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資篇〉老師轉化困境多 教師培力與增能, 政府做了什麼?

對於新課綱,許多第一線教師坦言,目前還是「霧煞煞」,教育部則表示,會透過輔導團、學科中心等,為老師培力與增能,也正在修改師資培育法,希望培育出更符合新課綱精神的未來教師。

對於新課綱,許多第一線教師坦言,目前還是「霧煞煞」,教育部則表示,會透過輔導團、學科中心等,為老師培力與增能,也正在修改師資培育法,希望培育出更符合新課綱精神的未來教師。

外界總好奇,政府針對在職教師給予什麼幫助?在國中小的部分,目前是由國民教育輔導團來負責推廣新課綱的精神與素養導向的教學,輔導團又分為中央團跟縣市團。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副署長戴淑芬說明,輔導團是依照學科領域來架構,遴選各領域的優秀老師擔任,讓這群老師們聚集在一起研發與創新教材、協助一般老師精進教學。

「輔導團的制度從9年一貫時代就開始運作了,是很穩定、嚴謹的,」戴淑芬強調,而且現在科技很方便,輔導團除了傳統的到校輔導之外,還能透過網路傳播訊息,甚至用直播跟一般老師在線上討論如何優化教學。

至於高中老師的部分,則由23個學科中心為主,向外擴散,高職也有15個群科中心;戴淑芬說明,這些中心的研究教師,跟新課綱中各領綱之研修團隊的第一線老師,有高度的重疊,「也就是說,這些種子老師非常理解新課綱,但擴散的速度還是要看情況,例如生命教育科的老師因為人數本來就比較少,學科中心已經做到所有老師都接觸過新課綱,而國文科老師全台有5000多人,就很難一網打盡。」

此外,教育部還有一些計畫在進行中,例如最具代表性的是「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戴淑芬說,此計畫有10年歷史,約有80%的高中參與過,參與的高中對新課綱都不陌生,也對課程發展有概念;至於沒參加的那20%,近日教育部也有新的計畫來輔導。


師資培育生,課程將鬆綁

教育部近期正在推動師資培育法的修法,已將草案送入立法院,106年6月14日經總統公布,定於107年2月1日施行,課程基準於107年12月1日施行。希望6、7月就能完成,8月上路,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司長張明文說,此次修法最主要的精神,就是放寬、鬆綁,不再由教育部統一規定師培生上同樣的課程,而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給大學更大的空間。

「比方說教育學程中學有26學分、小學是40學分,我們不再規範科目跟學分配置,只訂目標,在尾端做教師檢定取證跟實習的把關,」張明文說,師培端未來也會加強跟實務的連結,除了原本就有的見習與實習之外,也會把中小學第一線優秀的老師,請到師培大學去分享,用「業師」的概念縮短理論跟實務的距離。

值得一提的是,教師資格檢定也已經將新課綱的內容納入考題範圍之中。


科技與新住民語師資大盤點

至於外界關心的科技領域師資,據師培統計年報資料庫顯示,目前有「生活科技(工藝)」專長的合格老師有1839位,其中在職老師有968位,也就是說,儲備師資有871位,這些老師都可以教生活科技;至於有「電腦(電子計算機概論)」或「資訊科技概論」專長的合格老師,共有2905位,其中1612位在職,儲備量有1293位,這些老師都可以教資訊科技。

張明文說,科技領域在高中職端的師資較沒問題,因為高中職原本就是專科專教,師資都在,至於國中端,目前有八成以上的國中有資訊科技老師、七成有生活科技老師;未來政府一方面會開設資訊科技及生活科技增能學分班,讓想增加專長的在職老師上,另一方面也會增加員額,補助各校的非考科優先開缺。

師培系統目前也因應新增的科技領域,輔導師資生增能,針對大四師資生或是實習學生,進行科技領域資訊科技、生活科技增能課程,輔導取得科技領域相關證書。至於國小新增新住民語領域,國教署統計,在新課綱第一年上路時,約需462位新住民語老師,其中以越南語最大宗,需320位,其次是印尼語老師,需72位。張明文說,新住民語師資,將採「雙軌併行」的方式,以教學支援人員為主、正式師資培育為輔,先找已經懂新住民語的人來受訓、教學,未來的正式老師也會慢慢補上。

 

第一線老師的真實困境

外界多期待老師改變,但第一線老師,目前有三大真實困境,難以突破。

第一,是被龐雜的行政事務困住,焦頭爛額。「學校找行政的感覺,很像在抓交替,主任好聲好氣來拜託你,已經算很好了,我還聽過有學校開英文缺,結果老師來報到之後,直接抓去做行政,」在學校擔任教學組長的Alex說,他原本在教英文,當組長後,薪水只多2000元,雖然有減課,但他整體工作量仍暴增一倍,很令人吃不消。

就算不在行政職上,也難以倖免。「現在各種宣導、計畫非常多,例如學務處就有反毒、防災、食安等議題要配合;輔導室要宣導反霸凌、特教等等;教務處的更多,有時還得行政支援,萬一學校又有接教育局的案子,就更忙了,像我們學校就是藝術亮點學校,要報很多成果,」在台北任教的國小老師Ginny說,每一個宣導、每一個成果,都代表要填很多表格、要拍很多照片。

Ginny估算,一般老師就算沒有擔任行政職務,也需撥出三成的時間,來應付行政事務,「多數老師現在對新課綱,真的不了解,不是不願去接觸,而是瑣事纏身,光是做好當下的事情就很難了,又怎麼有心力去想還沒發生的事情呢?」

第二,部分家長過度關心,甚至干預老師教學與班級經營。老師Line回不完、不敢用真名上FB,是常有的事情,「有時候雙方認知有差距或意見不合,家長不高興,就打1999,教育局就來了,久而久之,有些老師就乏了,」Ginny直言,老師也是人,也需要尊重。

第三,有心改變的老師,容易在校內遭受排擠。這個情況不若前兩者普遍,但也是真實存在,例如,有一位偏鄉老師積極推動行動教學,還自費添購平板等配備,讓孩子可以學習運用科技更有效的學習,成效頗優,卻引起同校其他老師眼紅,認為他「破壞和諧的現況」,甚至他要到校外研習時,也會受到阻撓,他嘆稱,如今只能在網路上的教師社群尋找溫暖了。

這三個老問題,就已經困住多數老師了,更別提還得擔心少子化後的超額減班、以及年金改革引發的延後退休等。基層老師在如此「內憂外患」的情況下,要他們理解新課綱的精神、調整教法、發展課程,確實是有困難。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雖曾多次宣示要簡化行政,甚至連總統蔡英文都關心此事,但這畢竟是積年累月的結構性問題,一時難解;至於家長的觀念、老師群體的特質,也都不是說改就能改。

即便老師有心,願意理解新課綱、願意調整腳步,也難免惶恐;台中某明星高中的物理老師Edward就說,照著課本教書那麼久,突然之間,要教孩子如何探究、實作,還要發展新課程、自編新教材,他實在也不確定應該要怎麼做才好,做了又有沒有效;最重要的是,學生會喜歡嗎?家長會接受嗎?到最後還不是看升學率?

面對這些問題,外界到底該怎麼給老師支持,值得思考,畢竟老師的增能與轉化,是課綱成功與否的關鍵施力點。

 

點我立即了解更多>>新課綱即將啟動!你,準備好了嗎?
《未來Family 教育特刊:解讀12年國教新課綱》共24篇文章,
各大主題「解碼新課綱」、「教育現場」、「素養導向教學」、「人物報導」帶你徹底看懂108課綱。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