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姝伶─有效的親子溝通

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一定要多多傾聽,不要打斷孩子說話。

在傳統的親子關係中,父母說、孩子聽,這種單向的溝通已經不符合現代的需求。父母忘記傾聽的重要,在這種互動模式下,孩子是不會想和父母說話的,因為感受不到父母的關心。因此,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一定要多多傾聽。當孩子帶著問題主動找父母溝通時,父母絕對要扮演積極的傾聽者(active listener)。傾聽的最重要原則是,不要打斷孩子說話。

 

 

讓孩子練習表達想法

 

孩子年紀較小時,媽媽們都覺得可以讀懂孩子的心,孩子開口才講了上半句,媽媽就馬上接了下半句, 幫孩子把問題說完。例如,孩子指著剛烤出來的餅乾說:「媽媽,我可不⋯⋯」媽媽已經說:「你想吃餅乾對不對?」結果孩子到青春期時,媽媽覺得孩子不善表達,才不由得反省,是不是從小自己都幫他講了後半句,讓孩子缺乏練習機會。所以,打從孩子小時候開始,父母就要讓孩子養成表達需要、想法和感情的習慣,即使你已經知道他要說什麼,也要讓孩子把想法完整的說出來,不要打斷。

 

大一點的孩子可能要求:「媽媽,我可不可以申請AIM(網絡聊天室)?」如果馬上說No,溝通就此結束,可能錯失了解孩子想做這件事的想法。或者孩子可能說:「媽媽,我可不可以申請AIM,因為我的同學都有,我覺得⋯⋯話還未說完,你就打斷:「不用講了,我不考慮,不可以就是不可以。」即使你否定的心意已決,仍應讓孩子把話講完,這是一種基本的禮貌,讓孩子覺得受尊重,才有下一次溝通的可能性。

 

不要急著給意見,傾聽時,即使你不說話,但你的眼神、表情以及肢體語言,都在傳達信息,讓對方知道你是不是用心在聽。

 

眼睛看著孩子,用「嗯,嗯」的聲音,讓孩子知道你認真的聽他說話。有時受限於孩子的表達能力,父母沒辦法聽懂孩子描述的事情,為了避免解讀錯誤,導致孩子懊惱的情況發生,爸媽可以用問句來確認孩子的意思,如「我聽到你剛才說⋯⋯」、「你覺得⋯⋯是這樣嗎?」

 

 

同理孩子的感受

 

站在孩子的立場思考問題,體諒他的感受,是溝通時必備的條件。譬如說,孩子放學回來跟你說:「老師很不公平!」你的反應應該是:「聽你的語氣很懊惱,怎麼回事呢?」而不是立刻就說:「你怎麼可以隨便批評老師,老師說你不好的時候,要先反省自己。」因為孩子可能從此以後碰到什麼事情都不想告訴你。

 

所以,聆聽完孩子的問題之後,以同理心去認知孩子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可以讓孩子有被了解、如釋重負的感覺,才願意進一步分享更多的想法。青少年時期的孩子帶著問題來的時候,大多時候只要你聽,而不要你的意見。所以在聽孩子說話的過程中,不但不要給予評斷(judgment),告訴他這樣的想法是對是錯,更要克制提供你個人意見的衝動。

 

我個人的作法是詢問孩子:「你需要媽媽的意見,還是只要媽媽聽聽就好?」經驗裡,孩子通常只想要有傾訴對象,在講述問題時,他們其實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孩子提出來的解決辦法,有時擺明了不管用,在這種情形下,勇敢放手,讓孩子有機會去體驗,是父母最難的課題,卻是孩子學習獨立思考的良機,千萬不要剝奪它。

 

 

從對方的角度看事情

 

常有父母問我,為什麼很多事情和孩子講過很多遍,孩子都無動於衷,絲毫沒有改進。到底怎麼講孩子才聽得進去?

 

其實和孩子溝通,就跟所有的人際溝通一樣,你必須先從對方的角度看事情,指出事情對他不利的影響,對方才聽得進去你講的話。尤其如果你要指出對方的錯誤,更應該想想如何說,才能讓對方接納你的意見。

 

有位媽媽告訴我,孩子字寫得很亂,每次告訴他:「你字得這麼亂,誰讀得懂?」孩子都不聽,還回答說:「我讀得懂,老師也讀得懂啊!只有你一個人讀不懂!」

 

兒子一年級時,也曾有類似的情況。我拿他寫的東西和他一起讀,讀讀就停下來,故意看不懂,問他那是什麼字,好不容易讀完了,我才告訴他:「這個故事好有趣!可是讀起來好辛苦!我是你的媽媽,才有這樣的耐心一字一字讀完,如果是別人,可能早就放棄了。這麼好的故事沒辦法和別人分享,不是很可惜嗎?」

 

從此以後,他就對寫字格外小心,寫完還會拿來問我:「這樣寫夠不夠清楚整齊?」因為他已經了解,字寫得不好,是他自己的損失,不是因為媽媽會生氣,才要把字寫好。

 

專心聽,多聽少說,不輕易給意見,以同理心去體認孩子的感受和想法,這種接受的態度是孩子打開心房,願意開口與父母溝通的神奇鑰匙。

 

─ ─

 

陳姝伶

 

 

台大社會系、社會研究所畢業,奧瑞岡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幼兒教育系博士,專攻幼兒認知發展及親職教育。1991 年在舊金山灣區成立親子樂園,義務解答華人父母在教養上的疑惑,帶領讀書會和父母成長班。與余怡菁合著有《教出這樣的好孩子》、《開心聊天教出好孩子》。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