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係中的「應該」魔咒

我們常以為花了時間、金錢陪伴孩子,他就「應該」要懂得珍惜,好好學習...

文/怪獸芬

考驗親子關係的「學習」

「當孩子開始學習,就是親子關係一大考驗的開始啊!」這是我最近的感觸。

之所以會如此有感而發,是因為上學期末女兒開始上學校國樂團學琵琶。放了超級快樂寒假的她,有2/3的時間不在家,自然沒有時間練琴。於是,一開學第一次到國樂團接她回家時,就被老師用嚴厲的語氣直接點名說我的孩子沒練琴。接下來,幾次在學校碰到國樂團的義工媽媽們時,也毫不意外地被「關心」。

從她們的眼神中,我似乎能看出她們正在我身上貼下「沒督促孩子練琴的無能媽媽」的標籤,老實說,即使對於孩子學琴,有一套想法如我,當標籤一張張貼下時仍舊感受到震撼。開學至今,只要想到琵琶,腦中就會有好多想法與回憶在流動。其中最常出現的是我跟兒子相處十三年的歲月中曾經歷過最嚴重的親子衝突。

記得那是在他四歲開始上YAMAHA音樂班半年多時。由於音樂班是採用約十對親子共同在教室上課的方式,父母坐在孩子身旁,看著其他孩子上著相同進度,很難不有比較之心。我也不例外。上課時眼看著其他孩子安靜專心坐著上課,我家兒子卻被電子琴上下的各種鍵盤吸引,老是爬上爬下地忙著;而其他孩子總在每次課前驗收時一次過關,我家兒子幾乎每回都得回家重練。因為差異就在眼前,我開始禁不住自尊動搖,擔心面子快要不保,於是焦慮從內心翻攪了起來。就是這個焦慮,讓我出言威脅逼著兒子在琴前乖乖坐好練習、也逼得我終於在琴鍵上動手打了他。
 
從此,每到了練琴時間就是我跟孩子戰爭的開始,「威脅利誘」、「動手打罵」的結果並沒有如願讓我有個練習有成、喜愛彈琴的兒子,我反倒看到了兒子眼中的驚恐與對鋼琴的厭惡。不知所措的我,某日因為朋友的一席話「懂得欣賞音樂比毫無感情彈樂器來得重要不是嗎?」受到提醒,終於約莫在半年後,鋼琴與親子關係之間,我選擇了後者,從學琴解脫的兒子卻從此不再碰鋼琴。這短短半年多的親子戰爭,大大地耗損了我跟兒子的關係,為了重拾兒子對我的信任,日後修補居然花費數年時間,這樣的結果真是始料未及。
 

「應該」魔咒放大了自己,犧牲了孩子

這件事讓我深深自省了許久,當初我以為花了時間、金錢陪伴兒子,他就「應該」要懂得珍惜,好好學習。那「應該」的背後有著我的犧牲與期望以及「一切都是為你好」,我把自己放得很大,這使我忽略了這件事真正的主角-兒子的所有感受與心情。仔細想想,好像只要把「應該」搬出來放在跟孩子溝通上,那些原本可以好好討論的事就會陷入僵局。

比方說,「說要學琴就『應該』有始有終、勤加練習」「「回家『應該』洗手」「放學『應該』先寫功課」「玩具『應該』跟別人分享」「兄弟姐妹『應該』要友愛」」「看到人『應該』要打招呼才有禮貌」…………這麼好的價值觀是應該讓孩子知道沒錯,只不過如果把事情本質(有始有終、勤加練習、洗手、先寫功課、分享、友愛、打招呼、禮貌的意義)的探討給擺在後頭或是給忽略了,那麼孩子將難以理解好價值觀並打心底願意做到。如此一來,只要不符合爸媽的「應該」,衝突立即出現。但我們要的只不過是希望孩子能成為懂事又能照顧自己的人罷了。那傳達不出去的好意更是令我們心急得不知所措。
 
換個角度來想想,我們心中的那麼多「應該」究竟打哪兒來的?我猜想,是從父母師長的教誨、成長經驗累積而來的。那麼「應該」的真正原由,也就是它們的本質,我們是否曾經好好思考過呢?在試圖傳達好意給孩子時,是否願意把某個價值觀的本質好好說給孩子聽呢?

因為工作關係,我家兩個孩子必須在下課後就到安親班報到。我心裡很清楚,「寫功課」、「考試」在學校生活中佔了不小的比重,所以在他們各自要上小一之前的暑假開始,我就與他們討論「寫功課」、「考試」這兩件事的意義,以及可能怎麼面對會比較順利。果然兩個孩子從此在安親班老師眼中成了自動自發、很會安排時間的孩子。但不瞞您說,得到這樣的結果,前提是討論真的花了很多時間。如果拿個計時計來計時,直接把「應該」搬出來要求孩子做到可能省時很多。但缺點是,孩子越大,「應該」所造成的衝突可是會越來越多,父母的感嘆與無奈可能也將跟著增加。


察覺自身的「非理性信念」

美國提出理情心療的心理學家艾爾伯特艾里斯(Albert Ellis)認為,思考方式中的「應該……」「必須……」「反正……」或「每個人都……」是諸惡的根源、是非理性信念,它們將會引起人們生氣或沮喪的情緒反應。日本醫學博士磯村毅在《戒斷力-從「覺察」開始跳脫人生惡性循環》中提到, 要擺脫非理性信念,首重察覺。也就是,當這些信念出現時,先看出「應該」的本質,再反思自己所在乎的「應該」是否有其他的解釋與思考空間,如果能就此看透,那麼行為與情緒反應將可改變。
 
最初看到這段文章,我結結實實地被嚇了一大跳。原來除了限制性信念(不可以、我沒用、沒人愛……),人生還被非理性信念支配著。下次當自己被孩子搞得按耐不住情緒時,如果能辨別那是自己的非理性信念作怪時,就有機會不引發一場親子衝突,這樣雙方也才有停下來好好想想的空間。
 
看著房間擺著的琵琶,我期許自己能真正跨過「應該」魔咒所帶來的情緒,好好陪伴女兒這次的學習。怎麼引發她對琵琶的熱愛與興趣,會是我接下來使力的重點,祝福我也祝福女兒。



作者簡介
一個為人母後,發現使用自己從小被教養的方式難以達到「與孩子親近」的目標,而致力於從心找到親與子都輕鬆自在的教養方式的媽媽。 十六年後的今天發現,這一路顛顛簸簸地追尋著更親密的教養方法的同時,居然是走在一條追尋自我的道路之上。

閱讀更多文章請至親子之味臉書粉絲頁

 

數位編輯:王信惠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