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關係」,都是雙方互動下的結果

在各自的立場上,以及各自的生命經歷上,我們都只能做出各自會做的反應。對方做不到的,還是會做不到,無論你怎麼期盼和渴望。

文│蘇絢慧 

停止指責與埋怨的報復及攻擊

請對自己說:「這是我的選擇。」

分離,需要勇氣。

放手,也是負責。 

面對難以再用過去的某個形式或條件,繼續維繫關係時,我們終將要面對關係改變的事實,並且尋求可能可以停損的時刻,留住彼此都尚且珍惜的部分。

如果,沒有可以珍惜的部分,至少還能彼此真心祝福:祝你幸福。 

當我們是帶著傷害及不甘心選擇放手及分離,那後續的代價將是──更長、更久的人生黑暗,等著你。

「這是我的選擇。」你需要這樣告訴自己。

你勇敢的面對及承認「這是我的選擇」,你才能長出力量承擔接下來的變化。否則,你會永無寧日的處在擔心無法承受的情況中,無限想像「壞」的可能。

分離,不是因為放棄,而是真實的明白「事實狀況」,也理解再耗下去,只是一同毀滅、兩敗俱傷。

 

以愛面對

而無論發生什麼情況,請以愛面對。

所謂的「愛」不是指關係裡的那份渴望親密靠近的「愛」,而是一份接納、包容,承認彼此的有限,承認我和你都只是凡夫俗子,並非完美的一份諒解心,來面對彼此關係走到終點的事實。

「指責」和「埋怨」都無法使關係走向善終,反而將引發沒完沒了的爭執和衝突,造成更仇恨及敵對的關係。

我們既然已經了然於心,明白這段關係「不適合」在哪裡,那麼,這是不需要「解釋」給別人懂的。除非我們對自己懷疑和不認同,才要急忙解釋,急忙為自己辯護,深怕他人的誤解和批評。

你或許會想討回公道,認為自己在關係裡受盡了折磨和委屈,為什麼不能大聲抗辯?大聲揭露對方的攻擊?為什麼你不能讓對方知道,錯是在他身上?為什麼要委屈自己沉默和忍受?

「不解釋」不代表是沉默和委屈壓抑,而是知道自己所感受的、所知覺的,都不在對方的理解範圍之中。

如果,對方真能理解和尊重,那關係也就不需要走到此種地步。

 

讓心沉澱

有時候,我們之所以想討回公道,嚥不下那口委屈的氣,或許是我們對於過去自己的「忍受」和「受苦」,覺得不平,但更多的是,對於自己的忍受和犧牲,感到不值,很氣憤自己的傻和笨。

因此,之所以要奮力討回公道,是為了想要切割和抹去自己曾經所做過的決定。我們想證明:「有錯的,不是我。我是如此真心真意,付出犧牲,是你不懂珍惜、不懂理解,也不懂你究竟傷害了我什麼!」

於是,我們反覆的尋找認同,反覆的想找一個人來肯定,「我的感覺和我的立場,都是正確的。」

但是,這是一場永無止境的戰爭,無法令我們在分離之後,真正的走向新生活。

我們需要做的是,沉澱。

好好的停下那些心中的委屈和憤恨,所引發的指責和攻擊。因為在「關係」裡發生的情況,都是雙方互動下的結果,也就是彼此都有各自在關係中,給出的行為和反應,讓關係形成了某種難以鬆動的模式,共構出某種關係狀態和品質。

當我們想要成為受害者,來控訴對方的不仁不義時,對方勢必也會反擊,數落我們許多的缺失和不以為然。

這些關係的相互攻擊及指責,並不會讓我們真正的理解關係裡的真相,也無法輕易的得到社會輿論的支持。

而我們也需要明白,我們認為很不合理、也很傷人的事(諸如被利用、被消耗和被踐踏),對某些人格來說,他的行事作風和內在的運作架構,都不會認為這些有什麼「不對」。當他們凡事都以自我中心的角度來回應給外界時,往往他們認為的外界(或至親),都是要來負擔滿足他們、受他們操控及支配的,卻從來不需要考慮自己的責任,和需要面對的做人做事倫理及道德。

 

好好的,照顧自己

每個人因為自己的出生背景、成長歷程、生命經驗,乃至和父親、母親的關係經驗,都會影響到我們與外界關係的互動,也影響著自己在關係中的位置,和在關係裡的應對進退。

所以,有些人利用、消耗和踐踏他人,有些人迴避、排斥或攻擊他人,這些都出於我們內在的潛意識作用,反射出我們對於「關係」的看法、對「自己」的看法,和對「世界」的看法。我們都各自解讀和判斷了情勢,也解讀和判斷了對方的行為,來引發出我們的情緒感受和想法,而產生行動的反應。

在各自的立場上,以及各自的生命經歷上,我們都只能做出各自會做的反應。對方做不到的,還是會做不到,無論你怎麼期盼和渴望。

與其將焦點放在要對方「認錯」或「道歉」,而指責及攻擊對方,不如為了要讓「關係」好好終結,不再持續性的傷害自己、耗損自己。我們要能讓關係的交集慢慢變少,並把能量放回修復自己,為自己療傷,照顧自己的傷心和難過,也平復自己的挫折和痛苦。

摘自 蘇絢慧《親愛的,其實那不是愛》/ 寶瓶文化

Photo:David Cohen,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詹凱婷、曾琳之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