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聰明,是「玩」出來的

不善於考試的孩子長大也能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優秀人才。成功的關鍵在於「熟能生巧」,遇到真心喜歡的事情,即便單調而重覆,也能樂在其中。

熟能生巧,聰明是玩出來的

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想培養孩子學才藝,常聽到媽媽這樣說:「我家孩子看起來就不是讀書的料,從小喜歡就喜歡唱歌,所以不如讓他學點音樂吧!其實也期望他拿音樂養活啦,孩子高興就好⋯⋯」千萬不能有這種退而求其次的想法,因為以這種心態讓孩子學音樂,將也會遇到困難便放棄了。

學習任何一門科目或技術都需要單調反覆地練習,就如同運動員一樣必須把基本動作練紮實,才能進入到技巧成熟和突破創新的階段

可惜,大人常會以「太強迫」或「太隨興」兩種極端的方式讓小孩產生放棄的念頭。命令孩子去做「這是為你好的事情」也是一種強迫,僅管師長起初的用意都是好的,交給孩子主動去執行或者心不甘情不願地做,最終得到的結果是完全相反的。所以孩子必須對所學的內容先產生高度的好奇心和「我想要⋯⋯」的強烈動機。不管是英數理化或天文地理⋯⋯任何學科都和我們的生活有密切的關係。

如果孩子只會死背課本上的知識點,完全不懂得其中的意義,都不算得上聰明的好學生。因為即便考試的分數很高,但如果生活一團混亂又缺少成就感,也等於白白浪費大好青春去讀書了。

所以,我們不必急於用大人焦慮不安的想法,日夜強迫小孩子去追求表象的分數,不善於考試的孩子長大也能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優秀人才。成功的關鍵在於「熟能生巧」,遇到真心喜歡的事情,即便單調而重覆,也能樂在其中。

 

父母有責任培養孩子具備良好的學習態度

我們必須讓孩子從小就明白認真學習是學生的責任,要教孩子以玩遊戲的心情來看待「上學讀書」這件事,才能讓孩子體會到,在求學階段的幾年是人生中最幸福而有趣的成長過程。

有人還在為了催促孩子上課而生氣嗎?或許這些焦慮不安的爸媽在某個環節需要調整,若用相同的方法說了很多次都没有效果,何妨換一個溝通的方式呢?我想更多的父母會希望看著孩子在愉快氛圍起床吃早餐,懷著期待的心情進校門,等著去看看今天老師又要弄出何種具有高度挑戰性的難關,等著聰明的棒小孩去破解。

想像課本上的每個單元都是一種新的遊戲。玩遊戲之前,我們要先安靜聽老師講解,認真聽仔細看,弄懂遊戲規則,想想破解的關鍵是什麼?接下來就是耐心的練習,失敗就再來一次⋯⋯,遇到怪獸要設法打敗它,儲存足夠的能量才能得到最後的勝利。

 

培養孩子的時間感

「為什麼孩子不能像我們小時候自己把功課做好呢?」我可以保證孩子不可能和父母一樣,因為孩子們成長和學習的環境都不同了。我們必須建立一個讓孩子專心學習的環境,重點不在於場地規模如何,更不是期待小孩子每天苦讀到三更半夜才算是用功的學生。

成績好的孩子讀書很有效率,因為他們能夠掌握到:快速抓到重點,快速記住,並且精準執行。

當今是個網路科技太發達的時代,外界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事物太多了,就連父母親都可能成為小孩學習時的干擾源之一。讓孩子建立時間感是一件不可缺少的事情,但是大家都容易忽略其重要性。

孩子透過模仿而學會如何分配時間。

試想:如果爸媽回家後不停地滑手機,用嘴巴催促小孩寫功課或快去讀書,如何能讓小孩心服呢?孩子無法想像父母兒時勤學苦讀的情景,只見到眼前大人在玩遊戲而偏偏叫我不可以玩,「為什麼小孩就不能玩?不公平!」抵不過孩子大吵大閙的大人没有先改變自己,反而屈服孩子似是而非的幼稚抗議。

因此學生下課回家後的生活形態和成績好壞中間,有脫離不了的關連性,千萬別讓自己變為成天叫著「没時間」的瞎忙一族。

想培養時間感就要先培養感知能力統合的大腦,因為腦子主宰了我們行為決策和行動力,一個會玩的孩子和一個會讀書的孩子都有靈巧的大腦,因為解決問題的原理是相通的,很會玩而成績不佳的學生只是没有先將時間分配弄對了而已。

 

優秀的學生和事業有成的人都會利用時間,他們比普通人更能掌握做事的節奏性,也能釐清自己的身心狀態,明白自己在什麼時間點容易感到累,什麼狀況可以保持精神振。

每個人的體能狀況都不同,想得到好成績必須讓自己在最佳狀態維持最好的專注力,學會集中精神和適當的放鬆減壓,才能做一個有效率的終身學習者。

希望孩子有好成績嗎?請先評估一下時間感掌握好了嗎?請在該吃飯時愉快吃飯,該遊戲時開心遊戲,該睡覺時安心睡覺,該上課時專心坐好,把握當下做該的事情。

很可惜多數人就是偏偏將先後次序弄混了,所以即使花了再多的心力和時間,最終也無法得到心中期待的好結果。

 

Photo:Donnie Ray Jones,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詹凱婷、曾琳之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