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周志建:父親這輩子給我最大的禮物,是無條件的支持、包容與接納;他的愛支撐著我走過生命困境

你為孩子所做的事中,唯一能留在孩子心裡,讓他一輩子感恩不忘的,絕對不是你賺了多少錢,給他多少物質,而是你曾經對他所做一件事、所說的一句話,那個看似「小小的善意與關心」,才是孩子心中最珍貴的寶物。

或許上天是公平的,當你失去一樣東西,就會得到另一個東西做補償。

有時候我在想:為什麼我有勇氣活在「體制外」這麼久?為什麼我可以如此任性地「做我自己」?

如果有答案,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必定是來自我父親。

感謝上天,我有一個好父親。

什麼叫「好父親」?「好」要如何定義?見仁見智。我想,只要有愛,發自內心愛孩子的,都是好父親、好母親吧。

一直以來,我都在說母親的故事。不明白的人,還以為我從小就是個受虐兒。呵,不是的,其實我有個溫柔的好父親。讓我也來說說父親跟我的故事吧。

 

身教是最有力量的教育

小時候家裡很窮,父親是個節省的人,印象中他不曾去看過一場電影。但縱使如此,有一件事他絕對不會省,就是買書。

父親喜歡閱讀,喜歡買書。家裡有一個書房,牆壁是排一整面牆的大書櫃,父親的書起碼上千冊。記得每次郵差送來父親郵購的書籍時,母親便立刻開罵:「一天到晚買冊(書),冊可以吃嗎?」從小失學的母親,無法理解「書中自有顏如玉」的道理。

記得每個假日的午後,父親總是安坐在院子裡,安靜地看書,那是他一週裡最美好的時光。

而且重點是:父親自己愛看書,卻從不會強迫我們孩子看書。我真的很感謝他這點。我在想,如果當年他如一般父母一樣焦慮孩子的功課,一天到晚盯著孩子念書,那今天的我,絕對不會如此喜歡看書。

我喜歡閱讀,這大概來自父親的「遺傳」吧。父親身體力行,我從小耳濡目染,這樣的身教就是最有力量的教育。

父親對我的影響,不只如此。

念小學時,我功課不好,經常是全班倒數幾名。但印象中,父親從沒因為我功課不好而責備我。我總是被接納、包容,那是無條件的愛。父親的包容到什麼程度,我再說個故事。

上了國中,因一位好老師的鼓勵,我的成績突然間「突飛猛進」。考高中時老媽跟我說:「如果你念高中就要考大學,念大學要很久、要花很多錢,家裡恐怕沒錢給你念,如果你念大學就要自己想辦法籌學費。」

當時善良體貼的我,選擇去考五專,因為那時專科學校有所謂建教合作,畢業後就直接有工作。

但人算不如天算。考上五專第一志願,一進去,我馬上就發現:「這不是我要的。」我跟「電」根本不來電。當時我很不快樂,每天上學就像要被刑罰一般,痛苦不堪。

後來,我打電話回家,跟父親說我不想念,我想休學。父親聽了,沒說什麼,只回我:「那你就回來吧。」不久,我就休學了。

回想起來,這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經驗與印記。

這件事對我有兩個重要的意義:一是、我開始有能力為自己的人生做選擇、做決定。當年的我,才十六歲。二是、父親很尊重我的選擇,這份「允許」與尊重,奠定了我日後「做自己」的本錢。

父親叮嚀我的,都不是你要用功念書之類的話,而是你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健康、作息要正常。這樣的語言所給出的訊息,自然叫我明白一件事:原來,我「這個人」比我的「成績」還更重要。

 

人生,快樂最重要

我猜,我生命裡某些安穩,是這樣來的。雖念到研究所畢業,但退伍後我並沒有做所學相關的工作,只因參加了義務張老師訓練,突然對心理諮商產生興趣,因此退伍後就找了一個性質類似教育輔導的工作。我是一個任性的人。但父親依然沒說什麼,他尊重我的選擇,那份信任,始終如一。

在機構工作做了五年,充實又忙碌,一切看起來似乎都相當順利,但有一天,我發現自己越來越不快樂,這裡離我想做的諮商的路,越來越遠。於是,我遞出辭呈,離開了別人眼中收入好、環境佳的「好工作」。

離職一個月後,我才回家跟父親說,我辭工作了。父親依舊沒有擔心、沒有責備,甚至還說:「沒關係,不快樂就不要做了。」最後,父親還補上一句,這句話是讓我後來安心走上心理助人工作者的最大動力來源。父親說:「人要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才會快樂。人生,快樂最重要。」

這就是父親這輩子給我最大的禮物──無條件的支持、包容與接納。這個背後,是很深很深的愛與信任,我知道。這份愛,滋養著我的生命、支撐著我的人生,讓我如今可以成為一個有生命力、有主體性的心理助人工作者。

你為孩子所做的事中,唯一能留在孩子心中,讓他一輩子感恩不忘的,絕對不是你賺了多少錢,給孩子多少物質或你多有成就,而是,你曾經對他所做一件事、所說的一句話,那個看似「小小的善意與關心」,才是孩子心中最珍貴的寶物。

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裡,孩子領受到你的愛,這份愛足以支撐孩子,讓他走過人生的困境,這其實才是你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所有孩子要的,其實很簡單,就是這份愛與關心罷了。

可惜很多父母不明白,一天到晚忙不停,忙工作、忙賺錢,把自己搞得灰頭土臉,最後根本無力好好陪伴孩子。這根本是本末倒置,真是可惜啊。

 

臣服、接受生命,但不認命

看了上面我寫父親的故事,我想有人不免心中悵然、若有所失,心想:「為什麼我沒有這樣的父親陪伴呢?」

每逢父親節、母親節這兩個節日,對有些人而言,簡直是災難。我完全理解。

對多數人而言,如果你有個愛你疼你的父母,在這個節日對父母表達感恩之情是多麼溫馨的事。但是,我真的明白,對有些人而言(我不知道是不是少數),過這樣的節日,簡直是「在傷口上灑鹽」。

每年此時,總要被提醒一次:「我沒有一個好父親、好母親」。

其實,我們又何嘗不想跟父母溫馨過節?但是,人生就是這樣,很多事不是你想要就能得到。

如果你沒有一個好父親(母親),很遺憾,我不想安慰你,但我想告訴你,這件事不是你能選擇的,這也不是你的錯。你只能:接受、接受、接受。請不要為難自己。

請不要把自己陷入一個「受害者」、苦命小孩的悲劇角色裡,請學會愛自己,這是你的人生功課。自哀自憐,絕不會讓你的人生變得更美好。

請相信,上天自有安排。學會臣服、學習接受生命,但不要認命。

 

如果,你有個好父親,那就好好感恩,趁這個節日告訴他,他曾做了什麼對你深具意義。你要說出來,他才會明白,才會「看見」自己作為一個父親的價值。

「說出來,讓他知道」,這就是你給父親最好的父親節禮物(不敢說、就用寫的)。這比起你送他昂貴的電動按摩椅、請他去高檔餐廳吃大餐都要來得實用珍貴。

當然,如果你沒有一個好父親(或好母親),那怎麼辦?如果沒有,就算了。接受吧,不然能怎麼辦?

以後,在每年的父親節或母親節這一天,與其呆坐哀怨,不如好好陪伴自己,帶自己出去玩吧。如果父母從來沒帶你去坐過旋轉木馬、雲霄飛車,那你就帶自己去,讓自己玩得開心。

今天起,請你「自己當自己的好父母」。如此,你就擺脫了命運的捉弄。當你拒絕當一個怨天尤人的受害者時,你就成功超渡自己了。

 

摘自 周志建《跟家庭的傷說再見》/方智出版社

 

Photo:Matthew Wiebe,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整理:曾琳之、黃晨宇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