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玫伶校長:給孩子自主學習的機會「為自己」出寒假作業

長久以來,孩子還沒有學會如何做自己學習的主人,很少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不太會規劃自己的時間。如果寒暑假沒有老師規定的作業,孩子自己想要做什麼?如果讓孩子「為自己」出寒假作業又會是什麼樣子呢?

長久以來,孩子還沒有學會如何做自己學習的主人,很少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不太會規劃自己的時間。如果寒暑假沒有老師規定的作業,孩子自己想要做什麼?如果讓孩子「為自己」出寒假作業又會是什麼樣子呢?

 

放長假 正是孩子最好的自我探索時光

臺北市教育局於104年11月廢除行之多年的國小寒暑假作業實施要點,改以「自主學習」取代,引發熱議,充斥著許多疑慮與擔憂。台北國語實小林玫伶校長認為,主要原因為:

(一)認為多數老師設計的寒暑假作業早就多元活潑,沒什麼不好。
(二)擔心長假漫漫,不加以規定,學生會無所事事。
(三)擔心變成家長作業,不知如何幫助孩子,最後還是安親班指導。
(四)自主學習需要家庭支撐,對缺乏資源的弱勢家庭不公平。

不管上述哪種思維, 自主學習與思考需要給孩子時間,不是短短寒暑假就能立即見效,即便是虛度了假期,也可以從同儕的分享當中,慢慢找出自己有興趣的事物,甚至學習到虛度光陰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不是沒作業,而是讓孩子「自己」出作業

「自主學習」是讓孩子當學習的主人,自己決定學什麼、如何學,是學習權的轉移。學期間因各種因素使自主學習的實踐困難重重,趁著寒暑假少了課程進度的壓力,則是展現學習自主的大好時光!但孩子很少傾聽內在的聲音,即使知道自己可以作主,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所以老師的角色就顯得重要。

國語實小林玫伶校長發現,各年級老師會幫助學生找到適切的學習主題,包括「新年快到了,我想好好整理房間」、「阿嬤賣菜好辛苦,我想幫她忙」、「我想讀完《哈利波特》,研究咒語」或「我想拍關於流浪狗的微電影」等,主題不是「越大越好」,而是從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引發孩子的興趣,進一步才會想去探索、去了解。
 


◥ 孩子們認真完成「作業」;也在課堂上侃侃而談自己的作業成果。

 

讓學生意識到「學習權正在轉移」

教育長久以來,孩子一直都是被動式的吸收老師在台上所講,沒有學過如何做學習的主人,框框拿掉以後怎麼辦,但這需要暖身與覺察。因此,林玫伶校長與溫郁琦老師合作,從引導式的問題開始,誘發孩子一起思考: 

【 提問】
① 學校不規定寒假作業,有何感覺?(學生大多回答很開心,也有少數學生認為會玩瘋、會變呆)
② 老師不規定寒假作業後,想做什麼?(大多學生第一時間是發楞,接著才說想玩、想做些什麼,很不篤定)
③ 如果你可以為自己出寒假作業,想出怎樣的作業?(學生的回答似乎都在猜測師長想要的答案)

【澄清】
① 自己想做的
② 自己很想做的
③ 平常沒時間做的
④ 有能力完成的
⑤ 對自己有幫助的
⑥ 對別人有幫助的

綜合上述要項並舉實例給孩子參考,孩子會開始思索自己想學什麼。

 

無論親師生都需要:改變觀念 調整想法 重新出發  

絕大多數家長老師們,對「孩子該自主學習」的理念是認同的,只是對「小學生有沒有能力自主」掛個大問號?但如果「理念」是對的,那麼應解決的是「做法」,而非改變理念!林玫伶校長所推出的「自主學習方案」,試圖讓學校的寒假自主學習能夠成真。打破自主學習「唱高調、難實施」的想法,從:認識自主學習 → 學習自主學習 → 觀摩自主學習 → 回饋自主學習,展開一系列破冰之旅。
 


看完整《寒暑假,實踐自主學習的好時光》創新教育專案

 


【 全臺100個創新教育專案 │ 延伸閱讀 】

花開滿天香,結籽才驚人

漂移式自造教育─教學行動車主動出擊

「設計自己的家」─動手做,學建築

 

數位編輯:楊逸慧、吳佩珊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填問卷
領$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