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發孩子動腦,才學得好

用啟發的方式,讓孩子自己去找出定義或規則,可以幫助孩子更深一層的了解事物背後的意義。
  • 文/ 洪蘭
  • 2016-08-01 (更新:2016-07-28)
  • 瀏覽數26,573

用啟發的方式,讓孩子自己去找出定義或規則,可以幫助孩子更深一層的了解事物背後的意義。

 

一個在當老師的學生很高興的告訴我,她在教學現場看到了我一直強調的遊戲效果。遊戲有很多種,有的是隨便孩子去玩,有的是教孩子怎麼玩,有的是引導孩子玩,究竟哪一種最好呢?


有個實驗是給幼兒園的孩子看一個新玩具,上面有很多管子,實驗者拿起它對第一組小朋友說:「啊,一個新玩具耶!」接著她假裝不小心捏到一根管子,玩具就發出嗶的聲音,她很快反應:「噢,對不起!」;實驗者對第二組小朋友用老師的口氣說:「各位小朋友,請看這個新玩具,現在我來教你們怎麼玩。」她展示性的捏一下管子,玩具就發出嗶的聲音,然後她就離開,隨便孩子自由去玩。


教得太多反而限制孩子的探索力
研究發現,兩組小朋友都會馬上拿起玩具來玩,但是第一組小朋友會把玩具顛過來、倒過去,試各種方式,捏它、按它,就發現還有其他方法可以出聲,他們玩得比較久;第二組小朋友就只捏那根管子,重複的捏,並沒有去探索是否還有新的玩法或發聲的部位,玩一玩就不玩了。這研究的結論是老師的教學是兩面刀,學生會模仿老師,但是教太多會限制學生的探索力和想像力。


另一個實驗則是讓4歲小朋友看實驗者如何玩一個新奇的玩具,實驗者把玩具捏、搖、拉、敲,想找出讓玩具發出聲音的方式。玩具偶爾會發出聲音(其實只要一拉繩子,就出聲了),最後,實驗者說:「抱歉,我不知道如何使它發出聲音。」放下玩具走掉了;第二組是實驗者用老師的口氣,教小朋友如何使玩具出聲。結果第一組小朋友會試過各種方法,然後發現只要拉繩子即可;而第二組則只會學老師,玩具拿來直接拉繩子而已。


第二部分的研究是把玩具換成比較難的幾何圖形卡片。4歲的孩子當然不知道什麼叫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也不知道三角形是不管邊有多長,只要是三邊合在一起就叫三角形。實驗者給第一組小朋友卡片,讓他們自己去玩;第二組是實驗者戴上偵探的帽子,假裝是偵探,引導孩子去看,讓他們自己找出界定圖形的規則:凡是三角形都有三個邊,正方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都有四個邊;第三組是實驗者當老師,直接告訴孩子幾何圖形的規則是什麼,並不鼓勵他們自己去找出規則。一週後,實驗者給這些小朋友一堆新的卡片,請他們分類。結果第二組做的比其他兩組好很多,他們了解幾何的原則,能夠做出恰當的分類。


所以用啟發的方式,讓孩子自己去找出定義或規則,可以幫助孩子更深一層的了解事物背後的意義。很可惜的是,我的學生說她服務的學校,校長不了解孩子大腦認知能力的發展,不知道新的研究,還規定老師一定要完全依教師手冊來教。聽到作為龍頭的校長如此顢頇,真是令人扼腕。教改應該不要再蓋硬體了,改變教學者的思維更重要。

 

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及清華、交大、陽明、中央四校聯合系統講座教授。著有《歡樂學習,理所當然》、《教育創造未來》、《自主學習,決定未來》等書(以上為天下文化出版)。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

★填問卷
領$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