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不是不愛我,但是我就是感受不到

若要情感自由,第一步就是評估父母是否在情感上發展不健全。他們可能永遠無法實現你小時候「充滿愛的父母」的想像,你無法贏得父母的心,但是可以救自己。

文│琳賽‧吉普森

被綑綁的情感

小時候,我們相信爸媽無所不能,儘管青少年時期和成年後會削弱父母是全能的想法,但無法完全根除。就算他們缺乏愛的能力,我們還是會滿懷希望的認為:只要他們願意就可以。我們被灌輸的文明教條也讓我們無法看清父母,例如:

-父母都愛他們的孩子。

-你能信任父母。

-父母會永遠支持你。

-什麼事都可以告訴父母。

-無論如何,父母都會愛你。

-家永遠是你的避風港。

-父母只想給你最好的。

-父母知道的比你多。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但,若父母情感缺失,這些說法就未必是真的。

 

以為父母會改變

情感缺失父母的孩子,普遍有個共同的療癒幻想,就是「父母終會愛他們、關心他們」。可惜,專注自我的父母絕對不會給孩子愛,只專注於自己的療癒幻想,希望孩子能彌補自己的童年傷痛。

為了得到父母的愛,許多人像是飢餓的鳥兒在父母身後不斷撞擊,想要得到正面回應的碎屑。長大後,孩子會用各式各樣的溝通技巧,希望改善和父母的關係,以為最終可與父母進行有益的互動。

 

想得到母親認同的安妮

小時候,安妮有時會被體罰或情緒虐待,儘管如此,在公司表揚安妮的儀式上,母親卻當著同事的面說了有損安妮的話,讓她非常難堪、深受傷害,差點爆發情緒。母親對她的侮辱實在太明顯,不管是用意或時機都非常不合宜。安妮認為,這次母親將無法否認對她粗魯且不當的言論,結果母親還是不肯承認,冷冷的否認自己的行為沒什麼問題。

之後的幾天,安妮寫了一封信想讓母親了解她有多受傷,告訴她心裡的感受,希望能坐下談談。安妮用心寫下充滿感情的信,期盼母親能懂,並對多年來的行為道歉。但母親完全沒回應,安妮也覺得母親完全不在乎,兩人之間只剩空虛。

這不是安妮第一次與母親溝通。開始治療後,安妮也試著在父母不尊重她的時候,用正面的態度表達自己、解決事情。雖然母親依舊不理安妮的喊話,但為了能見到三個小外孫,她還是會保持聯繫。不過,這次可不同了。

「我無法釋懷的是完全沒有回應,連生氣都沒有,」安妮說:「我只想要她表示她在乎我,哪怕要激怒她。」

母親無法提供情感支持讓安妮悲痛不已,解決需要花時間,說出來也很重要,但她也察覺到越努力只會讓事情更糟。安妮很迷惘,她幾乎用盡所有的方法:清楚的溝通、誠懇尊重的要求、在情感上坦誠。她想知道若不能說,還能用什麼辦法解決。

「安妮,」我說:「嘗試和母親交心是對的,妳期盼和她建立親密感情也沒錯,但我不認為她能夠接受。雖然對妳來說只是和她溝通,但看在她眼裡,卻是破壞平衡的威脅。畢竟她這樣過了大半輩子,她無法處理妳的率真情感和坦誠。妳可以想像妳的母親害怕蛇,而妳卻一直出奇不意的把肥大蠕動的蛇丟到她腿上。無論這對妳的意義有多大,她都無法承受。」要達到某個成熟度才能有情感親密,安妮的母親就是沒有,而母親的沉默卻讓安妮感覺像是感情的囚犯,不看到母親為她高興就無法停止。

我告訴安妮,想要母親改變,唯一方法就是不要再提母親做錯的、傷人的事。安妮必須找到「不需母親參與」的方法往前邁進,這才是與害怕親密感情父母交流的唯一方式。

安妮熱切的想要贏得母親的認可,以至於不再為這段關係下判斷:她從來沒問過自己,跟母親在一起快樂嗎?

 

培養新關係

與情感缺失父母相處就像跟任何人一樣:改變你的期望,並且以觀察代替反應。

 

不帶感情的觀察

若要情感自由,第一步就是評估父母是否在情感上發展不健全。他們可能永遠無法實現你小時候「充滿愛的父母」的想像,你無法贏得父母的心,但是可以救自己。唯一的方法就是發自真實自我的行動,而不是聽從想討父母歡心的偽自我。

這個原理來自家庭心理醫師墨瑞‧包恩的家族系統理論,該理論陳述了情感缺失父母如何助長情感糾葛、抑制個人統合。請注意,這種情感糾葛發生在父母不尊重彼此界線,將自己未解決的問題投射在孩子身上,過於涉入孩子的事務。若家庭受到情緒發展不健全的人主宰,情感糾葛與角色扮演將備受推崇,以維持家族「關係密切」。這個家中看不見真摯交流和感情親近,所有人的真實自我都被隱藏。此外,在情感糾葛的家庭裡,若是和家庭成員發生問題,你會找第三者說,而不是直接找當事人。包恩稱這種三角關係和特殊情感糾葛為「凝聚這種家庭的黏著劑」。

包恩也探討了如何修復,或救治某些成員。他發現觀察和不帶感情能夠抽離家族系統,找到立足點。當我們中立觀察,就不會受到傷害或是情緒綑綁。

 

轉換成觀察模式

與情感缺失者互動時,若能冷靜、客觀思考,而不是從感情、情緒處理時,你會覺得比較有自信。先把自己穩下來,然後進入觀察者的角度、切斷情緒,例如:慢慢數你的呼吸、依序的繃緊然後放鬆肌肉群、想像讓你平靜的意象。

接著維持情緒分離,像科學家般理性觀察他人的行為,假裝在進行人類學調查:你會用什麼字眼描述他們的表情?肢體語言表達了什麼?他們的聲音是平靜的還是高亢?他們看起來固執還是包容?當你試著進行連結時,他們有何反應?你發現自己有什麼感覺?你能找出哪些情感缺失行為?

對父母或是另一半進行觀察時,若自己變得激動、感到憂傷苦惱,那就表示你的療癒幻想被啟動了,此時的你掉回過去的信念,覺得要是他們不承認你,你就完蛋了。一旦陷入你能改變對方的幻想,就會變得軟弱、容易受傷害、憂慮恐懼且依賴。這種讓人極度不舒服的虛弱感是個信號,提醒你該脫離情感回應,回到觀察模式。若發現自己有所反應,在心中默唸:「切斷、切斷、切斷。」

特別注意要刻意用文字描述對方,只要默默告訴自己就行。若互動關係緊張,在腦中敘述可以讓你集中,當你在找確切的形容詞時,有助於將大腦能量從情緒反應導向他處。同樣的道理,也能運用在控制你的情感上,默默敘述你的情緒,可以有多一點的客觀性來恢復平靜。

若是對方仍纏著你不放,就找藉口離開現場,藉由上廁所離開房間、跟寵物玩、散散步,或是出門跑腿、看看窗外風景。若是透過電話互動,找個藉口結束通話,別忘了說期待下次再聊。想辦法爭取時間,用不帶情緒的觀察模式回覆。

保持觀察模式並不消極,更是脫離情感糾葛的捷徑。進行觀察時,你會變得更堅強、對自己的真知灼見更有自信,加上對不健全的情感有所認識,你不再需要變成那個生氣難過、無助、受父母的肆意抨擊蹂躪而心力交瘁的小孩。無論對方做什麼,你清明的心智和觀察的態度會讓你保持堅強。

 

接觸vs.交流

觀察能讓你和父母或是其他親人、愛人保持接觸,卻不會陷入他們的情緒手段和你虛無的期待。接觸和交流不同,接觸包含溝通,但不具滿足情感目的,你們仍保持聯絡,依照需要,在你接受的限度內互動。

至於兩性交往,投入真摯的情感就必須坦然開放、建立互動的感情。若你想和情感缺失者交往,會感到挫折、不被認可,一旦從這樣的人身上尋找情感寄託,內心就會失去平衡。把目標設定單純的接觸,把交往的渴望留給能回饋的人吧!

摘自 琳賽‧吉普森《假性孤兒:他們不是不愛我,但我就是感受不到》/小樹文化 

 

Photo:Carandol Eruaphadion,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曾琳之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填問卷
領$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