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的壓力是否快把你壓垮了?

人生不是單一的選擇,沒有萬劫不復的決定。人生繼續往前走,在不同時刻的不同階段,都能夠繼續重新選擇。

文│李偉文

從從容容過日子

臺大哲學系傅佩榮教授有一次到外縣市演講,雖然已經提早出門,但是碰到遊行,又遇到車禍塞車,到了當地車站已經遲了四十分鐘,立即招了計程車趕往會場,一路上心神不寧,頻頻看著手錶。司機就問:「是不是要趕去上課?」傅教授訝異他猜得真準,只聽到司機說:「那你就不用緊張了,沒有人喜歡上課的。

這句話猶如當頭棒喝,立刻澆熄了傅教授不安的情緒,是啊!有誰喜歡聽課?多少坐在底下的聽眾只是當例行公事或排遣無聊,或許更多的是無奈被迫來拿學分、填鐘點的,何必那麼在意自己的表現?因為根本沒什麼人在乎你說了什麼,何況即便現在錯過了,以後還可以彌補,我們沒有偉大到一言興邦、一行喪邦的程度。

傅教授這番頓悟給了我很大的影響,我也是常趕行程的人,有時候緊張到肚子痛,但是現在逐漸看開了,學會放輕鬆,只要誠心誠意盡力了,過程中無法掌控的因素則淡然處之,對於結果,不管別人的批評是不滿意或讚美,都全然接受,有則改之,無則隨喜,然後立刻放下,不讓這些評論干擾自己,更不會自尋煩惱。

人生不是單一的選擇,沒有萬劫不復的決定,甚至面對痛苦的兩難抉擇時,生命經驗告訴我們:當下的決定只是一時的,人生繼續往前走,在不同時刻的不同階段,都能夠繼續重新選擇。

沒有絕對的對或錯,每次的選擇只會帶來不同的結果。當我們遇到困難時,必須提醒自己究竟什麼是最重要的,安靜下來聆聽內在的聲音,任何決定一定有人認同、有人反對,但是我們的人生要自己做決定、自己承擔結果。

有人比喻十個和我們有關係的人當中,不管我們做了什麼事,一定有一、二個人絕對支持,有一、二個人怎麼樣就是看不順眼,另外六、七個人則是不太在乎,也沒有特別意見。我們幹嘛被那些總是有意見的人搞得心神不寧,甚至左支右絀,難以為人。大作家李敖曾說:「得罪別人常常不能做事,但得罪自己往往不能做人。」在做事與做人之間,我選擇做人。

 

無形的壓力是否快把你壓垮了?

網路社群媒體盛行,行動裝置即時通訊裡,時時刻刻產生如恆河沙數般無以計數的泡沫訊息,瞬間生瞬間死,我們的生命不該耗費在如幻影般的事物上吧?

因此,我願意時時提醒自己,將注意力放在更長遠的、更有永恆價值的事物上,生活中也以更從容、甚至更緩慢的節奏來對抗超速旋轉、幻生幻滅的世界。

我沒有智慧型手機,一支古老的行動電話很少開機,只當作行動公共電話來用,也是不願意心神被即時訊息給綁架,在這過度喧鬧的世界何苦隨時攜帶一個時時讓你血壓飆高的手機在身上呢?

據研究,聲音是我們壓力的重要來源之一,不管是手機鈴響還是新訊息通知的叮咚聲,或螢幕影像傳來短促且高音頻的聲音,都會讓壓力迅速增加,形之於生理上的表徵就是血壓上升、體內賀爾蒙改變。

這個時代,不管是社會國家乃至於世界,壞消息已經太多,再加上來自於工作的壓力,所以在自己可以掌控的環境部分,比如使用行動裝置或安排休閒時間,就要仔細選擇可以紓壓而不是增添壓力的方式。

檢視是不是壓力過重,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觀察自己的注意力集不集中?晚上睡得好嗎?若是經常丟三落四,別人說的話充耳不聞,或者晚上輾轉反側,就要警覺到無形的壓力是否快把我們壓垮了,要趁早調整自己的生活。

我相信一定有人會說:「你命好,可以調整行程,讓自己從從容容過日子,我們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工作就是逼得必須二十四小時整天開機,隨時待命。」沒錯,這個時代的特徵就是忙碌,工作逼得我們團團轉。

老實說,雖然這幾年我給自己的人生課題是學著慢下來,用更多時間做更少的事,但是,一方面或許是貪心,一方面是與人為善的個性使然,總是不小心答應了朋友們過多的邀請或請託,所以行程與工作量是非常驚人的,但我還是盡可能讓心情保持從容,除了不用手機之外,甚至也不太接電話、不太打電話;出門時,我會隨身攜帶計時器(碼錶),在行程空檔訂下鬧鈴時間,然後就可以專注或悠哉地看五分鐘詩集或十分鐘小說。

 

一次只處理一件事情

同時,我想像自己是一艘大船,裡面是一格一格獨立運作又隔絕封閉的船艙,處理每個工作、每個任務時,就進入那格船艙專注處理,結束後,離開船艙並關閉,直到下次進入前不再想它。簡單講,就是活在當下,一次只處理一件事,處理完就放下,不再讓它干擾我。

另外,有心理學家發現一個現象,稱為「蔡格尼效應」(Zeigarnik effect),也就是未完成的工作或目標會留在大腦暫存記憶體,持續占據在我們心中,一再干擾與折騰,反而會影響之後的工作情緒與效率。

因此不拖延事情,想做就立刻做,不要一邊想著這件事,一邊做其他事,若一件工作尚未結案卻得同時做另一件事時,可以用紙筆記下已處理的狀況,接下來預定採取的行動或步驟,接著就可以將它從大腦的暫存記憶體中移除,不必時時放在心上,也不會動不動就跳出來干擾我們了。

從從容容地過日子,有時候只是心境轉變(認知調整,不過不太容易),更多時候只要我們多給自己幾分鐘時間轉換環境,心境就會隨之而變。

不管是搭捷運上班時早一站下車,當作散步;或者出差時早半天抵達或晚半天離開,當作一趟小旅行;甚至利用午休時間做點有趣的事,或者來場甜蜜的小約會,都是改變情境的好方法。

現代有更多人會利用短短幾分鐘打坐(或稱靜坐),閉眼練習深呼吸,這些放空的練習,都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忙不該是藉口,反而愈忙愈要想辦法做到從從容容地過生活。

摘自 李偉文《活得興高采烈》/時報出版

 

Photo:Jason Briscoe,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曾琳之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填問卷
抽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