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體內生濕的十大不良習慣

不良的生活習慣會讓濕氣乘虛而入,或是加重濕氣的產生。以下列出易於出現體濕的不良生活習慣,建議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
  • 文/ 書摘
  • 2018-01-23 (更新:2018-01-23)
  • 瀏覽數14,658

濕氣最容易滲透人體各部位 千寒易除,一濕難去

風、寒、暑、濕、燥、火是中醫總結的致病「六淫邪氣」,其中最可怕的莫過於「濕邪」。有一句俗話形容得甚是貼切:「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 如油入麵。」濕,是最容易滲透的,也喜歡與其他邪氣狼狽為奸。


☁ 濕氣遇寒則成為寒濕
南方的冬天比北方溫暖,但比北方攝氏零下十幾度的乾冷更令人難以忍受,除了沒有暖氣之外,最大的原因就在於那種寒風刺骨的濕冷。寒濕非常容易損傷人體的陽氣,會阻滯陽氣的運行,使血流不暢、肌肉疼痛、關節痙攣等。


☁ 濕氣遇熱則為濕熱,遇暑則為暑濕
夏季桑拿天(指「三伏天」又悶又熱,令人渾身汗水外浸的天氣)裡的平均氣溫,比晴朗的酷夏還要低一些,但卻悶得讓人喘不過氣來更難受,其中的原因在於濕氣的存在。又熱又濕,全身汗涔涔,衣服黏在身上,倒不如烈日當空的乾熱來得痛快。暑濕最容易損傷脾胃,引發嘔吐、腹瀉等症狀。


☁ 濕氣遇風則成為風濕
防風防寒,我們可以多穿點衣服;受風受寒後,我們可以喝些薑湯、泡個熱水澡來驅除。一旦成了風濕,往往就會引起手足關節疼痛等慢性疾病,是很難治癒的。

 

四種方式檢驗體內濕氣

☁ 看大便
大便與身體健康有直接關係,體內是否有濕,觀察一下大便就可知道。
1.大便顏色發青,不成形,形似溏泥,長期便溏,必然體內有濕。其中,大便稀溏、味輕,為脾虛生濕;大便稀水或帶泡沫,為受風寒濕。
2.大便雖成形,但解完之後總會有一些黏在馬桶上,很難沖下去,臭味重,也意味著體內有濕,是濕濁內阻化熱的表現,因為濕氣有黏膩的特點。
3.若大便不成形的同時還伴有便祕,說明體內的濕氣已經很重了。此外,還可以透過使用衛生紙的情況來判斷是否體濕:一般來說,正常情況下,每次用一兩張就夠了,如果三五張反覆擦也擦不乾淨,同樣說明體內有濕。

☁ 看舌苔
「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透過觀察舌頭和舌苔,也能快速了解身體的健康狀況。
健康的舌頭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淨,乾濕適中,不滑不 燥。若舌苔黃中帶膩,則是體內有濕的表現,黃得越厲害,或膩得越厲害,說明 濕邪越嚴重。
如果舌苔白厚,且滑而濕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 發膩,則說明體內有濕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

☁ 睡不夠
睡眠的情況也能顯示出一個人體內是否有濕。
即使睡足了6~8個小時,早上醒來後仍然覺得很困倦、頭昏、四肢沉重、賴床,甚至覺得頭上有東西裹著、包著,讓人提不起精神,完全不想動彈,也是體內有濕氣的一大表現。正如中醫裡「濕重如裹」、「因於濕,首如裹」之說,這種感覺就是身體對濕氣的感受。

☁ 食慾差
該吃飯了,卻沒有一點兒餓的感覺;稍吃點東西,胃裡就脹脹的,甚至還隱 隱有些噁心感,尤其是夏季時,這種感覺更多見。其中的原因就是體內濕氣過重, 導致脾胃功能較弱而造成的。

 

導致體內生濕的十大不良習慣

人體中,水液所占比例約為70%~80%。身體的臟腑、經絡和細胞組織的活動都離不開水分的攝取、運行和代謝,任何一個環節運行不利都會產生水濕。同時,外部環境對人體水濕的產生也有很大的影響,不少人認為陰冷潮濕的地方或者夏季的桑拿天才有濕氣,其實不然,只要找到機會,乾燥的秋冬季,濕氣同樣容易「發威」。

不良的生活習慣會讓濕氣乘虛而入,或是加重濕氣的產生。以下列出易於出現體濕的不良生活習慣,建議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

☁ 口重
腸胃功能直接影響體內的營養及水液代謝,嗜食油膩、過鹹、過甜等肥甘厚味的食物,會增加脾胃負擔,並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使水液代謝受到影響, 水液代謝不利則易出現體濕。

☁ 貪冷涼
中醫認為,生冷食物會加重脾運化濕的負擔,或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讓外邪有入侵的機會。因此,不宜長期過量食用。如吃素,最好在烹調蔬菜時加入一些蔥、薑、蒜、花椒等熱性調味料,以減弱蔬菜的寒涼性質。

☁ 愛喝酒
酒助濕邪,尤其啤酒更是加重「濕邪」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酒精要少碰, 夏季喜歡在戶外喝冰啤酒、吃燒烤的消暑方式要儘量節制,借酒澆愁就更不可取了。

☁ 吹冷氣
從外面一身汗回來或者在運動後,對著冷氣享受那一陣陣涼風,濕氣會藉機順著張開的毛孔進入人體,損傷陽氣。現在冬天很少見到著涼感冒的病人,反而夏天比比皆是,就是因為使用冷氣,導致汗液揮發不出來,淤積體內所導致。

☁ 濕髮入睡
有些人洗完頭髮喜歡自然風乾,或是濕漉漉的就坐在冷氣房裡,甚至還沒吹乾就睡覺,這種做法最易使濕邪侵入體內。

☁ 熬夜
經常熬夜的人,睡眠不好,很容易導致脾虛,使消化功能變差,水濕運化受 到影響,必然會導致體內生濕。

☁ 穿得少
「只要風度,不要溫度」,也是開大門讓濕邪侵入身體的做法,特別是秋冬季節,濕氣容易與寒結合成寒濕,侵入人體危害更大,更難清除。

☁ 不通風
不注意房間的通風,濕氣自然加重,長時間待在這樣的空間裡也容易被濕邪 入侵。平時要經常開窗透透氣,尤其是房間內濕氣重時。

☁ 久坐不動
久坐會使大腦供血不足,也就是氧氣和營養物質減少,加重體乏、失眠、記憶力下降等情況,還易引發肌肉痠痛、肩頸僵硬及頭疼、頭暈等症狀。

☁ 運動少
運動少,人體的經絡氣血就不暢,體內的水液不易排出,水濕內停;且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造成身體沉重、四肢無力,時間長了,還會罹患多種疾病。

此外,居住在水鄉、常涉水淋雨、喜歡坐在地板上玩耍、直接睡地板、洗澡水太涼等情況也會導致體內濕氣加重,而多思多慮、憤怒生氣等精神因素也會增加濕氣入侵的機會,這就需要我們在平時多加注意。

 

摘自 楊力《補身體的虛:陽虛、陰虛、血虛、氣虛、濕虛,調養五虛體質》/奇点出版

 

Photo:ehealthy guides,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吳佩珊、吳怡蓓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