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逸帆:如果能選擇,我要孩子擁有意義與希望的童年時光

二十歲「無學籍」教改紀錄片 紐約亞美影展為少年發聲 ;《學習的理由》入圍紐約亞美國際電影節!

號稱美國歷史最久的亞洲影展「亞美國際電影節(Asian American Internation Film Festival)」七月二十三日於紐約市展開。年僅二十歲的人文無學籍行動高中 畢業生楊逸帆以費時六年半製作的處女作《學習的理由》(原名:不想考基測) 入圍紀錄片單元,九部作品中唯一來自台灣。

 

本屆入圍者不乏影展寵兒與資深影人。劇情片如:香港導演李仁港的《天將雄獅》(成龍主演)、中國電視金鷹獎得主張唯之作《打工老闆》、日舞影展評審團獎得主Benson Lee的《Seoul Searching》、獲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提名的李霄峰《少女哪吒》、香港導演協會會長劉偉強之作《青龍復仇》。紀錄片亦競爭激烈,入圍者包含:曾獲威尼斯影展最佳紀錄片獎的中國導演杜海濱之作《少年*小趙》(已獲2015香港國際電影節紀錄片評審團獎)、達拉斯亞洲影展最佳紀錄片獎導演Derek Shimoda的《June Bride: Redemption of a Yakuza》、美國公共電視記者Lauren Knapp的《LIVE FROM UB》等。影展更以奧斯卡得主香港導演楊紫燁的紀錄片作品《爭氣》揭開序幕。

 

十四歲開始拍攝的處女作與來自世界的知名導演同登紐約舞台,恐非易事。不過,在最終版本前,《學習的理由》去年就曾以初剪獲得香港華語紀錄片節長片季軍、印尼國際電影獎紀錄片新人金獎、英國雪菲爾紀錄片節觀摩單元等八個影展殊榮,肯定其努力成果。

 

但他並非一直被看好。

 

「完全看不出導演有用影像敘述故事的思想或能力」「看不出『高中生』導演說出屬於自己的故事結構基礎」「最好的時候就是一般的紀錄片」是這部片與電視台合作時評審的評語。「一昧解析教育制度與升學相關問題,最後恐怕像小孩玩大車,玩掉半條命。」是前輩的回應。請來專業剪輯師合作,被說「太常用自己的觀點看事情,主觀得偏頗。想要的東西,給人一種裝大人的感覺...不用急著接受,因為你以後就會懂。」最後,兩度期中報告都未能通過,迫使楊逸帆與他當時平均年齡十六歲的團隊退出電視台合作案,印證製作人預言:連紀錄片也變「沒有學籍」。

 

「一開始,影片還拍得零零落落,我們就問電視台能不能上院線,」楊逸帆回憶:「製作人與所有評審都倒抽一口氣,大概在想:『這群小孩是不是瘋了』。」

 

「當時真的懵懂無知,不知道上戲院即便對資深導演都多麼困難。但一直以來,我們心裡只是想著:如何讓我們的表現,替台灣更多孩子贏取父母、老師們對他們的信任?」

 

根據楊逸帆的觀察與研究,成人普遍認定孩子就是不懂事、叛逆、無法自主、不可信任,於是加強限制並代理多數生活抉擇,使孩子缺乏探索世界、認識自我與承擔責任的機會。反射性的抗爭,讓成人印證孩子不懂事且叛逆的思維,進而再加強限制與綑綁。這種惡性循環,導致台灣社會「集體晚熟」。缺乏探索與選擇的機會,即便長大,方向依然迷茫。

 

「我們知道我們『不要』什麼,卻說不出我們『要』什麼。於是我們汲汲於追逐『第一』,卻迷失了我們的『唯一』。」楊逸帆在2014 TEDxTaipei演說中說。

 

「當然,這些都不是十四歲開始拍攝就知道。」楊逸帆說:「獲選電視台合作案,讓我們看見自己對台灣有機會創造的貢獻。但電視台眼中的『拍攝結構凌亂』『作品意義不明』,其實是重要的探索過程:不只直接拍出自身故事與感受,更到處訪問教育體制問題,是為了讓思維與視野變得完整成熟——即便最後這些素材也都未使用於本片中。」

 

楊逸帆與他的團隊不只在台灣採訪體制內外學校、教改人士與教育官員,更曾出走美國,採訪《讓天賦自由》作者Ken Robinson、Yong Zhao等教育專家。此外,他不滿足於拍片。十五歲起,每年默默進行教改實驗。2010年創「樹人聯盟」,立志以跨世代對談消弭世代隔閡,激盪學習與人生可能。2011年,遍訪全台教育官員、校長、老師、家長、學生、教改人士,探討教改成敗關鍵,提出改「政策倡議」為「草根社企」的新路線。

 

前兩者的失敗,促使他2012年自立自強,創立《Awakening》線上雜誌,致力破解體制迷思,鼓勵探索自我,號召承擔社會,獲得台灣社會企業論壇青年提案冠軍,並在半年內團隊擴張廣州與香港。2013年至今,以「我的教育,我設計」為主題,在兩岸三地舉行工作坊,邀校長、家長、老師、學生設計理想教育,累積參與約兩千人。

 

「未來將遍訪世界,探索如何開創真誠而健康的永續世界。」楊逸帆說:「但在出國以前,希望為華人社會留下教育的避風港:提供孩子足夠的空間與信任,讓他們保有天生對世界的關懷與好奇心,探索世界,認識自我,成為發自內心成熟的世界公民。」

 

帶著這個願望,楊逸帆正籌募旅費前往紐約。希望利用影展機會,做些教育採訪,並尋找將探索世界的機會分享給台灣孩子的可能性。

 

「願望若能成真,我相信台灣將能扭轉師長困擾、孩子也痛苦的惡性循環。改變晚熟與迷失的社會現況,朝『改變從自身做起』的正循環邁進。」

 

---放映資訊與購票須知---

放映地點:美國華人博物館 Museum of Chinese in America (MOCA)

放映時間:2015年7月26日下午一點(紐約時間)

票價:

普通票-$12

學生票-$7

ACV & MOCA 會員-免費

活動網址:

http://aaiff.org/2015/films/for-youth-by-youth-screening-if-there-is-a-reason-to-study/


 

---《學習的理由》短版簡介---

 

根據調查,台灣三成左右的國中生不知道或沒有人生方向。到大學,近半數最痛苦不知自己要做什麼。大學四年後,許多選擇延畢或讀研究所,主要目的是探索人生方向。為什麼,我們一天比一天成熟,卻越來越不清楚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

 

從14歲開始拍攝,費時六年,少年導演楊逸帆在四位就讀體制外學校,卻走向傳統升學道路的朋友身上,找到蛛絲馬跡。為了替學生發聲,他更報考基測,親身體驗「不省仍試」的教育...


 

---《學習的理由》長版簡介---

 

如果你的孩子熱愛跳舞,又課業優異,你會讓他發揮專長,還是勇敢築夢?如果他對音樂、科學、設計、曲棍球…什麼都喜歡,卻樣樣不精、成績普通,你會讓他專精於一,還是繼續見識廣博?如果他方向茫然,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喜歡什麼,你是否會讓他先安分讀書再說?   

 

或者你認為:孩子才十幾歲,有必要想這多?

 

台灣學生在國中三年級後,學習內容就得分流。怪的是,孩子成績越好,可選擇的學校越多。社會不成文的認知是,選擇學術高中,出路多;選擇職業學校,難回頭。面對未知的明天,十五歲的孩子,將何去何從?

 

人文國中小是一所沒有分數與排名,讓學生廣泛探索自我的體制外學校。為了升學,這所學校的學生卻在2009年第一次面對基測。好奇心驅使,當時年僅十四歲,就讀人文國中小八年級的逸帆決定拿起攝影機拍攝《學習的理由》(原作:不想考基測)紀錄片,紀錄朋友們的升學心聲。   

 

立安見多識廣,痛恨將學習侷限在教科書中。雨萱熱愛跳舞,成績優秀。沛玲善良用功,卻課業表現普通。興豪音樂才華洋溢,考試卻是他的痛。   主流教育告訴他們「安故守常」是生存條件,「努力讀書、考試」才能勝出。逸帆發現,面對新的遊戲規則,朋友們漸漸失去夢想的勇氣、學習的理由。為了替莘莘學子發聲,逸帆也親自挑戰基測,卻漸漸遺忘初衷......


 

---導演楊逸帆論述---

 

問題不僅止於壓力,更不僅止於基測。當今教育依照分數與教育程度,將人對社會「有用的程度」,分發不同出路。贏越多人,選擇越多;越有獲得資源的權力,越有說話與決斷的權利。分數低,只能撿剩下的選擇;因為不認真、沒本事、沒知識,沒有批評現況、呼求改變的資格。   

 

有些人,正如片中的我們,沒有學校訓令,父母逼迫,卻因為對遊戲規則似懂非懂的醒悟,自願踏入框框。為了求生、求勝、爭取認同,我們先不思考,先不摸索,戮力贏過別人再說。直到選項在手,才發現:不知道自己真正要什麼。   


有人此刻覺醒,展開自我追尋。有人因沈沒成本,持續競爭資源與選擇權,以期片刻的成就感與自我認同。少數人最初渴求改變遊戲,才忍辱負重、服膺規則,攀登制高點。但當坐享既得利益,是否還能記得出發的理由?

 

圖說:「若不是無數孩子在體制中受苦,就不會有這部紀錄片,更不會得這個獎。」楊逸帆在香港華語紀錄片節受獎時說:「但是,如果我能選擇,我不要這個獎。我要孩子擁有意義與希望的童年時光。

圖片:香港華語紀錄片節提供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