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是負擔,而是幸福的能量

工作與生養子女兩者是否難以兼得,已是老掉牙的題目,卻很難有人給出肯定的答案。就學術領域來看,如果搜尋工作與家庭議題的文獻,多將「子女」、特別是「年幼子女」視為重要的家庭要求(family demand)指標,抑或將子女視為父母工作的被影響者。

一提到生小孩,你想到什麼?家庭開銷會變大、教養很具有挑戰、生活負擔更沉重?大多數人提到生小孩,大多直接聯想到「負荷」,即便孩子很可愛、育兒過程很開心,也還是「甜蜜的負荷」,似乎,孩子對家庭來說,就只有負向的消耗,沒有正向的「貢獻」。

這樣的觀念,該是翻轉的時候了。根據我近期的研究結果顯示,孩子對家庭也可以是有「貢獻」的,而且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同的方法來展現對家庭的正面力量,還能有效提升父母的幸福感,甚至增進婚姻滿意度。

工作與生養子女兩者是否難以兼得,已是老掉牙的題目,卻很難有人給出肯定的答案。就學術領域來看,如果搜尋工作與家庭議題的文獻,多將「子女」、特別是「年幼子女」視為重要的家庭要求(family demand)指標,抑或將子女視為父母工作的被影響者。


幼兒的童言童語,提升父母的幸福感

在這樣的框架下,似乎大家都忽視了子女在家庭中可能扮演的主動、正向之角色。
子女年幼時,表面上能為家庭做的事情雖不多,但其自然展現的童言童語與貼心舉動,其實有很強大的力量。我曾對父母焦點團體進行訪談,很多父母都提到孩子「嘴巴很甜」,常會說灌迷湯式的話,例如:「我最愛爸爸了!」、「我要永遠跟媽媽在一起!」,總讓人聽了甜滋滋。

親親抱抱等撒嬌的肢體動作,更是家有幼兒的父母之專屬福利。在焦點團體訪談中,父母們若回憶起家中較大的孩子,在小的時候也會親親抱抱,但長大後就很少如此了,這樣的轉變總會讓父母更珍惜現在與家中幼兒的親密肢體互動。另外,幼兒也會展現出一些具體的行動來協助或關心父母,例如主動幫忙做簡單家事、父母心情不好時拿出心愛玩偶來安慰等;絕大多數的受訪者都說,孩子這種貼心行為,因其純真自然,展現出強大的力量。

我們進一步研究:在生活充滿各式壓力的情況下,幼兒的貼心行為還能增進父母的幸福感嗎?在研究了209對、平均年齡介於35~38歲的父母之後,我們發現,不論父母工時長不長、賺的多或少、睡眠充足與否、休閒時間夠不夠,子女的貼心行為都能有效提高父母的幸福感,甚至還能讓婚姻滿意度更優。

請注意,子女的貼心能為父母帶來的能量,不是某種社經階級的專屬福利,而是研究中大多數的父母都能感受到的。唯一有差別的是,母親感受到的子女貼心程度,明顯的比父親高,這可能是因為多數幼兒的主要照顧者仍是母親,母親投入較多時間、心力在孩子上。

也就是說,對育有幼兒的父母來說,雖然生活負荷不小,但不見得要以「撐過去就好」的心態來面對育兒時光,或者乾脆不生;其實,小小孩也可以是父母可貴的心理能量,不妨enjoy(享受)這段日子。


達成父母的期望,讓孩子充滿成就感

上述研究提到的貼心行為主要是針對6歲以下的幼兒,當孩子漸漸長大,雖少了天真的童言童語,但對應其年齡階段,孩子能為自己及家庭做的事情愈來愈多,在學術上稱為「子女職責」。我們的研究也發現,父母對孩子的「子職期望」,會直接影響子職實踐程度,而且實踐子職任務,對於孩子的個人福祉有正向助益。

簡單來說,父母的期望,對孩子其實很重要,父母期望能明確傳達、讓孩子知道、孩子才能夠做到――當然,要是合情合理的期望。在正常的情況下,孩子喜歡適當的被要求,也喜歡達成父母要求所帶來的成就感,「能幫上爸爸媽媽」、「能幫上家裡」等感受,對孩子來說也是正向的。

我們在針對國小高年級學童的研究中,將子女職責分為「獨立自制、主動溝通、體恤、聯繫安心、新知反哺」等五面向,這有生活層面的、學習層面、人際層面等。獨立自制包含完成自己該做的事、照顧及注意自己的身體與安全;主動溝通包含與父母分享心情、討論問題;體恤包含主動參與家務、表達對於父母的感謝與關心;聯繫安心意指讓父母知道行蹤與交友狀況;新知反哺則指子女教父母自己學習到的新知,並協助父母解決問題(如網路或科技產品知識)。

研究指出,適齡、合宜的子女職責,父母是應該讓子女知道且承擔的。子女知覺到父母的期望後,透過具體實踐,也能提升自己的生活滿意度。

※更多您可能感興趣的「幸福家庭」相關文章推薦... 

照顧孩子的我們很幸福,但是不快樂 (上) https://bit.ly/2NFLfzI

張正傑:當了爸爸後, 我體會到幸福的感覺 https://bit.ly/2Jx4Qzq


陳富美

育有兩個女兒。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兒童與家庭研究博士,專長為兒童發展、兒童行為輔導、父母教養等。近年的研究興趣為從正向心理學出發,關注家庭成員在家庭中的正向、積極角色。在少子化、高齡化的社會現況下,幼兒及高齡長輩在家庭中的正向角色成為研究的焦點。現為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