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藏了隻小蜜蜂,嗡嗡叫耳鳴要注意

近年來,隨着學業壓力的增加,耳鳴的發生率明顯增加而且也年輕化。而其實耳鳴可以說是身體的一個警報器,這症狀背後的原因,有可能是焦慮、中耳炎、或者腫瘤所造成。

「嗡嗡嗡,嗡嗡嗡,大家一起勤作工……。」這首小蜜蜂大家一定都耳熟能詳,可是假如小朋友的耳朵裡真的躲了隻小蜜蜂,不時還會嗡嗡、哄哄鳴叫,那可是相當惱人。

《外科證治全書》中有說:「耳鳴者,耳中有聲,或若蟬鳴,或若鐘鳴……。」形容從耳中聽到的聲響。假如小朋友在沒有外在聲音的時候,而耳中還聽到有聲音,這就是耳鳴。

耳中有聲音出現,可以透過休息或睡覺改善,那問題不大,可是假如聲音一直重複出現,小朋友受到干擾,不知所措,就容易焦慮煩躁,影響精神或睡眠,而睡不好,又會加重耳鳴,這樣重複的惡性循環,讓大人小孩身心俱疲。

 

耳鳴是健康警報器

近年來,隨着學業壓力的增加,耳鳴的發生率明顯增加而且也年輕化。因為小朋友還在學習成長階段,對於身體的疼痛或不舒服,容易表達不清,而讓爸媽輕忽耳鳴的症狀,而其實耳鳴可以說是身體的一個警報器,這症狀背後的原因,有可能是焦慮、中耳炎、或者腫瘤所造成。

無論大人或小孩脾虛或腎虛,或者因為身體循環不好,局部供血不足,加上有家族耳鳴病史的話,小朋友就更容易耳鳴。

其實耳鳴,不是什麼重病,可是對我們生活影響非常大,睡覺時耳鳴,會影響睡眠,長時間下來會有腦神經衰弱、焦慮、身心不協調的問題。

 

護耳功耳聰又目明

我有一個小學員,因為耳鳴,尤其半夜的時候,聲響又特別清楚,所以根本都睡不好,幾乎整晚都失眠,除了接受正規醫療,我建議孩子的爸媽,在睡前播放一段優美的音樂,像是大自然潺潺流水聲,讓孩子聆聽,可以幫助睡眠。

由於,「腎開竅於耳」,腎,主管耳朵,假如腎的精氣充足,就會耳聰,靈敏聽覺,可是假如精氣不夠的話,就會耳鳴。人體多條經絡都經過耳朵的周圍,耳朵也是五臟六腑的反射區,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可以透過耳朵觀察出來,所以爸媽也可以帶著小孩一起來練「護耳功」,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會有很好的保健效果。

假如持續耳鳴,而且合併有耳悶痛、聽不清楚、暈眩頭痛…等症狀的話,還是得找醫師做進一步的檢查。

============

親子大雁是白雁自主健康管理學最熱門的課程之一,是亞洲區親子互動的口碑課程,更是眾多專家、企業主推薦的健康教育養成課程。

歡迎跟我們一起一起Playing based learning,玩中學,玩中練,播下身心健康的種子,陪孩子一起長大。

免費試聽課程報名

 

▲實用小功法:護耳功

 

照片提供:白雁老師

數位編輯:陳玉玲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未來親子六星會員超回饋 立即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