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權威也許可以解決衝突,但不能幫助孩子成長;若現在不調整,青春期孩子將加倍奉還

面對孩子的情緒與行為,我們需要的不只是多一點耐心和同理,而是需要針對他們的「成長」漸漸調整。孩子的發展是一路扶搖直上,父母不趕上,他們是不會停下來等我們的!
  • 文/ 醜爸
  • 2016-09-19 (更新:2023-01-30)
  • 瀏覽數69,818

「不知道為什麼,最近常跟女兒吵架!」

「最近很容易被她激怒,是我的問題嗎!」

「她愈來愈不可愛了!」

有位媽媽因為近來跟女兒摩擦增多,前來諮詢。多方收集資料、分析後,發現媽媽對於六歲孩子的變化沒有準備。

「六歲怎麼了?有什麼不一樣嗎?」媽媽問道。

 

少年期的前哨站

六歲對許多小孩而言是一個神奇數字,似乎是「少年/少女」時期的前哨站。

由於不像一歲時從爬到走、兩歲時說話開始成句…等明顯的外部行為改變,而是在認知、情感、語言等細膩處悄悄升級。

這種「內部風暴」雖然重要,但由於不夠明顯、且父母還滿足於四、五歲的相對穩定期,因此雖然孩子已經不太一樣,父母仍難以察覺。

六歲的孩子已開始理解更複雜的情感、語言,例如,他們不只是交朋友,還會出現小團體;一些像是輕蔑、嘲諷等較負面的表情也能模仿、表達。

進入小學的他們,也正式接觸「評量與競爭」,對於作業與成績的理解也和幼兒園時期大大不同。同樣的,對於正面情緒的表達,也不一定像幼兒期那麼的大鳴大放(例:聽到音樂就翩翩起舞),甚至可以說「吝惜」了起來。簡單說,就是「那個可愛、好講話的孩子已經回不去了!」

 

父母現在不調整,青春期孩子將加倍奉還

面對孩子的情緒與行為,我們需要的不只是多一點耐心和同理(當然這兩者仍是王牌密技),而是需要針對他們的「成長、成熟」漸漸調整。

孩子的發展是一路扶搖直上,父母不趕上,他們是不會停下來等我們的!

最值得注意的是,這時期的孩子雖然開始會頂嘴表達自己的想法、試圖要擁有更多自主與決定權,但跟幼兒期相較,他們仍是在情緒更穩定、更能用理說服的階段。有些父母不察,以為孩子只是變得更愛唱反調、沒禮貌,因此加強管教、壓抑孩子的力道,最後竟錯過這段「培養親子理性溝通」的黃金期....等到進入青春期,孩子馬上加倍奉還!

諮詢結束前,媽媽希望能為她擬定一張「提醒小抄」,好在對孩子不耐時可趕緊服用:告訴自己孩子已經長大,媽媽需要趕上,以免造成更多不必要的衝突。雖然男女稍有不同,各家狀況不一,容我把給媽媽的小提醒稍作修改,供各位參考:

1.孩子「長大」了,需要用「心」相處。

2.無論幾歲,仍需要父母的「同理」和「引導」

3.他們需要更多「空間」(=信任)去犯錯

4.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是縱容,因為孩子都懂

5.有時是「忘記」,或是想「證明自己長大了」

6.練習只聽不說(傾聽),為了青少年期鋪路。

最後,父母的權威也許可以解決衝突,但不能幫助「我們」成長。

與你分享。

 

Photo:Pawel Loj, CC Licensed.

執行編輯:曾琳之、黃晨宇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