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罰就是在對孩子說:為你好就可以打你

有些人堅持,自己能夠拿捏打罵的程度與力道,打罵只是一種懲罰形式,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錯誤,或是遠離危險。可是成人在口出惡言或是拿起藤條時,真的有自信自己依舊保持理智、沒有動氣嗎?

文/林蔚昀、諶淑婷

打罵孩子真的是教育嗎?

我常常在想,體罰到底是一件多值得說嘴的事情,以至於到現在,二○一六年,還有那麼多自稱是教養專家的人,寫文敘述自己如何以體罰管教小孩,辯解自己為何不得不打小孩。

那些支持體罰的話術大概是以下內容:體罰並非毒蛇猛獸,適當使用仍具效果;家長不必心懷內疚,只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裡,知道為什麼被罰,讓孩子服氣被罰,體罰後給孩子愛與道理,就是教育的一種。

這種合理化自己打人行為的文字,再流暢也只是說明:「我告訴你,我就是要打你」,小孩會犯錯,成人犯的錯更多更惡。當我們在職場寄錯信、忘記會議、稿子有錯誤、媒體亂下標題操弄輿論,主管或讀者觀眾可不可以說:「你錯了,我要打你,你知道我愛你才打你嗎?」這麼說,你服氣嗎?

 

打罵小孩的時候,真的很理智嗎?

作為爸媽,我們很清楚為什麼會動怒想打罵小孩,往往是因為時間壓力、情緒波動、溝通技巧的不足,沒辦法理解小孩的想法,有時連孩子「態度惡劣」,都是打罵的理由。可是,態度好壞相當主觀,當我們情緒好、狀態佳時,對於態度差的人,會體貼他是不是發生了不好的事?身體不適?睡眠不足;情緒不好時,一句「隨便啦!」都可以讓人發怒。

贊成體罰的人堅持,管教孩子是避免他們誤入歧途,造成社會負擔,孩子不打就不會聽話,不會懂得尊重他人。這些人堅持,自己能夠拿捏打罵的程度與力道,因為打罵只是一種懲罰形式,最重要的是透過懲罰,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錯誤,或是遠離危險。可是成人在口出惡言或是拿起藤條時,真的有自信自己依舊保持理智、沒有動氣嗎?

 

做出不打小孩的決定,然後呢?

在兒子一兩歲的時候,我打過他幾次。這多半是在他大哭大叫、不聽話、把我搞得也快崩潰的時候發生。我打他,然後罵他:「為什麼這麼不聽話!」但是他沒有聽話,反而哭得更大聲。然後,我也哭了,一方面是覺得挫敗,一方面是覺得對不起他,我沒有成為一個好媽媽。我努力想要成為一個好媽媽,但是我失敗了。在我身體裡和心靈裡的暴力種子沒有離開,反而長成一片荊棘森林,把我自己刺傷,也把我愛的人刺傷。

 

不打小孩,孩子逐漸學到表達怒氣的方式

是什麼時候決定不管怎樣,也絕對不能打小孩?我想,是在他四歲半左右。有一天,他告訴我幼兒園的小孩會打他。我說:「不可以喔,別人不能打你,你也不能打別人。」他說對,然後說:「妳以前會打我。」聽到這句話時我愣了一下。他真的記得?不是胡說?我要怎麼回答他?難道我可以解釋說「小孩不可以打小孩,但是大人可以打小孩」嗎?想了一下,我說:「對,媽媽以前打過你,我做錯了。媽媽向你道歉。我以後不會再打你了。」

我告訴老公這件事,和他約定:不管怎樣,我們都不可以再打小孩(老公以前失控時,也打過兒子)。我們可以大吼、罵人、尖叫,但是不能動手。如果真的失控動手,一定要向孩子道歉,並且改正自己的行為。在那之後,我們還是違反了約定一兩次,但是慢慢地,我們都做到了不再打小孩。

不打小孩後,我們面臨到新的問題:要怎麼教養孩子?當他因為生氣、絕望、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或是疲倦鬧情緒而來打我們的時候(他比較常打我),我們要如何面對處理?我們要對自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因為我們以前有打他,所以現在他打我們也是報應不爽」嗎?我們要阻止他嗎?要怎麼阻止他?他打我們時,我們要以牙還牙嗎?還是要把他抱開、緊握住他的手說「不可以打人」、或是如果可能 ── 離開現場(比如老公留下來陪他,我躲進房間或出去一下子)?我們可以對他大吼大叫、之後生他的氣不理他嗎?

就在我以為這一切是無間道的時候,有一天,兒子不打人了,彷彿這一切從沒發生過。他頂多只會大吼大叫,哭一哭,發出抱怨不滿的聲音、雙手抱胸。他表達憤怒的語彙變豐富了,打人不再是唯一表達憤怒不滿的方式。

如果表達憤怒不滿的方式,不是只有「打人」,那告訴小孩「你做錯了、我不喜歡你這樣做、這樣做不可以」,是不是也有很多種方式呢?我想是有的。我們能夠脫離那個「你打我、我打你」的可怕過渡期,進入一種新的溝通模式,正是因為我們找到了表達各種情緒、交流各種想法的其他管道。

 

摘自 林蔚昀、諶淑婷《遜媽咪交換日記》/果力文化


Photo:David D,CC Licensed.
數位編輯:吳羽茜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填問卷
抽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