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規劃,短中長目標大不同─家庭公款理財原則

家庭理財通盤考量風險配置,短期投資宜穩健保守,長期目標則應選擇積極型商品。

家庭理財通盤考量風險配置,短期投資宜穩健保守,長期目標則應選擇積極型商品。

 

人人都想累積增加財富,但投資理財首重確立目標,「家庭理財方法須視家庭的財務狀況及目標而定,」威盛保險經紀人公司董事長王信力指出,包括:短期生活預備金、子女教育金與退休規劃等,需要多少錢才「夠用」?否則理財過程中很容易就迷失了方向。


日盛證券經紀事業處財富管理部經理林建勳建議,家庭理財應掌握:設定理財目標、確定風險偏好及流動性、掌握資產配置、確實追蹤投資績效等四大原則。家庭理財為一生經濟的通盤考量,可依短、中、長期的資金需求做規劃,但須符合本身風險承受度,留意投資的風險性及流動性。


日盛證券經紀事業處財富管理部專案副理李佩潔指出,以短期資金需求來說,針對特定的用途,如暑假期間的旅遊資金或是其他的消費支出,不適合風險性太高或是波動度太大的商品,宜穩健保守,可選擇貨幣市場基金或是穩健的債券型基金等。


「貨幣基金的流動性比定存好、報酬比定存略高,是很好的保本穩健商品。」李佩潔建議,貨幣基金投資的是貨幣市場上短期(一年以內)的有價證券,穩定性高,適合風險忍受度較低的投資人。

 


長期資金應選積極型商品


中期的目標可能是未來的購屋資金或是子女教育金,可以採取複利生息的策略,透過配息型商品,如平衡型基金、債券型基金等,獲取投資報酬,另外,儲蓄險也可作為資產配置的一環。


就長期目標、以退休金為目標來說,可以定時定額、零存整付等方式累積理財的基礎,增加可投資於波動度較大的商品,如:積極型的股票型基金、中國基金、ETF等。因為投資時間拉長,投資態度可以積極些,賺景氣波動循環財。


嚴格來說,「『理財』是把錢管好,『投資』則是把錢變大、變多,」王信力強調,投資之前必須弄清楚家庭現有資產加上預估未來的收入,離目標有多遠?應該調降目標或提高收入?並考量可行性及所冒的風險、報酬率,但萬變不離其宗,前提是做功課必須夠勤勞,才可能有亮眼的報酬。

 


熱門標的─黃金白銀怎麼買?

 

有人說「盛世藏古董,亂世買黃金」,威盛保險經紀人公司董事長王信力指出,私房錢不管是買黃金、寶石或是古董、書畫,都必須考慮流通性及價值認定的問題,有無公開市場及銷售管道。

 


黃金投資應只是衛星配置


黃金熱門時累積兩百萬人開戶,雖然價格目前低迷,但傳統觀念認為黃金保值,還是有人偏愛。有「黃金王子」之稱的台灣銀行貴金屬部副理楊天立認為,以資產配置來看,黃金不是核心而是衛星配置,具有三種投資性質:


(一)防禦性:預防發生戰爭、嚴重通膨等重大危機,以小規格的黃金現貨為佳,如金條、金幣,但有保管的風險;(二)避險性:因黃金與金融商品價格波動為低度相關甚至是反方向,可當做其他投資的風險分敗;(三)投資性:操作短、中期的波段價差,三者的組合搭配因人而異。


楊天立指出,黃金存摺商品兼具前二者性質,投資門檻低,一公克就能買,且集中保管,十分可親。有些父母幫孩子、孫子從小買黃金,未成年者每個月扣款最低為1000元,累積10幾、20年下來十分可觀。


買黃金的其他選擇還包括:興櫃的黃金現貨交易平台、證交所的黃金期貨ETF、黃金基金、黃金期貨及選擇權等。其中,黃金基金以投資金礦公司之股票或公司債為主,價格波動較大,比較適合積極型、承擔風險能力較高的投資人。

 


2016年前緩和上漲


楊天立觀察,美國何時升息將是影響金價重要關鍵,若2015年9月升息,前後將有震盪期,2016年將緩和性的上漲。在此之前可以一點一點地買、打底,2016年再以單筆買進。


買入黃金不用繳稅,賣出時若有獲利須課財產交易所得稅,併入當年所得;虧損的話,可抵未來三年其他的財產交易所得稅。除了黃金,白金、白銀及鈀金等其餘貴金屬須課徵5%營業稅,投資價值比黃金低,且價格波動比黃金大,因此投資誘因較低。


楊天立表示,大部分買白銀紀念幣的人多為收藏或送禮,像母親節紀念幣開賣,立刻秒殺,對價格漲跌沒那麼在意,必要時這些紀念幣還是可以變現。但除非是行家,否則楊天立不建議把紀念幣拿來當投資,就像古董一樣,想要增值得花很大的力氣做功課。

 

熱門標的─投資海外股票

 

複委託投資海外市場的交易量,去年衝上1.5兆元新高,「非專業投資人」、也就是一般個人戶占了4962億,十分驚人。

 

主要關鍵在於,複委託投資「滬港通」發燒,券商公會統計,今年前兩月,40家券商複委託成交總額已達到2635億台幣,約等於台股三天交易總量。


所謂的複委託是,投資人不用到海外開戶,在台灣就可以透過券商下單買賣海外股票、債券及基金等有價證券。至2013年底有95萬散戶開戶;買賣國外股票交易金額達1405億,過去散戶最愛的境外基金則有3366億。

 


美股港股受歡迎


日盛證券經紀事業處國際市場部專案副理莊詠傑表示,國人透過複委託投資海外,最愛買的就是美股和港股。


台灣金管會限制僅專業投資人可投資滬港通,禁止一般散戶投資人投資,但由於香港與大陸連結度高,包括:在上證A股雙掛牌的香港國企股(H股)、追蹤各類陸股指數的指數股票型基金(ETF)等,都是複委託的熱門標的。

 


複委託可投資全球股票


投資人想交易海外股票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至海外券商開戶,另一種是透過國內複委託券商開戶交易。莊詠傑分析,至海外開戶的好處是交易成本較低,但部份券商會要求客戶開戶同時帳戶需存入一定金額;複委託的好處則是,可以投資多個市場,如:香港、美國、日本、新加坡等,但手續費較高。


在買海外股票之前,務必先做好功課,了解每個投資市場的風險程度。例如:美股、港股交易不像台灣有漲跌幅限制(6月1日起台股漲跌幅度由7%放寬至10%),香港股市曾一天內上漲超過100%。莊詠傑表示,必須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度及適合自己的商品,像有人愛追高、有人則愛逢低買進。

 


海外股票遊戲規則大不同


滬港通的磁吸效應,連帶也讓港股變得搶手、成交量放大。買港股要注意的是,其交易單位稱為「手」,每一檔股票的每手股數不同,交易時必須注意交易的股數為整數倍數,例如:滙豐控股每手為400股,下單時的交易股數應為400股的倍數。


美股的交易門檻低,買一股也可以,以蘋果股票100多元美元來說,一股約3000多元台幣,比起台灣相關概念股可親許多,吸引台灣投資人。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