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 讓親子間的關係找到平衡點

關係中的對話不是拔河、不是角力,而是彼此願意透明化內心真實的感受和心聲,用對方能接受的語言、用對方願意聽到進而聽懂,再找到能交集的共識,創造出雙方都能接受的最大公約數。

一對母女來上課....

我問女兒:「媽媽為什麼會給妳這麼大的空間?妳的同學中有人擁有這麼多空間和時間嗎?」

女兒說:「沒有」,

我問:「為什麼媽媽會給妳這麼大的空間?」

女兒說:「媽媽不給我,我也要這麼做」,

我再問:「如果妳不管媽媽的感覺,一意孤行,媽媽可不可以不管妳的感覺?」

女兒說:「可以,最好媽媽就做她喜歡的事,不要管我,我不會學壞,我也懂得保護自己。」

我問:「媽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好了,為什麼還要找妳來上課,這是在乎妳還是不在乎妳?」

女兒想一想後說:「在乎。」

我問:「妳覺得媽媽愛不愛妳?」

女兒很快的點點頭,說:「愛!」

我問:「妳知道媽媽在乎妳,愛妳,妳的行為像什麼妳知道嗎?我猜妳不會懂,但那就是在勒索媽媽哦?因為媽媽愛妳,妳覺得呢?」

 

透過對話了解彼此內心的想法,共同找出解決方法

女兒聽到這就開始掉眼淚,在一旁的媽媽也跟著掉眼淚。我告訴她們,眼淚是上天給我們的禮物,就讓眼淚盡情的宣洩,不要壓抑,一陣子沈默,眼淚也停止後,我邀請女兒覺察她的眼淚在說什麼?並請她分享。

女兒說,媽媽每次對她講話口氣都很兇,換下的衣服沒有準時拿去洗衣籃,媽媽就痛罵她,且不尊重她的隱私並搜她的房間…還偷看她寫的日記…。

於是我透過這些生活上的細節,讓母女開始對話,讓媽媽說出對女兒的想法與期待,女兒也說出自己的想法和對媽媽行為的詮釋,透過一連串的訪談,從對話的過程中找到彼此都可以接受的方式。孩子答應要學會使用洗衣機,以後如果忘了放入洗衣籃就自己洗衣服,媽媽也就不用再唸她或兇她。

最後談到核心的「天天去男友家」的問題。我問媽媽她的擔心是什麼?也問女兒猜媽媽在擔心什麼?女兒說:「未成年會被告」。媽媽後來也承認:「就是擔心孩子跟男友上床後懷孕。」我問孩子,聽到媽媽的擔心後,她的想法是什麼?女兒說她才不想生小孩,而且跟媽媽說會保護自己。

我再問媽媽,孩子要怎麼做她才會放心?「不要天天往男生家跑。」後來母女透過對話,約定一個禮拜去男友家三天,而且會在晚上八點半前回到家。女兒回家媽媽也保證不會碎念,這番對話後,母女倆的眼光終能相視對望,也對彼此露出了靦腆的笑容。

關係中的對話不是拔河、不是角力,而是彼此願意透明化內心真實的感受和心聲,用對方能接受的語言、用對方願意聽到進而聽懂,再找到能交集的共識,創造出雙方都能接受的最大公約數。這個過程是不容易的,但只要願意持續地「練功」,一旦穿越情緒的制約,就成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杯的關係動力學院:https://www.facebook.com/XiaHuiWen/

Photo:TheDigitalArtist ,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陳玉玲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