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蘭:父母不要執迷於分數和成績,品德和禮貌才是教養重心

現代的父母不要執迷於分數和成績,而要把重心放在教養孩子的品德和待人接物的禮貌上。很多人以為稱呼人是小事,但稱呼錯了,小則被瞪一眼,大則耽誤一生。
  • 文/ 洪蘭
  • 2017-12-01 (更新:2019-03-28)
  • 瀏覽數34,753

一位國立大學的學生邀我去演講,問鐘點費的「價格」,令我非常吃驚,只好告訴她:我是老師不是商人,我的知識是教化學生用的,不是論斤兩待價而沽的。她來信道歉,說不知為何不能用價格。


現在學生國文程度的低落真是不能想像,連研究生的程度也好不到哪裡去。有個碩士生要請假,來封電子郵件,上面寫著「Dear All,本人本週不能來上課」,下面不是署名,而是個學號,也是令人傻眼。只好叫他來辦公室,教他寫信的禮貌:給老師或長輩的信要有稱呼,要具名;如果不是恐嚇信,不可以寫「知名不具」……。現在的學生如此不懂基本的溝通禮節,真不知道他們出社會怎樣和同事相處,又如何會有貴人來提拔他?


對目前台灣只重知識、不重生活的教育,很多老師都很憂心。但是教育部每次課綱的修改還是只著重在意識型態上,對學生未來就業必須有的溝通技能或EQ教育卻是一字不提。有雜誌曾做過調查,學生出社會後,學校教的知識用到的只有24%,剩下的76%是用不到的。那還是好幾年前的調查,現在知識翻新得更快,很多課堂教的,還沒出校門就已經過時了。所以現代的父母不要執迷於分數和成績,而要把重心放在教養孩子的品德和待人接物的禮貌上。很多人以為稱呼人是小事,但稱呼錯了,小則被瞪一眼,大則耽誤一生。


稱呼得當、知所進退是學養的一部分

1976年英國牛津大學教授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的《自私的基因》出版,一時洛陽紙貴,幾乎每個大學的演化生物學課都用這本書。我有一個朋友是加州理工學院的高材生,他想請道金斯教授來演講,順便展現自己的研究能力給道金斯看,想去英國跟道金斯做論文。但是在打邀請信時,一不小心把D打成H,變成Hawkins。正好學術界也有個Hawkins,但名氣沒有Dawkins大,Dawkins看到他的姓被打錯,而且錯的正是他所瞧不起的人,很不高興,直接寫信指正,也不去演講了。多年後,朋友談起這件事還耿耿於懷。稱呼錯誤,使他失去入名師之門的機會,人生從此不一樣。


其實Dawkins的理由也對。訓練一個博士班學生要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因此必須慎重選擇可以栽培的學生。如果連老師的名字都搞不清,當然不肯浪費寶貴的時間和精力去調教這種學生(他是運氣好,沒看到還有不知道老師名字,寫Dear All的台灣學生)。


稱呼得當、知所進退是學養的一部分,代表著這個人的文化和修養。這部分,說實在話,是從廣泛的閱讀而來,尤其是古文。猶太教的《傳道書》(Ecclesiastes)就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已行之事,後必再行,已有之事,後必再有。」前人怎麼應對這件事,自己便可援例。所以即使學校不再教古文,家長還是可以選些好文章和孩子一起讀。畢竟一篇經過千百年浪淘沙的文章是值得讓我們一讀再讀的。


洪蘭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及清華、交大、陽明、中央四校聯合系統講座教授。著有《歡樂學習,理所當然》、《教育創造未來》、《自主學習,決定未來》等書(以上為天下文化出版)。

 

※更多您可能感興趣的相關文章...

專訪復興實驗中小學董事長 李尹緒瑛:「品德的培養,比知識灌輸更重要」

「教養」來自生活細節的要求

 

數位編輯:吳佩珊(2019.3.27更新)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

★填問卷
領$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