桌所募集到的經費,扣除餐桌成本後,還能作為孩子們的環島基金。讓他們有機會完成從前根本不敢想的夢─「單車環島」,並與「社團法人台灣逆轉聯盟協會」合作下,共同帶領台灣北、中、南、東各地不同生活背景的孩子們,完成單車環島的旅程,還將環島過程製作成《逆轉騎士》紀錄片,騎車環島對孩子的身心可都是很大的挑戰呢!



◥ 陪孩子建立目標,踏上逐夢實踐的旅程。

 

從個人到家庭 學校到社區

「感謝阿姨辛苦做飯,感謝老師,感謝志工。感謝爸爸媽媽。我會好好學習、我會快樂成長、我很幸福,開動。」每天傍晚六點左右,都會聽到從一間廢棄餐廳改裝而成的房子裡,傳出孩童宏亮而整齊的聲音,看著孩子們排排坐得吃飯。這裡不是學校不是課外輔導班,而是他們每天放學必會興沖沖報到的地方,是他們的「家」。

多年來,甘樂文創從影響孩子課業表現及生活行為開始,逐漸透過與學校、社工的合作,加強家庭成員對孩子的教養責任,在社區形成一個點、線、面的支持網絡,提供弱勢孩子穩定的生活環境。相信在地的每個環境都應該是最好的學習現場。希望這樣的改變能發生在台灣每個城鄉的社區裡!

 


看完整《小草書屋 X 青草職能學苑》創新教育專案

 


【 全臺100個創新教育專案 │ 延伸閱讀 】

無圍牆學校,不設限學習

青少年跨域整合人才培育計畫

四季課程—合歡群峰、單車走讀、原鄉踏查、自主服務

 

數位編輯:楊逸慧、吳佩珊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