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搞小霸王 ? 迎接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

沒有人一出生就會控制情緒、懂得分享與等待,這些都是需要經過學習。如果我們能夠先了解孩子此階段的身心發展特質,就能理解孩子的行為表現,並以較為心平靜氣的態度和具體的方式示範與教導孩子學習這些抽象概念。

「該吃飯了,把玩具收一收!」,「不要!」,不合孩子的意,接著就是一陣大哭大鬧、尖叫、丟東西、在地上翻滾甚至出手打人或咬人…等,這樣的情節是不是曾經在哪裡上演?。東西方都有句名言形容這個階段的孩子,西方是「恐怖的兩歲」、東方則為「三歲小孩,貓狗都嫌」,顯現出這段時期的家長都有共同的困擾。究竟為什麼原本可愛的小天使開始變成難搞的小霸王呢?

我們可以從發展的角度認識2~3歲孩子的特質,依據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此時期的發展階段正值自主獨立VS羞愧懷疑(林哲立、邱曉君、顏菲麗譯,2007)。孩子主要的發展重點之一是形成自我概念,開始有了自己的意見與堅持,在表達能力還不夠純熟時,情緒就成了一個很直接的表現方式,再加上對於情緒又沒有太多認知,不懂得如何平靜下來,最後總是一發不可收拾。雖然現今都相當強調民主及愛的教育,但耐心終究有限,最後經常弄得大人、小孩都不愉快,同樣的情節下次再度上演,也使得親子關係日益緊張。其實家長可以試著認識孩子,並參考下列方法陪伴孩子走過這段讓人又愛又頭痛的年齡。

 

一、 了解孩子身心發展特質,避免不適切的期待與標籤

就像我們不會期待五個月大的孩子學會走路一樣,若認識孩子現階段的發展特質,在孩子出現一些行為時,就不會馬上幫孩子貼上問題小孩、難搞小孩、愛哭鬼的標籤。沒有人一出生就會控制情緒、懂得分享與等待,這些都是需要經過學習。這個年紀的孩子,自我意識強,只在意自己的感受,往往無法體會他人的感覺,自然也較難理解等待、分享及輪流等抽象概念。例如對於孩子而言,「玩具是我的,爸爸媽媽是我的,只要給了別人我就沒有了」;當看到一個很想要玩的玩具被其他孩子拿走了,孩子本能覺得「我想玩」,所以把玩具從別人手中拿過來,但家長卻很用力地把孩子的手拉住,並大聲告誡不可以搶別人的玩具,還幫孩子貼上了小霸王的標籤!此時孩子因為無法滿足自我需求,也因大人過於激烈的反應而感到困惑、傷心、生氣。如果我們能夠先了解孩子此階段的身心發展特質,就能理解孩子的行為表現,並以較為心平靜氣的態度和具體的方式示範與教導孩子學習這些抽象概念。

 

二、 理解、接納孩子可以有情緒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應用行為分析博士袁巧玲(2013)曾提到:「負面情緒的累積,只會帶來更多的行為問題」。當孩子出現情緒反應時,建議讓孩子有抒發情緒的時間,給孩子一個擁抱,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感覺是可以被允許的,大人其實也願意理解與傾聽他的感受,而不是一味地制止或壓抑。唯有先讓孩子冷靜下來,才能夠開啟與孩子溝通的門,教導孩子認識情緒並討論解決方式。

 

三、 不被孩子的情緒勒索

「你停止哭泣,我就買玩具給你。」、「你想玩手機…好啦,我答應你就是了,你不要再哭了。」利用這招安撫孩子,確實有立即見效的效果,但若每次只要孩子一哭,家長就投降,哭鬧自然就成為了孩子最棒的武器!長期下來也會讓孩子以為「只要我想要就一定可以被滿足」。

 

四、 協助孩子認識情緒,瞭解引發情緒背後的原因

家長可以試著幫孩子把情緒感受說出來,例如:「看你嘴巴噘這麼高,你覺得很生氣對不對?」透過回應讓孩子明白自己現在的感覺是處於哪一種情緒,接著要耐心地了解發生了什麼事情,共同討論解決方案,例如:「剛剛同學不小心把你的蠟筆用斷了,你覺得很生氣,但是尖叫或打人沒有辦法讓蠟筆恢復原狀,我們可以一起想想別的方法。」平時也可以多利用相關繪本,帶領孩子認識情緒的特徵及討論如何適切表達與因應。

 

五、 以身作則!成為孩子良好的模仿對象

兒童心理學家Lawrence E.Shapiro曾指出:「讓孩子敞開心胸最好的方式,是以身作則。」(吳艾蓁譯,2017)。家庭是孩子第一個社會化場所,家長也是孩子模仿學習的對象!倘若家長在處理自己的情緒上總是強烈,卻要求孩子不可以哭鬧、發脾氣,可能會導致孩子對家長的管教產生抗拒與不信任。在教養上應訂定明確規矩,並秉持一致態度,平時也可與孩子分享情緒,例如:當非常喜愛的衣服太小不能再穿時,若只是告訴孩子這不能穿留著沒用,要拿去丟掉,不但無法轉移孩子不捨及難過的情緒,也無法從中學習分享的美德,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哇~你的小衣服已經不能穿了,我知道你很喜歡它,但也許有人比我們更需要它哦!我們來幫它找找新的主人,有需要的小朋友收到之後會很開心的。」即便是同樣的事件,透過大人的引導,孩子可以體會到換個角度思考,可能就會有不同感受。

沒有任何一個孩子天生就是完美小孩,也沒有一位家長天生就是優秀家長。我們都是透過不斷學習與調整,成為能遵守社會規範的公民。雖然在少子化浪潮下,許多孩子都是家中的獨生子女,教養上變得比以前更加民主或一不小心流於溺愛。但現在的孩子並沒有變得比較難搞,在面對第一個人生的叛逆期,需要大人陪伴孩子一起成長,協助其順利發展自我概念及規範,並建立良好親子互動關係。

 

參考資料:
林哲立、邱曉君、顏菲麗(譯)(2007)。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原作者:Jos'e B. Ashford、 Craig W. LeCroy、 Kathy L. Lortie)。臺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2001)
吳艾蓁(譯)(2017)。我不是壞小孩,只是愛生氣(原作者:Lawrence E. Shapiro, Zach Pelta-Heller, Anna F. Greenwald)。臺北市:親子天下。(原著出版年:2008)
袁巧玲(2013)。親愛的小寶貝在想什麼。臺北市:新手父母。

Photo:Scott Webb,CCLicensed.
數位編輯:陳玉玲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