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之後,療傷之路才要展開

我們想保護孩子,孩子也會想保護我們,因此不表現出自己在傷心。如果他們從悲傷很快轉換到開心嬉戲,很可能是在隱藏自己的不快樂。

幫助喪親的孩童

傷痛不會停息,但我們的心可以擁有平和寧靜。告別之後,療傷之路才要展開。

隨著對孩童心理健康的認識有所增長,我們也越來越關心如何有效回應喪親的孩童。常見的說法是孩子的回復力強得驚人,我們現在也確實知道孩子的韌性可以很強。然而他們跟成人一樣,缺乏支持就無法培養韌性。

孩子的年齡和發展階段,決定了他們對死亡的理解。對很年幼的孩子來說,死亡是個十分抽象的概念,他們無法理解那是永恆的現象。剛上小學的孩童能理解死亡的不可逆性,十幾歲的青少年則常會覺得青春期已經夠難搞了,喪親讓事態更是雪上加霜。

 

告知真相

不難理解,所有與我諮商過的父母,都想保護孩子不受苦。直覺上,告訴孩子真相是錯誤的做法,無論是父母將死或葬禮相關細節等等,這些感受太悲傷、太可怕了。但研究顯示,孩子會將這種保護視為排擠,長大後可能會對活著的父母始終存有怨懟,影響生活的各個層面。

孩童必須獲得和成人一樣多的資訊,這些資訊應該以適齡、具體的語言傳達。孩童傾向捏造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虛構出來的認知可能會比事實更可怕,因為他們的想像力無邊無際,對這些事又難以忘懷。請務必記得孩子會從周遭環境吸收資訊,他們可能是不小心聽到對話內容,或更糟糕的狀況,只聽到一半的內容,一知半解;他們也會對周遭大人內心的憂傷很敏感。讓孩子獲得具體知識來解釋他們所觀察到的事情,藉此瞭解有關死亡的種種,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很重要。

研究顯示,在伴侶死後,母親通常還有餘裕給予孩子關愛。在此我們也應該注意到,活著的父親可能需要額外的幫助。

 

年幼的孩子

我發現年紀非常小的孩子,特別容易被排除在與死亡有關的事件之外。人們常告訴我:他們不知道,就不會想念。但我的經驗和發表過的研究,都駁斥了這一點。

被剝奪掉這些回憶的孩子,成年後可能會將自己對此毫無印象視作一種傷害。除非死去的父母被創造出完整、豐富的意象,否則孩子將因這塊空洞受苦。活著的父母必須藉由故事和遺物建立亡者形象,讓孩子在餘生可以反覆運用這些寶貴的資源。

 

如何解釋一個人死了

告訴孩子壞消息極為困難,父母也可能覺得這麼做很難受,但務必要避免混淆感受和事實。可以請另一位家庭成員或親近好友在場支持你,以免你有時想不到適當詞彙。找一個安靜的房間,肢體靠近孩子。你可以這樣開頭,提示他們你要講一個壞消息:「我有悲傷的消息要告訴你……」接著盡量簡單直接地說出消息:「xx今天早上死了」若是很小的孩子,解釋死了是什麼意思,「當一個人死了,他的身體會停止運作。他的心臟不再運作,他不能動,身體會很安靜,一動也不動。死掉的身體不會感覺任何痛苦。」

你可能會需要隨著時間慢慢講述整個故事,但詳細情形可以之後再講。讓孩子帶領你,但要注意小心別一次給他們太多資訊。確認孩子明白你說的話,給他們時間吸收;讓他們提問題,如果他們重複問同樣的問題,最好重複同樣的答案。孩子其實跟成人一樣,他們不見得是不懂(雖然也可能是這樣),只是需要時間消化死亡的概念,因此有時候重複是必要的。

 

孩子保護大人

如同我們想保護孩子,孩子也會想保護我們,因此不表現出自己在傷心。如果他們從悲傷很快轉換到開心嬉戲,很可能是在隱藏自己的不快樂。父母可以挪出一個特別的時間,確認孩子內心真正發生的事,例如在吃完午茶之後。

 

規律的例行事項

父母死後隨之而來的不確定感,可能讓孩子非常沮喪。我們希望安撫孩子,於是允許他們做一些平常被限制的行為,這完全可以理解。慰藉和紀律之間的界線很難劃清,大原則是最好盡可能謹守例行事項和日常紀律。有了熟悉的界線和架構,孩子更容易感到安全與穩定。

 

生存本能

研究顯示,面對父母將死的情境,孩子因生存本能驅使,會親近活著的一方、遠離垂死的一方。他們最首要的問題是「誰會照顧我」,可能會脫口而出一些看似冷漠無情的問題,彷彿只在乎自己、不在乎垂死的父母。例如:「如果媽咪不能送我上學,誰要送我?」

這是生存機制在發揮功效,也是面對這種情況的自然反射反應。鼓勵孩子主動親近生病的父母會很有幫助。做些體貼的小事,像是在父母手上抹乳液、一起讀故事書,或條列一張兩人最喜歡的歌曲播放清單。這不僅能提升孩子的自尊,他們也會記得親近垂死的父母,不會因太早退縮而心生愧疚。

 

孩子和青少年的喪慟

當父母自己在受苦時,很難兼顧好好照護孩子。然而,要讓孩子健康地適應父母的死亡,養育的品質是關鍵所在。根據研究,孩子身處的環境如果允許他們向照護者坦白對死亡的情緒,他們比較不會出現憂鬱或適應不良的喪慟症狀。孩子越早獲得適當支持,適應得越良好;反之,越晚獲得支持,越可能造成不良影響。

 

觀察周遭的成人來學習喪慟

孩子藉由觀察周遭的成人來學習喪慟。看見父母表達自己的悲傷,接著繼續做好自己的工作,他們會認為自己也做得到;同樣地,如果他們不曾目睹父母難過,便可能模仿這種行為,然後對自己悲傷的情緒感到困惑,也不知道是否可以公開表露感受。成人在喪慟時,常會在感情上自覺像個孩子,想要被人照顧。在這種情況下,尋找到適合自己的支持資源,是父母成功養育孩子的關鍵。

有個形象常被用來形容成年的喪親者,他們的喪慟就像在河中涉水,每一步都很艱難,無法鬆懈。至於常被用來形容孩童喪慟的隱喻,則是在水窪中跳進跳出,傷心的時候,他們跳進水窪,大哭、疏離、生氣;獲得安撫後,他們便跳出水窪,快快樂樂繼續玩耍。

我們必須觀察孩子的行為,留意他們何時需要幫助,因為他們用言語表達感受的能力或許很有限(雖然有時也清楚得驚人)。他們可能不只淚眼汪汪或生氣,還會行為幼稚、睡不好或沒食慾。他們需要獲得保證他們有人愛、有人照顧,而無論他們的反應是難過沮喪或開心玩耍,任何反應都沒有錯。

 

年幼孩童難以理解的死亡概念

孩童大約到八歲左右,才能充分理解死亡的概念,亦即死亡是永久、不可逆、普遍的現象。雖然對孩子解釋死亡時,一律要使用準確、適齡的語言和清楚明瞭的措辭,但當對象是年紀更小的孩子,這麼做或許仍無法讓他們理解死者永不復返。隨著他們慢慢長大,會開始以不同的方式理解死亡,你也必須跟著修改解釋的方式。

一般認為,孩子到小學高年級或接近十來歲時,已具備足夠的認知能力,可充分瞭解死亡是不容爭辯的句點。這同時也表示他們已充分理解這種失去有多巨大,因此需要良好的支持,幫助他們處理喪慟。

 

對父母死亡反應遲鈍或毫無反應

有些歷經父母死亡的孩子,幾乎沒有表現出沮喪的情緒。研究指出,他們的其實只是延遲表現喪慟,日後便會出現喪慟的反應,這可能遲至喪親兩年之後。為了保護孩子不像馬克斯那樣受苦,父母可以使用各種方式來幫助孩子,引出他們的喪慟表現,包括一起讀適合的故事書、創造回憶的小書或相本。如果上述作法難以執行或沒有成效,建議轉由學校的諮商員輔導孩子,或尋求喪親支持機構的幫忙。

 

摘自 Julia Samuel《悲傷練習》/商周出版

 

Photo:Tadeusz Lakota,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吳佩珊、黃小羽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