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易怒、愛生氣?日本怒氣管理專家:越是不安的人,越容易生氣,請給孩子必要的安全感

著名的心理學者阿德勒(Alfred Adler),在談到親子關係與人格的養成時,說了以下這段話:「對孩子而言,父母就是他的全世界,他必須得到父母的愛才有辦法活下去。為此他拼命發展出的策略,將直接形成他日後的人格。」
  • 文/ 書摘
  • 2018-02-23 (更新:2020-07-30)
  • 瀏覽數84,548

「安全感」是必備的滅火器

相較於「處理怒氣」,「應對不安」更為重要

A先生是某中堅企業的營業部長。每當營業額有一點下滑,他就會把部屬叫來嚴加責問:「這個數字是怎麼回事!」

碰到營業額很差的月份,他更會對著部屬咆哮:「馬上想辦法改善!」或「你是幹什麼吃的!?」雖然心裡也覺得:「這樣說好像不太好。」但轉而一想:「不對他們嚴格一點不行,我也是為了公司好。」也就不了了之了。

可是,過沒多久就收到部屬的投訴:「我沒辦法在他底下做事!」看著疲於奔命的手下,忙著送走一堆遞出辭呈的人,這時他終於警覺到:「這樣下去不行。」

你說,碰到這種情形,A部長要怎麼辦才好呢?

我在想A部長應該不是「脾氣暴躁」,而是「缺乏安全感。」也就是說,他生氣的真正原因是因為不安。

有句俗話說:「會叫的狗不會咬人。」正因為個頭小、力量弱,感到自身有危險,覺得不安才會一直叫吧?結果就是作為「防禦機制」的「吠叫」,也就是「生氣」的行為會因為不安而一直出現。

人類也有相同的特點 ─ 越是不安的人,就越容易生氣。

我說過,我以前也是動不動就發脾氣,性格暴躁得很。可以說我也是「缺乏安全感」的那一種人。我總覺得自己缺乏安全感的個性,跟我的成長背景有很大的關係。

著名的心理學者阿德勒(Alfred Adler),在談到親子關係與人格的養成時,說了以下這段話:「對孩子而言,父母就是他的全世界,他必須得到父母的愛才有辦法活下去。為此他拼命發展出的策略,將直接形成他日後的人格。」

我的父母都是公務員,他們之所以選擇當一名「為人民服務的公僕」,不可諱言的,主要是因為「公務員收入穩定」,他們喜歡安定的生活。

說好聽一點,是因為「喜歡安定的生活」,但反過來說,不正是「因為缺乏安全感,所以才要尋求穩定」嗎?

被這樣的父母養大的我,在成長的過程中,不自覺地也繼承了父母親「缺乏安全感,渴求穩定」的一面。

 

缺乏安全感,渴求穩定

這是如何表現在我的個性上呢?

相較於自己的「優點」,我更在乎自己的「缺點」或「不足之處」。這是因為從小父母就不斷地灌輸我:「你這個不行」、「那個做得不好」的緣故。

如今想來,缺乏安全感的雙親,肯定打從心裡認為:「為了避免我家小孩失敗,一定要讓他走最安全的路。」現在的我,已經能夠了解他們的心情了。但在小時候,要理解這種複雜的原因是不可能的事,結果,就是我的思想一直往「做不到」、「不夠好」的方向發展。

看到杯子裡有半杯水,安全感夠的人會想:「幸好還有半杯。」但缺乏安全感的人會注意到「只剩下半杯了。」因而緊張個半死。

前面講的那個A部長,不就是以前的我嗎?

只要業績稍微下滑,在他人眼裡看來其實也還好,但他就會「無限放大」,非常著急和焦慮。

所以,A部長真正要做的並不是「管理怒氣」,而是「管理不安」,先想辦法解決不安才是根本之道。

因為我本是個極度缺乏安全感的人,所以我最清楚。我自己也是從「消除不安」做起,才「減少了生氣的機會」。

在美國工作的那段時間,我比其他同事都更在乎「業績」,搞得自己很焦慮,甚至跟上司對嗆、起衝突。

不過,當我知道「生氣是因為不安」之後,我已經能心平氣和地看著數字,心想:「業績下滑還是有方法可以補救的,我在這裡乾著急也沒有用。」進而把注意力擺在擬定更好的策略上。

或是我會告訴自己:「就算業績下滑,我被公司炒魷魚了也沒有關係,反正工作再找就有了。」先安撫自己的情緒,把心定下來好好工作。

漸漸地,我越來越擅長處理自己的不安,暴躁易怒的情況也就大幅改善了。

 

活用怒氣Training Skills

許多生氣的表象,是因為不安。看清楚躲在生氣背後的不安,想辦法處理它、消除它,這便是在「管理怒氣」

 

摘自 安藤俊介《輸給怒氣的人;活用怒氣的人》/ 方舟文化 


作者簡介

安藤俊介

日本怒氣管理協會代表理事。

1971年出生於群馬縣。先後任職於外資企業、民間智庫後赴美進修。2003年,在紐約習得如何與怒氣打交道的「怒氣管理」理論與技術,並率先將這套課程引進日本。國際怒氣管理協會(本部在美國)1500名指導員中精選15位最高階的培訓師,他是唯一被登錄其中的日本人。

在日本各地舉辦研習課與研討會,客戶遍及野村證券、三井物產等民間企業、各教育委員會、醫療機構等。代表作有《不焦慮思考術(イラッとしない思考術)》(KK Bestsellers)、《管理怒氣的方法(「怒り」のマネジメント術)》(朝日新書)等。

 

Photo:rawpixel.com,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吳佩珊、黃小羽、王信惠(2020.07.22)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