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怕孩子說謊 就別創造說謊的動機和環境

既然從我自身成長歷程,知道為什麼要說謊的動機,我要對孩子做的一件事,其實很簡單,就是「避免製造出讓孩子說謊的氛圍與動機」。

在小學生時期,我根本就是個超級無敵霹靂說謊大王。我家野孩子則不是,無論學校或生活大小事,無時無刻的都會和我們說清楚明白。

盼了六年,野孩子終於首度向我們撒了一個謊!雖然手法拙劣,破綻百出而被我們抓包,但我們還是先選擇了裝傻,觀察他是否事後會吐實,幸好,隔兩天後就自己承認,沒讓我們想太多。

期末考結束前,野孩子就整天嚷嚷要帶一位也對飛機相當著迷的同學,周末去桃園機場看飛機。要出去玩,對我們來說再好不過,因此我們之間打了一個契約,約定成績必須要進步,不管進步一、二分或是五十分,只要進步就算,否則就不能去機場,要改成和老爸去郊外操體能。

考完適逢星期五,他整個人興奮得坐立不安,還特別上網「預習」隔日全世界各地飛往桃園的客貨機航班,絕口不提考試這檔事。我不動聲色,好奇地問了幾次,「有沒有進步啊~」,這小子就一直強調考卷星期一才會發下。

 

當爸爸發現孩子說謊......

我這位老爸打滾社會圈那麼久,看盡做壞事人的眼神,平日又和他們同學如此友好,豈會那麼容易被一個小毛頭唬弄。其實,我根本不用問,因為在校門導護孩子放學時,就已經聽到野孩子班上幾位男女同學在人行道上大聲討論「阿~你國語考幾分?我們班有幾個90分以上?」

回家後,我邊觀察,邊試探性的探詢,得不到答案下,我內心想,「好啊,他一定是怕不能去看飛機,所以才刻意隱瞞!」但我倒是要測試一下他能隱瞞多久。

我仍依約帶他和同學去追飛機。再隔一天我們又去爬七星山,他趁著我氣喘如牛,雙腳發軟,無力說話之際,才帶著一點俏皮羞愧的神情說,「爸比,國文考卷星期五就發了,就很普通阿!」

說實在,這時我也無力再說啥,只想趕快找個地方休息喘氣。我只回問了他一句,「我早知道了啦,還要你說,是不是怕我不讓你和同學去看飛機?」他點點頭。

這是野孩子從小到大第一次對我說謊。其實我很高興,一點也沒生氣。高興的是,他至少還有那麼一點點羞恥心,更高興他明白說出自己是為了私慾,而向父母撒謊做錯事。

這意味著,他終於開始「社會化」,知道要免於自己被罰,就必須先了解說謊對象到底知道什麼?然後再動腦筋去編個符合劇情的謊,我想,這也是一種大腦思維的成長吧!

怕失去一次和同學看飛機的機會才說謊的心理,我能接受,哪個小孩不是因為怕被罵,怕被處罰才說謊?孩子說謊的目的和原因才是我在意的,我可不會就此掃他的興。

我明白的告訴他,「你應該被罰的,爸比是想到你和同學有約,不想讓你難過,還好你自己說出來,否則,我鐵定會取消這次看飛機的福利。」不過,我還是很高興我聽到了他的聲音。

說謊就是不對?父母是否完全了解孩子的心裡在想什麼?

我向來是個愛聊天的人,最怕的就是平常沒人陪我哈拉打屁。我家兩隻孩子是我每天天南地北的對象,從放學回家到上床,除了寫功課外,我們向來無話不聊。

我可不是無聊,其實我忙死了,但我還是要花很多時間,知道他那個小腦袋瓜到底在想什麼?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兒。

在我們小時候那個年代,親子間話題永遠只在功課和成績間打轉。根本別奢望要和父母聊生活話題、談心或是溝通,諜對諜的生活,就成了必經歷程。

雖然我小時候是個說謊大王,但我只會在兩種情況下說謊,就是在考試完發考卷,以及調皮搗蛋被老師處罰之後。因為,在那個少一分打一下,總是被老師處罰後,回家繼續被父母加碼的年代,即使已經習慣吃竹筍炒肉絲,但孩子嘛,總是希望能少挨一頓是一頓。

我怕挨父母一頓棍子,也怕被碎碎念。我相信我的孩子也是。我長大後才發現,如果少去這兩個因素,每個孩子都可以是人人稱讚的「乖小孩」,問題就出在「父母往往直覺說謊就是不對,不問原因就先打罵一頓,完全不知道孩子的心裡在想什麼?」

 

「聆聽、聊天、關心」:真正了解孩子,孩子就不需要說謊

我小時候,最愛吃我家巷口雜貨店內賣的「李仔鹹」蜜餞,記得是五塊錢三顆,基本上,只要和父母經過店門口一次,我就會要求他們購買一次,這個小小心願從未實現。

後來我發現,老爸常常將零錢放在長褲口袋,因此我觀察了好久,發覺就是趁他洗澡時,我才有機會去拿口袋中的零錢,雖然每次只拿個三、五塊,想說零錢少了老爸也不會發現或在意,但老爸偶爾還是會問我有沒有拿他褲子的錢,我總是裝傻,久而久之,還是東窗事發。

沒有理由,不給辯解,最後我的傷痕當然很慘烈。長大後我回頭想,其實,如果他們能偶爾買一次給我解饞,兩個月一次也好,半年一次也好,或許我就不會有強烈的拿錢動機;如果能聽我、了解我偷錢的理由,或許也不會如此生氣。

最嚴重的一件事,是當時父母帶我去學珠心算。我本來就不太喜歡數學,在乖乖上了幾次課後,每次到了上課時間,就帶著算盤和練習本溜出去找同學玩,回家後趕緊拿著答案本抄完今天上課練習簿,還要佯裝錯個幾題,再偽造老師的筆跡,用紅筆打完勾後給父母看。

回家的練習簿也是依樣畫葫蘆,自己先填好答案,再偽造爸爸簽名給老師看。補習班和家裡兩邊騙。最後東窗事發,一連被修理了好幾天,我的珠算路就此中斷。

如果,當初我堅持不學珠算,就不須想盡辦法騙父母;而他們如果能聽得進去我的抗拒,他們或許也不用在我學習的這段過程中時時情緒不好而和我大發脾氣。

畢竟,珠算只是一個「附加」的學習,而不是一個「絕對必要」的學習。兩邊互不相讓的結果,就是親子關係變得緊張。

既然從我自身成長歷程,知道為什麼要說謊的動機,我要對孩子做的一件事,其實很簡單,就是「避免製造出讓孩子說謊的氛圍與動機」。

這就和我平時主跑的社會寫實新聞一樣,所有牽涉到法律的案件,全和「情、財、仇」脫不了關係,這就是各類案件產生的動機與社會環境。

和孩子相處雖然不需那麼市儈與複雜,但如果可以卸下身為父母常顯現出的「威權、責罵、自我」,改為「聆聽、聊天、關心」。多聽聽孩子心裡的聲音,深入關注孩子平日生活動態,讓孩子知道我們是一國的,當他們失去了說謊的動機和誘因後,我們還需要擔心什麼?

 

※更多您可能感興趣的相關文章...

孩子內心深處的怒吼:「爸媽,請你抬頭看我、聽我,不要只顧著低頭看手機」

【網路恐嚇真實案例】資深記者戴志揚:我為什麼要做網路嚴父? 台灣未成年網路恐嚇案件一年至少就有400件!

 

照片提供:戴志揚

數位編輯:陳玉玲、吳佩珊(2019.4.23更新)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