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尋找教育的桃花園

看到二個孩子在田野裡,愉快的嬉戲、玩樂,在學校裡能優游自在的學習,怡萍相信,她已找到孩子學習的桃花園了。

娘家在宜蘭的怡萍,辭去在台北十多年的工作,搬回宜蘭,讓孩子就讀人文,希望為孩子找到適合的學習桃花園。轉眼七年過去了,她找到了嗎?那天約她到農園,分享一些我種的粉薯給她,也順便和她聊聊。

「我們的家是由隔代教養與弱勢家庭所組成的,我與先生的成長過程都是很辛苦的長大。我們在體制內深深受過傷,因此一開始就打算不讓我的孩子跟我們走相同的路,這中間曾經有過許多反對聲音,而我自己則一點一滴的計畫著,存下兩年生活費,離開十幾年的工作環境,獨自帶著孩子回到家鄉,選擇人文國中小就讀。」

先生仍然留在台北工作,自己則在宜蘭找工作,假日也幫媽媽管理種植一點田地,也和我一樣堅持有機無毒種植,來農園參觀和討論過。這次學校遭遇一些問題,她著急地四處奔波,替學校發聲、求援。

因為她認為:「那是因為在這裡,我真的看見老師如何的用心在我的孩子身上,我也看到當我的孩子被這樣細緻的照顧後,孩子有了多大的變化,這絕對不是一般的體制內的教育模式、或是人數較多的大班級中,老師可以做到的事!」

對於收費的爭議,怡萍也有她的體驗和看法:「外界常說人文是貴族學校,而我自己身在裡面,聽到這種說法時不免苦笑。我們家的經濟過得並不充裕,但我願意省吃儉用、不買衣服、全家不做奢侈的娛樂活動、只為了能夠找回孩子那快樂的笑容。這段期間,我也曾碰到繳費有困難的時候,當我跟學校提出時,校方馬上同意讓我分期付款,有一學期因為不方便,而延遲到下學期才繳,學校也沒有任何追繳的動作。」

二個孩子有一段時間在yoyo家族,那是因為孩子進人文之前,已經完全放棄自己,行為退縮到幼兒時期,需要大量依附與陪伴,因此選擇進入yoyo家族,接受個別的照顧和輔導。

剛申請入學時,也曾因為無法入學,對於學校有些誤解,但經過深入了解後,才深刻體認學校的用心。「人文的面談機制,並不是為了挑選學生,而是讓我更清楚貼近人文的理念,讓我能夠更深入去評估這個理念,是否真的是我的家庭和我的孩子需要的選擇。因為確認了是我們想要的,所以入學後能夠全力以赴的配合。

如今老大已經七年級了,老二也二年級了,她希望學校能夠繼續下去,讓兩個孩子能夠順利完成學業,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雖然多花費一些錢,而不是如同一般家長,把錢放在安親班、補習班,去做那永無止境的重複練習!

曾經問過周邊親友,無論大人或孩子,到安親班與補習班的用意是什麼?大家的答案都是說不出口,有時甚至換來「安心」兩個字。她願意把錢花在,讓孩子受到更好人格上的照顧,而不是去補習或安親。

選擇人文國中小就讀,為的是看中這學校的性格調育。她的孩子因為過人的學習能力,與情意智商的不平衡,在幼稚園階段就已經傷痕累累,雖然媽媽努力的尋找協助他的方式,但是終究體制內的人與事都要求一致的結構型態,無法真正協助到他,久而久之漸漸的孩子對大人及學習失望了!

但因為有公辦民營的學校,有人文展賦調育性格、發展天賦的辦學目標,才能跟孩子一起成長,及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而實驗教育就是有別於公立學校的理念,既然是公辦民營,那民營部份產生的其他費用該從何處來呢?

巧婦如何為無米之炊,這是怡萍的疑惑?也希望政府能給實驗學校一些彈性的空間,能夠為孩子的成長和教育,提供更多元豐富的學習,而不是為了求齊頭式的公平,要求與一般公立學校一樣。

看到二個孩子在田野裡,愉快的嬉戲、玩樂,在學校裡能優游自在的學習,怡萍相信,她已找到孩子學習的桃花園了。

照片提供:陳清枝

數位編輯:陳玉玲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