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死亡森林裡,雙親的愛是支持我走出來的那道光

我數不清母親說過多少次,她願意拿自己的性命換給我,而我知道她真的會。當我走在懸崖邊緣,準備做些愚蠢、危險或太過魯莽的事,都是因為想到雙親的傷心悲痛把我拉回來。不是我的恐懼控制我的行為,讓我得以安全存活,而是他們的恐懼。

文/瑪姬‧克爾


在死亡森林裡,我思考死亡

即便是在青木原(編按:日本著名的自殺森林)這樣的地方,思考死亡也沒有聽起來那麼簡單。如果不留意或不專心,很快就會分心或害怕而逃避——這是我最初會直奔此處的原因。做類似這樣的練習並期待有成果需要有耐心,甚至有一點準備。所以我帶著好幾種不同量表、活動和日誌,幫助我直接面對。

恐懼管理理論家使用許多不同方法,強迫人思考自己的死亡。我決定進行一個已知能產生正面成果的方法,而且是透過訪問曾有瀕死經驗(near-death experience, NDE)的人發展出來的。「死亡沉思」(death reflection)要完成四項思考任務:(一)鉅細靡遺地將你的死亡形象化,(二)想像你會怎樣安排最後的時間,(三)回顧一生,並(四)想像你的死亡對家人會有什麼影響。


想像自己死亡的那天,該怎麼向親友告別

第一個步驟對我沒什麼困難——甚至還覺得有些趣味。我一直都想像自己會因衝動地做些太危險的事而死得慘烈:企圖在移動中的火車車頂跳躍過車廂,穿著滾輪溜冰鞋以極快的速度滑下陡峭斜坡,或是滑翔翼、激流泛舟、定點跳傘。極端事物將是我的結局。結果這項練習並非以我會如何死亡的詳細畫面結束,而是多了一份我想從事的冒險活動新清單。

但我仍未思考自己的死亡,這還不算。彷彿可以實際看到我在自己心靈建立的圍牆,將死亡隱藏在外。我企圖衝破圍牆,承認自己可能死於美國最常見的死因之一:癌症、心臟疾病或中風。結果使得練習二更加困難,也就是我會如何安排最後的時間。這時就需要紀律。我強迫自己經歷從診斷到治療的疾病進程,走到再也無計可施的命定之日。我要如何與朋友和家人道別?我想讓他們知道什麼?萬一我忘了什麼事呢?

 

想像在死亡接近時,會怎麼安排最後時間

這樣思考了幾分鐘後,我感覺眼睛湧上淚水。之後,我立刻覺得很蠢。我在做什麼?坐在半個地球以外的鬧鬼自殺森林思考死亡——為什麼?讓自己難過而哭泣?這世界到處都是生來境遇悲慘的人,而我走過千山萬水來想像自己的死亡。這有什麼好處?我要是在其他什麼地方,大概會站起來走出去,打開音樂,去過我的日子。但我不能離開,下一班公車還要一小時才會來。我告訴自己,這不過就是另一個新體驗,要繼續下去。這是嘗試新東西。

我會怎樣安排最後的時間?我的第一個反應是孤獨死去,不告訴任何人。冗長的告別聽起來太可怕了。但這個答案不過又是逃避的藉口,於是我開始思考要對人說什麼。接著,我突然覺得憤怒。這項任務根本做不到。到底誰說我得知道該如何安排最後的時間?怎麼會有人知道?我發現自己對著森林壓抑的寂靜喊出這個問題,用我的挫折粉碎森林的無聲靜默。

 

我數不清母親說過多少次,她願意拿自己的性命換給我

第三部分比較容易:我必須回顧個人過往,但我作了點小弊,自己也心知肚明。我按照時間順序回頭看自己的人生,而不是隨著情緒走。問題的用意是要人注意到未實現的夢想、遺憾,以及未能分享或探討的感覺,但那些實在多到無法處理,而且我很訝異經過前一個問題之後,竟然覺得疲憊不堪。不過,我告訴自己,至少我回答了問題,而且還沒有逃走。

最後的沉思是最難的,就是我的家人會怎樣處理我的死亡。我和家族並不親密,甚至不知道十一個表兄弟姊妹有幾個小孩、誰結婚了,或是他們都住在哪裡,連記起最後一次見到大部分的表兄弟姊妹都很困難。母親的雙親和兄弟過世後,家族聚會更少了,而且孩子長大之後也搬了出去。至於我父親的家族——不如說,每年去探訪他在佛羅里達的家族,我對恐懼的認識多過於這些年在鬼屋行業所學。不過,延伸家族那種疏遠、麻煩的本質,倒使我和雙親更加親密,而我知道,我的死亡會讓他們崩潰。

黛博拉.巴斯(Debra Bath)從研究中發現,無論對自己的死亡有什麼感覺,一般人都害怕失去摯愛的人。我自己在分析鬼屋顧客的數據時也有同樣的發現,有些感想如「比起世上任何事,我更害怕失去自己的孩子。」

我數不清母親說過多少次,她願意拿自己的性命換給我,而我知道她真的會。當我走在懸崖邊緣,準備做些愚蠢、危險或太過魯莽的事,都是因為想到雙親的傷心悲痛把我拉回來。不是我的恐懼控制我的行為,讓我得以安全存活,而是他們的恐懼。沒有他們,我相信我大概早死了。我們通常對喜愛的人比對自己仁慈。想想這多麼神奇,又透露出人類的何種訊息。我們生來就是團結更強大。

就在那一刻,我無限感激雙親堅定的支持與愛。我希望打電話告訴他們。我感覺對生命中的所有人有一股澎湃的愛與關懷。

摘自 瑪姬‧克爾《恐懼密碼》/商周出版


Photo:Janus Clemmensen,CC Licensed.
數位編輯:吳羽茜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